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际影响评价协会年会概览
2014-10-22梁鹏赵欣丰杨晔卢力
梁鹏 赵欣丰 杨晔 卢力
第34届国际影响评价协会年会(IAIA14) 于2014年4月8—11日 在智利维尼亚德尔马市召开。来自全球各地的800多位专家学者及管理人员参加了此次年会。本次会议共设立21个大主题、10个讨论专题,近300人进行了主题发言。
年会背景及主题
国际影响评价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mpact Assessment,IAIA)于1980年创建于美国,是一个致力于推广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最佳实践经验,推动环评技术创新与发展的民间学术交流机构,在国际环评领域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
本届年会主题为社会经济发展之影响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主题一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兼容性。社会发展不应该仅仅被理解为结果(收入增长和减贫),同时也是一个变化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推动实现平等、社会与环境正义、文化认同和政治民主化。
主题二为社会和经济进步的可能代价。社会和经济进步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但经济发展常常带来环境效应,可能造成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的负面影响。
主题三为环境影响评估方法的分享。环境影响评价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正在显现,考虑到环境影响评价本身的重要性及其作用,会议希望通过分享影响评价工具的经验和想法,进一步提高影响评价的效率和效果。
本届年会分设21个学术报告专题和10个讨论专题,内容涉及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经济影响评价、健康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实践、影响评价能力建设、公众参与、政府监管与跟踪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法规政策、战略环境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年会重点专题概览
环评模拟和决策支持工具
目前,环境影响评价面临的任务不再是简单的评价一个终极项目,更多的是利用专业知识,通过系统描述未来可能发生的几种情景,对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和优化,为此必须借助新的技术手段和工具。设置环境影响评价模拟和决策支持工具的目的是了解环境信息系统的开发进展,探讨其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以及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跨领域和不同学科的交叉问题。该主题分别讨论了基于决策矩阵的项目选址工具,基于3D技术的环境规划、设计和评价工具,基于多准则和GIS集成的决策工具等内容。目前我国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工作还相对较少,下一步可考虑在环境影响评价会商平台的建设中提取评价指标,引入基于矩阵、权重、多准则分析的方法,并与GIS系统相结合,建立客观的评价决策系统。
该专题的讨论中,香港环保署为环境影响评价设计和开发的3D环境影响评价平台值得注意,该平台的设计理念和服务对象与我国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正在研发的环境影响评价会商平台非常相似,该平台中的地图、地形数据、环评数据等都已经为香港环保署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服务。建议下一阶段与香港环保署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业务化服务的方向和方式。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正在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开展战略环境评价工作,发展速度较快。本次会议主要讨论了在不同的背景下,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关注重点、评价方法和研究主题等内容。在专题中讨论了巴西圣保罗北海岸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累积社会影响案例,交流了评价中用到的基于网络图提高间接、累积和综合的社会影响的评价方法。专题还讨论了多边发展机构在发展中国家的战略环评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哥伦比亚旅游规划的战略环评案例等内容。通过交流发现,我国应进一步强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决策中的地位,同时应加强技术方法的研究工作和信息公开程度。
能源行业环境影响
本次会议能源议题重点关注全球快速增长的石油、天然气行业以及其他采掘业,对发展中国家的社区及生物多样性带来的影响,涉及减缓采掘业环境影响的国家经验、油气公司洽谈对环境影响的缓解、发展中国家采掘业现状及其影响评价、发展中国家油气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四个方面的主题报告。重点对乌干达、黎巴嫩、坦桑尼亚、加纳、尼日利亚等国家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中涉及环境相关问题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就政府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关于立法、行政、合作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对其各自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讨论。此外,阐述了与石化行业集团之间洽谈协商的实践技巧,并关注于环境影响评价之后的决策制定;讨论了南美国家的采掘业环境现状,生物敏感地带石油采掘业面临的挑战,南非及挪威油气开发项目环境评价的现状、经验与结果分析等内容。
评价法规政策及实践
影响评价的法规、政策及实践议题重点关注了新形势条件下环境评价的监管框架,综合分析了监管和自愿机制的发展问题,在全球发展与实践背景下对来自不同国家的监管制度经验进行对比分析。专题涉及全球立法与监管框架的介绍(当地案例)、影响评价审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风险、环境影响评价诉讼三个方面的主题报告。重点对新泽西的监管影响评价、2013年葡萄牙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立法过程的项目设计、加纳影响评价审查出现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关风险、香港对环境影响评价决策的司法审查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并就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诉讼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公众参与
项目支持者往往把其经济价值放在首位,而最重要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放在次要位置来考虑,本次会议公众参与议题重点关注了公共参与如何寻求纠正这种不平衡以及解决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的办法,包括规划环评中的公众参与、公众参与中的许可和社会运动、环境影响评价与社区力量、智利国家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框架下的公众参与形式四个方面的主题报告,案例取自澳大利亚、秘鲁、印度、香港、墨西哥、赞比亚、智利以及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随着世界人口流动性的日益增加,为保障流动人口在经济活动中的权利和地位,避免由于影响评价而导致的破坏性冲突,有关公众参与合理方式的探索非常必要。香港等地公众参与方法经验显示,社会公民(包括“社会媒体”)拥有巨大的权利,为了减少或避免“社会-环境”冲突,通过有意义的公众参与获得社区居民的信任是必须的。对于规划环评而言,一个公众参与性好的战略决策会减少规划时间,解决一些不确定性或矛盾性的问题,增加参与者沟通的机会,进而提高决策的民主性。
>>IAIA年会是国际影响评价协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为全球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者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健康评价
部分国家将健康风险评价纳入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但在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尚未涉及该部分内容。IAIA设置了人体健康影响评价专题,该专题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人体和生态风险评价,主要讨论了评价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等内容;二是健康影响评价研究进展,主要共同探讨了在健康风险评价中面临的问题、挑战以及近期的研究成果;三是分享和了解有经验的从业者如何将健康因子加入到最佳方案中,讨论了如何将健康评价视为一个技术问题,并将配套的条件、能力和技能纳入到最佳可行性方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