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2014-10-22单松梅
单松梅
初中英语教学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其中阅读教学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阅读理解在中考中占有相当重的比例。因此,英语教师应大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我觉得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不断激励着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英语。在课堂上,在上英语阅读课时,教师要围绕课文内容,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主动地去阅读文章,提高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同时在教学中再加以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播放一些英语电影短片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节了课堂上枯燥的学习氛围,学习英语的兴趣越发浓厚起来,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课外,教师要帮学生挑选合适的阅读材料,内容应广泛、新颖,语言生动、引人入胜,要让阅读的过程犹如享受的过程,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文章读得越多,语感逐渐增强,在阅读过程中还巩固了已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同时还了解了许多有关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以及英语特有的表达方式等,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成功感,大大培养了阅读的兴趣。
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阅读文章时,喜欢发出声;有的学生喜欢要用手指着读;有的边读边查词典,逐词逐句地分析;有的学生读完一段内容后,发现不能理解,就不止一次不断往回读,这样不仅会影响阅读速度,而且不利于把握整篇文章的意义。于是我帮助学生尝试了一些办法来改掉这些不良习惯,比如有出声阅读习惯的同学可以在阅读时嘴抿一张纸,如果不自觉地出声时,嘴唇一动自己就能及时纠正,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默读习惯;有指着读习惯的同学可以在阅读时双手捧书,让自己没有空余的手去指读;有边读边查字典习惯的同学可以多学习一些猜词的方法;有重复回读的同学可以通过计时阅读、跳读、略读、寻找关键词句等来改正不良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提高阅读能力。
三、要善于应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大多数学生在做阅读题时,都是先大概浏览一下文章,再来做题。但是如果运用一些阅读技巧的话,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读。迅速浏览文章内容,掌握全文的主旨大意,尽可能多地捕获一些主要信息。在阅读过程中,让大脑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不必一词一词地慢慢读。
细读。读完全文之后,仔细阅读后面的问题,弄清每题要求后,带着问题,再回到原文中去寻找相关细节,做到细致阅读,各个击破。一些学生对于不能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的题目,不知所措,缺乏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及思考,所以要训练捕捉全文大意的能力,通过语段归纳,主旨句的分析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巧读。要善于抓住每段的主题句,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文章的第一段很重要,有时就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句子、段落上,尽量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句子,即使遇到较难理解的句子,也不必着急,要耐着性子继续往下读,等读完全段或全文之后,我们往往会发现前面遇到的许多问题已经迎刃而解了。
四、通过平时的阅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在开始阅读前,先注意一下标题及图片,从中你已获得一些信息。下一步,推測一下这篇文章在说什么。接下来你就可以开始你的阅读了,开始后中途就不要停止阅读,不需要担心一些细节内容。刚开始的时候,你应该试着抓到主旨在说什么,当你阅读完全部文章后,思考下你理解并且记住了多少。接下来回答文章后面的问题,再仔细阅读一下文章,寻找一下跟你的问题有关的内容。如果看到与问题相关的内容,及时用笔做好标记,题目完成后,对文章应该更加熟悉了。再阅读一次,你现在可以专注在一些陌生的文法结构或句子形态上。当你完成这一切时,你会发现阅读不再是那么可怕了。
五、增加词汇积累,学会猜词,提高阅读能力
词汇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阅读能力,没有一定量的英语词汇,阅读是根本无法进行的。要让学生知道每篇文章都会出现生词,要学会根据上下文、词根、语境等猜测词义。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一见到生词就查词典,这样可以保持阅读的连贯性,不至于影响阅读的速度和对文章的整体理解。遇到生词,下面的方法可能会帮到你:如果是专有名词,一般可以根据上下文来判断是人名、机构名称或地名,这些词不认识其实不会影响到阅读的,只要知道它代表什么就行了;通过构词法来分析判断,如有些词的词干是学过并且掌握了的,只不过是加了前缀或后缀而已,又如有的是两个单词合在一起的合成词等等;另有一些单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语气来判断它们的含义;如果遇到难以猜测其义而又会影响到对文章理解的单词,就应该查一下字典,通过平时多积累、多识记,会增加词汇量的。
总之,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达到的,需要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逐步提高。作为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完善和提高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英语阅读学习,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启东市开发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