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项目管理》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
2014-10-21沈美
沈美
【摘 要】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Robert Talber 翻转课堂实施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适合《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改进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模型的实施以课程的一次主题内容“完成教学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为例,展示了翻转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和良好的教学效果。文中还进一步探讨了翻转课堂是从以往传统方式下从注重教师“教”向注重学生“学”的转变,是填鸭式的“教”、被动式的“学”,向教师引导式的“教”、自主探究式的“学”的一种转变。结论是:翻转课堂,值得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中进一步深化和推广。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设计;软件项目管理;自主式学习
0 引言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高职教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满足社会经济建设的需求,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其内涵是:(1)高职培养的人才类型是实用型、应用性;(2)人才层次是高级专门人才;(3)工作内涵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4)工作场合和岗位是基层第一线。
信息时代,计算机软件技术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是信息产业的核心。2013年,我国软件产业产值达首次突破3万亿大关[1]。如此规模的软件产业市场,正面临着软件人才的巨大缺口,信息技术人才市场正迫切需要越来越多的技能型高素质的软件技术人才[2]。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高职教育如何进行特色办学?人才培养机制如何创新?为达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本文以软件技术专业《软件项目管理》课程为例,重点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
1 什么是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一种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即“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吸收与知识内化,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識”的教学模式[3-4],是“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传授知识,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完成知识内化”这一传统教学模式的翻转。翻转课堂的案例并不是教学技术或者设备的革新,它再次向人们证明了一个事实,即技术并不完全是有形的媒体和硬件,流程的变化也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变革,如同三级轮耕对农业的变革一样[4]。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Robert Talbert 经过多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经验积累,总结了翻转课堂实施结构模型[5],如图1所示。
图1 Robert Talber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在国内外的翻转课堂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能更深入地理解翻转课堂的内涵:对于教师来说,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是按照教学安排制作视频,更重要的是怎样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需求分析,探究他们在理解教学内容上的误区,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观看视频,还要在观看教学视频的过程中发现疑惑,并带着问题与同伴在线交流或者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强调的是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2 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设计
《软件项目管理》课程的学习目标要使学生掌握有关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项目管理的技能、按照项目方法去管理某些工作的实践技能,以及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该课程理论多、方法多,内容覆盖多,所以较为枯燥。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将课程内容按主题分解见表1所示。引入翻转课堂的新思路,将以往传统授课方法中一贯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探究式方式。
表1 课程按主题分解内容表
根据图1Robert Talbert提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活动分为课前活动和课堂活动,如图2所示,适合《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改进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课前活动包括自主观看视频、自主查看有关资料,团队成员协作完成课前任务。课堂活动包括组织分析讨论主题、团队展示完成的任务、交流与评价,引出下一个主题任务。
2.1 教师的课前准备
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需要理清一下几个方面的思路:第一,这堂课的内容主题是什么?学生通过本次课(主题)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第二,重点、难点、关键点是什么;第三,围绕这三个点,准备合适的授课资料。第四,选取网络上优秀的开放式教学视频,或者教师自己制作大概10分钟时长的教学视频,主题要点要强调,还要加入适当的互动元素等,发给学生自行观看。第五,选定的主题任务,一方面要涵盖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对学生来讲,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还要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说,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适当就好。
2.2 课前活动
课前活动是本课程教和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特色有两点:(1)有针对性的主题任务;(2)学生学习有目标;(3)学生要自主学习,看视频或查阅相关资料;(4)团队有分工,团队成员要有交流沟通和良好的协作,才能完成本次的主题任务。
师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媒体进行交流和问答,尤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质疑,老师可以及时回复。
图2 《软件项目管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2.3 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中老师组织学生,针对主题任务进行分析和讨论,各个团队展示完成的任务。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各组之间就此次完成任务的情况展开交流和评价。接下来引出下一个主题任务,并布置课前活动的具体内容。
学生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全过程(课前活动、课堂活动)与效果的评估,对教师教学过程与效果的检查,又是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性的检验,是师生共同改进与努力的依据[6]。《软件项目管理》课程的任务制品主要是完成项目文档,项目文档的展示可以反映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质量,也是学生专业知识、技术能力、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直观展现,是任课教师课堂控制的重点。教师要对学生完成的任务制品,给出中肯的建议和评价,各个小组之间通过对比评价可以更透彻的理解问题,更多的能看到自己的任务制品中存在的不足,会思考如何改进。同时,各组完成情况,对老师来讲,就调整和改进教学也是有益的。
3 实施效果
《软件项目管理》课程的一次主题内容“完成教学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为例,说明翻转课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效果。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了图2所示《软件项目管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首先给学生布置本次主题任务,并提供了制作好本次主题任务的视频。视频包括任务目标、任务要求、重点和难点、要查阅哪些资料,以及编写规格说明书的规范等内容。学生以团队方式组织,自主学习,组员协作完成此次下达的任务。下次上课内容,主要是组织学生对此次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接下来每个团队(3-5人)展示他们组的任务制品,各组进行交流和互评,教师做指导并提出建议、给出总体评价。完成这次任务活动的总结后,引出下次要探究的主题内容,继续以这个模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每次课都能展示学生的任务制品,学生们感觉很有成就感,对这门课的学习不再認为是枯燥的理论,普遍认为这门课很有意思、很感兴趣。因为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在任务挑战中建立更多的自信,轻松中体验收获。
4 结语
本文在Robert Talber 翻转课堂实施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适合《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改进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这样的教学模型是从以往传统方式下从注重教师“教”向注重学生“学”的转变,是填鸭式的“教”、被动式的“学”,向教师引导式的“教”、自主探究式的“学”的一种转变。“翻转课堂”灵活性好,具有可检测性、可操作性的特点,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个性化学习,开放式教学,师生互动好等优点,已经受到很多国内外教育机构和研究者的好评和青睐,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中进一步深化和推广。当然,“翻转课堂”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比如对于一些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来讲是有难度的,课堂活动中对整个过程的掌控不是很容易,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因此对这些问题今后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http://money.163.com/14/0214/09/9L1J20ER00253B0H.html[OL].
[2]张祖鹰.校企合作共建软件实训基地方案的研究[J].软件导刊,2008,7(9):6-8.
[3]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9):20.
[4]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5]王红,赵蔚,孙立会,刘红霞.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J].现代教育术,2013(8):5-9.
[6]曾明星,周清平,等.软件工程专业“翻转课堂”云计算教学平台探讨[J].现代教育术,2013(8):26-30.
[责任编辑:杨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