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下的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与认知

2014-10-21曹雅致

管理学家·学术版 2014年12期

曹雅致

摘要:根据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三个倡导”,本文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入手,文章首先分析了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观与感恩意识培育与认知的辩证关系;之后从高校大学生感恩缺失的具体表现,对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与认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感恩意识培育;感恩意识的认知

一、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与感恩意识的辩证关系

道德是人类在今生生活中的自觉最求,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一个引导人们向着道德高峰不断攀登的阶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要求我们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反对一切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金钱至上的思想和行为,在大学生感恩认知中,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尊重人、关心人,提倡热爱集体、热爱公益、扶贫帮困,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和地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履行公民权利义务,这些构筑成大学生感恩培育的基本理念。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主要是根据一定的社会利益和全体公民利益所制定、确定下来并力图把它对象化的道德理论、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这一社会道德体系一旦产生和形成,便拥有了价值和功能。[1]

高校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是积极引导大学生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阶层,提出了反应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这一论述完整全面、准确的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部内容,作为“公民”这一层次的大学生,应当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生活价值观。大学生的感恩意識的培育与认知是我国高校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感恩意识的培育是推进高校教育改革的助力器,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创建和谐校园、构建中国梦的基本元素,因此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下加强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育有其必然性与必要性。同时大学会僧感恩意识的认识对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从实践上进行诠释与体现,感恩与道德的有机结合,使大学生将怀感恩之心、行回报之举为道德生活价值观,树立真正友善的行为风范。因此,我们应整合社会、家庭和学校三大教育力量,形成一种新的充满活力的,符合时代特征的感恩教育精神,从而使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与行为得到充分培养和塑造。

二、高校大学生感恩缺失的表现

(一)对社会感恩缺失——事不关己

对于一向重视人际交往的中国人来说,在困难之时获得他人的帮助,常理之中应是知恩图报,而施恩者也不是因为需要得到才去做,因此古时有做人、做道德人、做完美之人之说,施恩者图报与受恩者忘恩负义必将遭到人们的吐弃。但尽管如此,我们不能不说,当前社会人际交往中庸俗化的感恩报恩现象不断出现,影响了人际交往的纯洁性,最终必将破环整个社会倡导的良性环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李庆善教授在报刊撰文谈到正在悄然改变的人际交往规则,他认为急剧的社会变迁正改变着传统的人际关系格局,人际交往的规则正在发生着变化。传统的中国社会,维持人际和谐的交际规则很多,但最集中的就是一个“报”字,“报”对恩惠施受的交往双方来说都有一定的要求,它要求施恩者是个仁人君子,做到施恩勿图、不思回报,否则就会被视为假仁假义;它要求受恩者有恩必报,饮水思源。在传统社会里,靠一个“报”字基本上实现了人际和谐,保持了人际交往的长期性与稳固性。但是,我们也看到在适者生存的达尔文主义社会中,残酷的竞争产生了一些偏离商业文明的不公平现象。

(二)对家人感恩缺失——淡漠亲情

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彭熠曾说:“上世纪年代出生的大学生习惯于凡事多站在自己角度考虑,没学会关心别人”。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而中国的父母很伟大,几乎不对子女提任何要求,久而久之,子女也就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现今社会出现了许多父母讲述孩子对自己毫无感激体谅之意,无节制向父母索要钱物,为此甚至偷改入学通知单,虚报学费,有些父母千里迢迢来看自己的孩子,却被孩子阻于校外,他怕土气、无知母亲的出现让自己丢脸。有些高校曾组织在校大学生进行“你对父母了解有多少”的校园调查显示,有60%左右的大学生能够说出父母生日,近半数大学生至今没有做过令父母感动的事情。

(三)对学校感恩缺失——自私自利

在高校里不尊重老师,品评老师,随意缺课,见了老师擦肩而过不打招呼,如同陌路人对老师的辅导答疑,连句“谢谢老师”都不会说的学生并不鲜见,更有甚者还给老师起外号,全然没有了对老师的尊敬。从学生课堂的态度到平时对教师的谈论、品头论足折射出现今大学生心中了无对教师尊敬感,不仅如此,有些学生还要对老师的个人隐私津津乐道,完全没有了师道尊严,足见对老师感恩心理的缺失。

感恩缺失是一种与利他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反映了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消极性面,是社会道德风尚的负指标,也是社会颓风发展到较为严重状态的信号。这一非道德行为对社会成员的道德信仰具有较大的伤害力,对此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情感的义愤上,有必要从理论上对这一非道德现象进行分析。

感恩意识的培育和认知是一种情感活动,因此在高校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用真感情引导学生的学习和体验。高校感恩意识的培育是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下进行其认知行为。它所要求的并非是表面知识,而是一种对别人的付出的态度、观念,是要将对感恩意识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同时,高校根据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己成为新时代的鲜明特征,形成了社会的多元价值观。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多元价值观的背景下,没有对父母、社会、祖国的感恩情感,将难以抵御这种侵蚀。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下对大学生实施有效的感恩意识培育,引导大学生形成对父母、社会、祖国深深的感恩情感,对于抵御消极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的腐蚀、塑造他们积极向上的道德灵魂和精神风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官成:《论道德功能的实现条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7期,第2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