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瓷制品的放射性及应对策略

2014-10-21童玉

建筑遗产 2014年1期
关键词:放射性应对策略

童玉

摘要:近年来,陶瓷制品日渐增多,但其内放射性核素所产生附加的内外照射不容忽视。因此,基于存在辐射所致随机效应,我们的责任,不是要变更标准,而是要开展相应研究,争取在合理达到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陶瓷制品中放射性核素含量。本文对陶瓷制品的放射性及应对策略进行了相关的论述,以期对大家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陶瓷制品;放射性;应对策略

引 言:人类大多数在室内度过他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人们在室内活动时受到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产生的内外照射。近代人为活动有可能使这种辐射照射剂量增加。从现行剂量-效应关系无阈理论考虑,任何辐射剂量增加都将带来潜在的健康危害。

1 放射性概述

1.1 放射性和放射性衰变

放射性是一种自然现象,世界上万物都是由“原子”这类微小粒子构成的,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大多数物质的原子核是稳定的,但有些物质的原子核不稳定,它会形成同位素,会发生“衰变”,我们将不稳定核素自发地放射出粒子或辐射的性质称为“放射性”。将放射性核素通过放射出粒子或辐射自发地转变成其它核素的变化称为“放射性衰变”。将放射性物质在单一的放射性衰变过程中,原放射性物质减少到其原有量的一半所经历的时间叫做半衰期,用T1/2来表示。各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相差很大,在人造核素中,有的半衰期不到1秒,而在天然核素中,有的半衰期长达1015年。其中和我们陶瓷及相关材料有关的核素主要是天然核素,天然核素的种类不多,主要有以下两种:

(1)钍系(原子质量数A=4n,即钍系的母体和各子体的质量数能被4除尽,故又称为4n放射系)。

天然核素232/90Th的放射性衰变如下:

(2)铀-镭系(原子质量数A=4n+2)

天然核素238/92U的放射性衰变如下:

其中,钍和铀是锕系元素中两种天然丰度最大的元素,钍大量存在的是232/90Th,它放射出α粒子,半衰期为1.4×1010年,主要存在于独居石等矿物中;铀大量存在的是238/90U,主要存在于晶质铀矿和沥青铀矿中。

原子核放射α粒子(4/2He,即氦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称为α衰变,原子每发生一次α衰变后原子序数减少2,其质量降低4个单位,即其在元素周期系中的位置向左移动两格,如:

原子核放射出电子,其质量不變,但变成另一种原子核的衰变称为β-衰变,原子核每发生β-衰变后,其原子序数增加1,即在元素周期系中的位置向右移动了一格,如:

在β-(放出电子)衰变过程中。原子核中有一个中子变成了质子。与β-衰变相对应的还有β+ 衰变,在这种衰变过程中,原子核放射性放出正电子,即有一个质子变为一个中子,原子每发生一次β+衰变,原子序数少1,即在元素周期系中的位置向左移动一格,如:

α粒子束和β-电子束、β+ 正电子束又称为α射线和β射线,在α衰变和β衰变的过程中,往往还伴随着有γ射线的放射,因为原子核在放射出α射线或β射线后,常处于激发态,由激发态通过发射出γ光子就可以跃迁到基态,即稳定态,此时原子核的质量数和原子序号都不发生变化,只是能量状态发生变化。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对人体都是有害的,其贯穿能力是γ>β>α。天然放射性物质在地球形成时就存在,如天然矿物中的独居石中就存在有放射性元素,如238U、232Th、40K等,自然界中任何物质都含有天然放射性元素,环境中的土壤、水、甚至空气中都会含有放射性元素;此外,建筑材料如水泥、钢材、石材、陶瓷砖、卫生陶瓷中也会含有放射性元素,关键在于其含量有多大,会不会对人造成伤害。

1.2 放射性强度及其单位

天然和许多人工核素都能自发地发射出各种射线,有的发射α射线,有的发射β射线,有的则在发射α或β射线的同时也发射γ射线,有的三种射线都有。衡量物质的放射性强度通常不用质量单位,因为质量的多少不能从根本上反映出其放射性大小,一般使用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活度(即单位时间内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数)的大小作为衡量单位。

(1)放射性活度和放射性比活度

过去,放射性活度的单位采用的是“居里”(简记为Ci)或“卢瑟福”(简记为Rd),1975年国际计量大会通过决议,对放射性活度单位作了新的命名,称为“贝可勒尔”(Becquerel),其意思为每秒发生一次衰变,简记为Bq,它与“居里”和“卢瑟福”的关系如下:

1Ci=3.7×1010Bq

1Rd=1×106Bq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放射性活度的法定计量单位是Bq,Rd已废弃使用,Ci也将淘汰,通常我们在对放射性相关的检验报告中用到的放射性强度单位是放射性的比活度,即某种核素的放射性活度除以所在物质的质量后所得之商:C=A/m

式中:

C——放射性比活度,Bq·kg-1

A——核素的放射性活度,Bq

m——含核素物质的质量,kg

放射性比活度1Bq·kg-1的含义是:在1秒内,1kg的放射性物质发生一次核衰变。

(2)内照射指数和外照射指数

在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Gb6566-2001)中,内照射指数(internal exposure index)特定是指: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的放射性比活度除以本标准规定的限量而得的商,内照射指数无量纲,其表达式为:IRa=CRa/200

式中:

IRa——内照射指数

CRa——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的放射性比活度,Bq·kg-1

200——仅考虑内照射情况下,本标准规定的建筑材料中放射性核素镭-226的放射性比活度限量,Bq·kg-1

外照射指数在GB6566-2001中是指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和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分别除以其各自单独存在时,本标准规定限量而得的商之和。Ir=CRa/370 + CTh/260 + CK/4200 式中:

Ir——外照射指数(无量纲)

CRa、CT、Ck—— 分别为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和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Bq·kg-1

370、260、4200——分别为仅考虑外照射情况下,本标准规定的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和钾-40,在其各自单位核素放射性下比活度规定的限量,Bq·kg-1

可以认为内照射指数和外照射指数是指针对建筑材料参照执行的相对放射性比活度。

3陶瓷原辅材料的放射性

这里以锆砂为例,纯的锆砂(ZrSiO4)并没有放射性,锆(Zr)、铪(Hf)、硅(Si)都不是放射性核素,但与锆砂共生的独居石矿物中则含有放射性核素(232Th、238U、40K等);众所周知,独居石是稀土和钍、铀等的磷酸盐(La、Ce、Th、U、Ra)PO4,包括磷钇矿(Y、Th、U……)PO4等,由于世界各地的成矿条件和地质构造的差异以及选矿水平的高低,使得锆英石(锆砂)精矿中的放射性也不同,一般而言澳大利亚锆砂(简称澳砂)的放射性最低,南非砂和印尼砂次之,而海南、两广和越南锆砂矿中,由于Th、U在矿物中,呈细粒分布状态,在选矿过程中难以分离,从而导致Th、U含量较高,因而放射性比活度也比较高,经分析比较后得出以下结论:

(1)澳砂质量稳定,ZrO2≥65%(即65度),Th、U总量不超过500ppm,其放射性比活度在5.6Bq/kg以下;

(2)南非砂的放射性比活度,大致接近澳砂;

(3)越南砂的放射性比活度接近7Bq/kg,而海南砂则超过7.8Bq/kg。

目前随着选矿水平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海南矿的放射性比活度有希望进一步下降。此外锆砂精加工系列产品如电熔锆、化学锆、硅酸锆在不同的加工工艺中,放射性比活度都大幅度得以降低,因此,通过改进工艺均可达到或接近国际上规定的对放射性物质的豁免规定。

4 陶瓷制品的放射性应对策略

陶瓷制品的放射性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和认真对待。国家一系列相关标准的出台说明了我国政府对此的重视,对此既要重视,又要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和对待,不要輕信片面的渲染和夸大。要严格控制陶瓷制品用原辅材料的放射性比活度,超标的不采用或经过一定处理达标后才能使用,对放射性元素及其相关的废渣、废水必须做到严格的相应处理,达到环保部门的要求。

5 结束语

总之,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和对待陶瓷产品的放射性,对放射性核素及其放射原理和危害要有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国家制定出相关标准和检验方法来严加控制,尽可能减少陶瓷制品中放射性核素含量。

参考文献:

[1] GB 16353- 1996,含放射性物质消费品的放射卫生防护[S] .

[2] GB 6566- 86,建筑材料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S] .

猜你喜欢

放射性应对策略
乌克兰两处放射性废物处理设施受损尚未造成放射性泄露
贵州省新型墙体材料天然放射性水平评价
不同检测时长对粉煤灰砌块放射性检测结果的影响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简述田湾核电站辐射监测系统的任务和组成
AP1000机组放射性气载流出物相关处理系统及环境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