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4—二硝基氯苯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

2014-10-21吴星宇

管理学家·学术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粘膜溃疡性结肠炎

吴星宇

近30年来,为探讨一个可以用来模拟本病的模型,人们先后采用药物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和患者来源物质等多种方法建立了多种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及生物学行为等,但大多数模型为采用一定的方法,诱发产生与人溃疡性结肠炎不同程度上相似的病理改变,但因肠道具有较强的修复能力,这些变化往往难以维持。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阐明,这与缺少理想的动物模型有关。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材料

1、仪器(器械)。移液棒、注射器、灌肠仪器、手术器械、20mL带塞刻度试管、20ul采血管、棉球、盖玻片、白细胞计数器、显微镜等。

2、药物试剂。试验药品:2,4-二硝基氯苯(DNCB)丙酮、乙醚苦味酸、0.85%生理盐水等。

3、动物。健康大鼠,用混合配方饲料喂养,自由进食饮水,每日更换饮水,饮料,保持大鼠生活环境通风及清洁卫生。观察进食、饮水、活动、大小便情况,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10只,对照组10只。

(二)试验方法

1、UC模型的建立。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DNCB实验组(10只);大鼠腹部剪毛(不损伤皮肤)约2.0cm×1.5cm,以2%DNCB涂腹液涂腹,1次/天,50μl/次,连续14天,第15天开始分别以0.2%DNCB灌肠,1次/天,每次2μl/g,连续4天,对照组灌以相应体积的60%乙醇;方法是将直径2mm的硅胶管插入大鼠结肠,插管尖端距肛门约8cm。

2、动物观察及评价。(1)大鼠的一般状况。包括活动状态、毛发变化、精神状态、灌肠后体重下降的百分比、大便变化及便血。后三者综合进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2)大鼠结肠大体形态损伤评分。在20天后处死大鼠,取出近肛门段结肠约8cm,沿纵轴剪开结肠,进行结肠大体损伤评分(3)将结肠标本进行HE染色,根据韩英等标准进行组织损伤评分

(三)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 t 检验和方差分析(ANVOA)进行显著性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大体观察

造模完成后1~2周,模型组大鼠出现粘液脓血便或粪便稀溏、食量下降等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且逐渐加重.4周左右症状更为严重,可见脓血便、消瘦、体重减轻、毛发无光泽、饮食明显减少、畏寒、懒动等;而对照组大鼠大小便正常、体重增加、毛发有光泽、饮食、活动精神正常。

(二)DAI评分

表1 DAI评分(±s )

注:与正常组相比*P<0.05。

模型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3)

(三)结肠大体形态损伤评分

模型组大鼠结肠炎症病变主要靠近肛门段结肠,病变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形成,部分肠壁增厚,部分大鼠的结肠与周围组织粘连,模型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见表2

表 2 两组大鼠结肠大体形态损伤评分(±s )

注:与正常组相比*P<0.05。

(四)病理变化

对照组:大鼠结肠粘膜完好,无炎细胞浸润及溃疡,粘膜上皮完整、连续、腺体排列规则、结构清楚、分泌功能活跃、粘膜下固有层内血管纤维内质对照,肌层无异常。

模型组:大鼠结肠粘膜糜烂、溃疡,大部分粘膜缺损,有的形成深大溃疡,粘膜腺体破坏,粘膜及粘膜下大量炎细胞浸润,淋巴细胞散在分布,处于增殖状态(浆多、核大、染色质稀疏),粘膜层变薄,粘膜下固有层局部充血、水肿、纤维增生。

对照组的结肠有溃疡症状的为0例,模型组的结肠有溃疡症状的为4例,两组进行比较,由t检验可以得出P<0.05;表明大鼠在灌注DNCB灌肠液前后,在其结肠出现溃疡的几率上差异显著,灌注DNCB灌肠液可使大鼠的结肠出现溃疡症状的几率显著升高。

对照组的结肠有炎症症状的为1例,模型组的结肠有炎症症状的为7例,两组进行比较,由t检验可以得出P<0.05;表明大鼠在注射DNCB灌肠液前后,在其结肠出现炎症症状的几率上差异显著,灌注DNCB灌肠液可使大鼠的结肠出现炎症症状的几率显著升高。

对照组的结肠有中性粒细胞的为1例,模型组的结肠有中性粒细胞的为6例,两组进行比较,由t检验可以得出P<0.05;表明大鼠在灌注DNCB灌肠液前后,在其结肠出现中性粒细胞的几率上有差异。

对照组的结肠有糜烂现象的为1例,模型组的结肠有糜烂现象的为3例,两组进行比较,由t检验可以得出P<0.05;表明大鼠在注射DNCB灌肠液前后,在其结肠出现糜烂现象的几率上差异显著,灌注DNCB灌肠液可使大鼠的结肠出现糜烂现象的几率显著升高。

三、结果分析

(一)结肠变化

肠道2,4 -二硝基氯苯灌注部位出现粘膜和粘膜下层水肿、组织坏死, 淋巴细胞聚集,隐窝脓肿、粘膜表面溃疡,固有层浆细胞、淋巴细胞、多形核细胞浸润,严重时大鼠因巨结肠而死亡,尚未发现肠穿孔。2~5周后逐渐出现愈合期改变,溃疡可愈合,但腺泡排列紊乱,基底部固有层有浆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固有层及粘膜下层纤维组织增生。

(二)造模结果

1、大体表现。造模完成后1~2周,大鼠出现黏液膿血便或粪便稀溏、食量下降等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以及精神萎靡、活动减少、毛发色泽暗淡等全身改变。组造模后2周黏液脓血便减少,摄食恢复,4 ~6周大便及摄食正常。

2、病理学变化

(1)肉眼观察 造模完成后观察的10只模型大鼠中,8只的结肠粘膜呈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表面被覆粘液,血液和坏死组织,并有明显的溃疡形成。溃疡的形状、大小和深度不一,少数为细小点状,多数成小块状或大片不规则状;其中4只大鼠结肠的溃疡仅累及粘膜,3只达粘膜下层,1只深达肌层,其余2只大鼠的结肠粘膜未见明显的糜烂或溃疡,但都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水肿。

(2)镜下观察 在8只有明显溃疡形成的大鼠结肠,镜下可见溃疡周围的粘膜和粘膜下层组织充血、水肿,粘膜下层增后,并有大量和中等量的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以及少量至中等量的大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部分大单核细胞的胞浆内可见含铁血黄素。溃疡底多为富有血管的肉芽组织,其中有3只大鼠有不同程度的纤维组织增生。肌层内亦有少量至中等量的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偶见大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浆膜也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在其余2只未见明显溃疡的大鼠结肠,亦可见粘膜及粘膜下层组织充血、水肿,并有以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肌层内可见少量散在的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三)分析

该期结肠的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模型大鼠结肠有明显的溃疡形成和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造模完成后的12天为溃疡期。并由此说明2,4-二硝基氯苯法确能成功制造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

四、总结

本工作初步表明,应用2,4-二硝基氯苯(DNCB)方法造模,其机理是2,4-二硝基氯苯(DNCB)作为半抗原与组织蛋白结合,能诱导T细胞依赖性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34]。造模后也可出现粘液脓血便等人溃疡性结肠炎常见的症状,并且病理学观察也可见到类似人溃疡性结肠炎特点的粘膜溃疡、隐窝脓肿形成、炎症细胞浸润等特征性改变,特别是其免疫学改变与人类似,是一种免疫反应的模型。

参考文献:

[1]江学良,王志奎,秦成勇.中国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现状与对策[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610-613。

[2]朱惠芳.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研究近况[J],中国肛肠病杂志,1997;17:37-38。

[3]江学良, 权启镇, 刘涛等. 溃疡性结肠炎研究的新进展.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0;8:216-2。

[4]王玉良,谢杰,李显华等.固本益肠片治疗实验性大鼠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98。

[5]马贵同,詹剑烈.中医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及实验研究[J],中医杂志,1985;(7):33-35。

猜你喜欢

粘膜溃疡性结肠炎
蒙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浅谈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护理配合体会
结肠炎的小常识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
空腹生吃鱼腥草治结肠炎
针灸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6例临床观察
趣味常识知多少
肠疡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5例结肠镜象观察
慢结汤治疗慢性结肠炎105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