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小气叫精致
2014-10-21沈嘉禄
沈嘉禄
上海人向来节俭,在饮食这档事上也乐于精打细算,所以上海出品的点心,一直做得很精致。长期以来,北方人总以上海的点心为靶子,大肆嘲笑上海人,说什么小馄饨这么小,小笼包子一两居然有十只,宁波汤团已经够袖珍了,居然还塞进了满满当当的芝麻馅。于是,外地人一直认为上海人点心小,气量小,格局也小。
上海人小气吗?非也。上海人在点心上如此计算是有道理的。点心点心,本来就是点点饥的。小巧、精致,体现的是吃的艺术,它不是主食,不是正餐,何必吃到肚饱气胀呢?
上海城隍庙湖心亭茶楼是小而精的样本,为喝茶客人备有各种小点心,怕茶客吃饱起腻,做得格外精巧。豆腐干比邮票还小,茶叶蛋是用鹌鹑蛋为原料的,火腿粽子才拇指那么大。
那么在饮食这档事上,如何表现出城市人的智慧呢?举例说吧,上海人吃面,喜欢加浇头,浇头烧得好,就成了一招鲜,往往是一家面馆的立身之本。老上海吃浇头面,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就叫份“双浇”,一荤一素。也有两荤的,比如熏鱼和红烧羊肉,就叫“红两鲜”,那是比较奢侈的了。一般老吃客先点一碗浇头面过桥——将浇头与面分开装,再叫一杯热黄酒,以面浇头下酒,酒后再将面吃完,实惠而不失体面。如果尴尬起来,吃不起浇头面,就叫一碗阳春面,老板伙计也一视同仁,热情接待,并问你:硬点还是烂点?重香头还是免香头?宽汤还是紧汤?一碗阳春面就有好几道选择题让你做,真让人如沐春风。
再比如在饭店吃饭,还剩一些菜脚和汤汁,服务员就会建议:加半块豆腐或青菜心再回烧一下?早几年时兴吃象鼻蚌和龙虾,一道海鲜所耗不菲,吃剩的龙虾头尾或象鼻蚌内脏,请厨师烧一品锅泡饭,可抵一道点心,一点也不坍台。
上海人招待亲朋好友很少有铺张浪费的,合乎礼仪才是最重要的。若是鱼翅鲍鱼燕窝雪蛤大闸蟹排了队上,客人会觉得主人在有意斗富。
现在,上海人请客,一般都会去一家开张不久,口碑又不错的饭店,还要有特色,帮派明显,价位也比较适中。关键是环境要好,布置得有点品位,桌布口布不能有污渍,酒杯不能有指痕,卫生间不能有异味,最好在方便时也能看到电视直播的球赛。如果是恋爱中的男女,则去新天地里面的饭店,要不就去外滩一带,或者就去浦东陆家嘴吃西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