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2014-10-22陶敬杰
陶敬杰
近年来,我们时常看到一些有关中学生自杀或杀人的报道。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惨剧正是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表现,生命教育迫在眉睫。赵亚夫在《历史教育价值论》一书中说,生命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形式,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唤起生命意识,提升生命意义,成为当代教育迫切使命。而作为以人为中心,以育人为目的的历史教育当然更是责无旁贷。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挖掘历史教材中生命教育资源
1.以典型事件教学来渗透生命意义。历史上许多事件都蕴含了丰富的生命内涵,例如长征就是人类历史上一段特殊的生命旅程。长征是对生命意义最严肃的一场拷问,也是对生命的物质能量与精神能量的一次伟大发现,并且为后人竖立了一个仰望生命高峰的界碑,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长征都是一部生命的史诗。在教学长征这一历史史实时,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感动长征”图片展和课件制作,在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之后接着在全班开展了什么是长征精神,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的演讲比赛,通过这些活动师生一起更深刻理解了这部史诗丰富的生命内涵。
2.直面历史的伤痛教训,利用反面教材进行生命教育。人类在为自己争得生存条件的过程中,不断的出现残害生灵、破坏生态的现象,如果说对自然的破坏和对动物的捕杀是出于人类生存的客观结果的话,那么人类之间的相互杀戮,则是人类生命意识中最落后的一面,也是最为黑暗的一面。历史上的战争,尤其像一战和二战,造成了成千上百万生命的伤亡。如一战的参战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超过一千万。二战死伤人数更多,中国战场在抗战中,就一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仅南京大屠杀中,被日军屠杀的中国居民就达三十万人以上。通过观看《南京大屠杀》录像,再现“南京大屠杀”这一铁证如山的历史史实,从听觉、视觉等不同感观器官刺激学生,使其产生对战争血腥性和残酷性的认识,从而产生心灵上的震动。在学习二战历史时请学生以二战德国法西斯奥斯维辛集中营一名狱卒身份上台进行忏悔,创造情境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感受法西斯暴行的残酷、血腥,激发其拒绝战争、维护和平的强烈。生命在战争中显得何等渺小,何等脆弱。通过这些血淋淋的史实,教育学生认识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是神圣的,我们应该去珍视和善待。推而广之,世界上、地球上每一个生命都是自然界的成员,都有其生存的权利,都应得到尊重和珍爱,人与人、人与自然都应和谐相处于这个世界上。
二、用课外活动拓展历史教学课堂
1.将历史学习与学生自身的成长经历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第一步:学生为自己写“成长的历史”,可以从父母及亲友那里了解自己幼年的故事——口述史;可以从自己的照片及用过的物品——“文物”来反映自己的历史;而父母记下的孩子的成长日志以及与亲友谈及你的有关书信——运用史料等等,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分析问题。让学生从自身的成长历史中了解生命成长不易,其中浸润着父母、亲友、师长的关爱和呵护,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对生命的珍惜与敬畏之情,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第二步:展望未来,举行“二十年后的我”征文比赛,每个人都来畅谈理想,勾画蓝图,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对生命的憧憬。
2.将历史学习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教学生珍爱生命。2011年9月11日这一天,我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历史作业,请同学们为美国“9.11事件”十周年纪念活动设计一份方案。学生大感意外之后马上明了这天的特殊意义,并积极献计献策,学生的方案中不乏创新的亮点。之后我和学生一起收看了“9.11事件”纪念仪式转播,仪式自第一架劫持飞机撞击世贸一号楼的8点46分始,至一号楼倒塌的10点29分终,一共1小时43分钟。看完之后我问学生整个过程中你最受震撼的是什么?学生说最受震撼的是在仪式中花很长时间由遇难者的亲属诵读2801名死难者的名字。在这么一个长得过分的名单诵读过程中,并没有人因为这个冗长而陌生的名单选择中途退场,虽然仪式调子低沉,但是人们的脸上却写满了坚毅,不少人都留下了泪水,非常感人。后来有学生在随笔中写到:记住每个名字就是纪念每个生命,不管他是一介草民抑或是达官显贵,这些名字因为这种独特的纪念方式,已经不再是死亡统计表和新闻报道中冷冰冰的数字,而是活生生的生命了。人的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人的生命才是压倒一切的东西。这次活动“生命至重,贵在千金”得到了最好的诠释,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每个生命都是弥足珍贵的。
三、在自身感悟中建构生命价值
1.在现实生活中,体验生命的成长历程。胡适先生认为“历史是昨天发生的事情”。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开展“我们生活在历史中”、“书写我的历史”等体验性学习活动,可以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乡土资源是生活环境中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的,也是学生有兴趣去了解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历史是对过去发生的真实事情的记录,自己可以为自己、为家族、为社区(村庄)书写“发展的历史”。如,可以通过老照片、老物品、老建筑等来反映自己身边的历史;借助家庭备忘录、孩子成长日志以及与亲友的有关书信等不同时期的文字材料,多途径挖掘并运用史料;可以从亲友那里了解自己身边的故事——口述歷史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在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触摸”历史的同时,也让学生从自身或家族的发展历史中了解生命成长不易,其中浸润着父母、亲友、师长的关爱和呵护,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对生命的珍惜与敬畏之情,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2.在研讨活动中,形成对生命意义的升华。在历史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对某些有争议的历史问题进行探讨,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提升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如在研讨与历史人物、谭嗣同、邓世昌、布鲁诺、哥白尼等相关的主题时,学生往往会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人生选择持不同看法,教师应适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此时,可引用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之事迹——在写下了那篇著名的《与妻书》后,决然随黄兴攻入总督衙门。被捕审讯时,不会广东话的林觉民以英语侃侃而谈,两广总督张鸣岐曾叹息:“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女口雪。”他永远24岁,永远都那么年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些历史人物的选择,他们中有的将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和社会的荣辱与振兴结合在一起,虽死犹生;有的为了追求真理而牺牲生命,他们永远成为后人心中的不朽的丰碑!从而引导学生追寻有意义的人生。
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说:“研究学问,固然要紧,而熏陶人格,尤其根本。”“欲达教育之目的,务必注意精神修养,向深处培,向厚处培。”这些理念对于今天我们完成“培养人”的根本任务,依然富有启迪意义,值得借鉴,让我们为之而不懈努力——让受教育者把获得的教诲内化为理想和信仰,并外化为行动,以促进生命质量的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湖熟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