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2014-10-21柴洪文李艳秋
柴洪文 李艳秋
【摘 要】目的:了解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麻疹的疫情动态,为预防麻疹、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报告麻疹病例1例,发病率为1.961/100万;2013年报告麻疹病例3例,发病率为4.507/100万;2014年3月20日前报告麻疹病例8例,发病率为12.018/100万。每年的发病率都高于国家消除麻疹目标1/100万。结论:阜新蒙古族自治縣麻疹防控工作依然严峻,要继续提高重点人群的免疫水平,继续开展宣传教育,强化社会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关键词】麻疹;乙类传染病;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39-01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颊黏膜麻疹黏膜斑和皮肤红色斑丘疹为主要表现。麻疹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乙类传染病。2009年1月,在国际会议上,卫生部陈竺部长再次重申了政府承诺,2012年消除麻疹,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不包括输入病例),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为了能够实现国家消除麻疹目标,现主要对2012年-2014年3月20日前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共报告的12例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国家《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口数据来自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统计部门。
1.2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用Excel2003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2.1基本情况: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总人口数为72.5万。自2004年网络直报以来,截止到2014年3月20日前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共报告麻疹病例142例;其中男性为88例,占61.97%;女性54例,占38.03%,男女性别比例为1.63:1。2012年-2014年3月20日前共报告12例麻疹病例,男性11例,女性1例。2012年报告1例,发病率为1.961/100万;2013年报告3例,发病率为4.507/100万;2014年3月20日前报告8例,发病率为12.018/100万。
2004-2014年3月20日前麻疹总体发病情况
2.2职业分布:根据《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职业分类,2012-2014年3月20日前麻疹幼托儿童报告1例;散居儿童报告4例;商业服务报告1例;农民报告6例。
2012-2014年3月20日前麻疹职业发病情况
2.3年龄分布:2012-2014年3月20日前麻疹3岁内报告5例,占41.67%;成人报告7例,占58.33%。
3 讨论
3.1 长期以来麻疹一直是严重威胁小儿的传染病,我国自1965年开始使用麻疹疫苗以来,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因免疫力不持久,故发病年龄后移。2012-2014年3月20日前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发病者主要是3岁以内的散居儿童和成年的农民为主,发病模式以散发为主。
3.2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名儿童中有3名未接种过含有麻疹成分的疫苗,其中有1人在发病前7-21天去过医院;2名儿童接种过1针次的含有麻疹成分的疫苗,其中有1人在发病前7-21天去过医院。7名成人均不清楚是否接种过含有麻疹成分的疫苗。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为:①3名未接种过含有麻疹成分疫苗的儿童年龄都超过了6个月,身体免疫力失去了先天性保护,感染麻疹病毒的几率加大。②2名接种过1针次的含有麻疹成分疫苗的儿童可能是免疫接种失败,体内未产生抗体。③通过调查,发病前7-21天去过的医院都有麻疹病例报告,因此不排除在医院内发生交叉感染。④存在流动儿童管理缺失问题,疫苗接种过程不规范,造成麻疹基础免疫不及时。⑤麻疹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有效抗体水平维持时间有限[1],当抗体水平相对高时,接触麻疹患者可能隐性感染或患轻型麻疹;当抗体水平相对低时将患病,这就是目前成人麻疹增加的主要原因。还有20年前农村的卫生防病意识较淡,家长没有按时给儿童进行过麻疹疫苗接种,增加麻疹病毒的易感性。
3.3 根据当今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可对麻疹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①接种麻疹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方法,不但儿童应该按照国家计划免疫程序接种,中学生、大学生和未得过麻疹的成人都应该接种麻疹疫苗,使体内麻疹抗体持续存在在全社会。成人4至5年后可补种疫苗。②未接种的小儿,尤其是体弱多病或免疫力低下的儿童,有可疑麻疹接触史的,应及时采取被动免疫,尽早注射质量可靠的丙种球蛋白。③对接种过含有麻疹成分疫苗的人群应开展抗体检测,对未产生抗体的进行补种。④疾控部门应据情制定相关防控分级指导预案,及时分析疫情趋势,查漏补缺。⑤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的免疫接种宣传及管理,适时开展麻疹疫苗的应急接种和补种免疫。⑥加强在运输和储藏环节上的保障工作,确保疫苗质量。
参考文献:
[1] 蔺国祥,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分析. 医学动物防制.2009, 8(25):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