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海洋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4-10-21郁艳伟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39期
关键词:海权全球化

郁艳伟

摘 要:海权是构建海洋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全球化给海洋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在海洋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中国的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面临着日趋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改变现状,制定新的战略思路,解决面临的海洋问题。实施新的海洋安全战略,并将其纳入新的国家战略中去,处理好与各国的海权问题和领海纠纷。

关键词:海权;全球化;海洋战略

一、中国海权

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即使在历史上海军力量非常强大的时候也从未进行过海外扩张和殖民,也没有通过夺取制海权来称霸世界。恰恰相反,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多次从海上入侵中国,海权的丧失给中国人民留下来惨痛的记忆。现在,中国仍然是一个海洋权益遭到侵犯的国家,来自海上的安全威胁依然有增无减。中国之所以要追求海权,完全是为了有效维护我国合法的海洋权益,缓解海上军事压力。与此同时,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各国把目光投向了海洋,能否控制和利用好海洋,将决定未来一个国家的兴衰和在世界的地位。所有这些就决定了中国的海权是不同于西方的新型海权。海权是指濒海国家通过运用各种力量,采取包括军事、外交在内的一切手段,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维护海洋权益,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为国家总体战略服务的综合能力。从近中期看,中国面临着统一祖国、收复主权岛屿的严峻任务,这既是中国政府必须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又是中国捍卫国家海权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统一台湾及周围属于中国主权岛屿的问题上,中国扩大海军的意义无论怎么估计都不会过高。在主权范围内来说,中国海权扩展是无限的;在维护海外政治经济权利方面,中国海权及其实现力量即中国海军的扩展又是有限的。中国海军建设的目标将永远服务于中国以平等之地位独立于世界的要求。“中国永远不称霸”, 这不仅是一句口号,它更是中国政治家从世界大国兴衰成败的历史中总结出的成熟的强国经验。我们追求的是和平的海权建设。奉行和平发展的原则中国发展强大的海上力量,也许会引起把霸权国家的警觉,但我们绝对不会因为顾忌霸权国家的猜忌,而放弃建设海上强大力量的努力。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需求在于主权需求而非霸权需求,这就决定了中国海权发展的有限性,决定了中国大战略的构建不可能选择使自己成为一个全方位的远洋海权国家,中国海权发展的性质不会超出作为一个陆海复合型国家捍卫海洋主权的需求。因此,中国海权的有限发展绝不是以挑战美国的海洋霸权为归宿和目的的。

二、中国海洋安全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迄今为止,中国的国家统一进程因台湾问题久拖未决而长期受阻;与南海周边诸国存在岛屿、海域归属争端;与日本在钓鱼岛归属、东海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划界上存在争端。这些问题由于美日的强势介入,不断趋向国际化、复杂化,成为经久难消的海洋地缘热点。目前中国“陆稳海动、陆缓海紧”的周边形势即体现了我国海洋方向面临的安全挑战十分严峻。

1.美国的太平洋战略对中国海洋战略空间的压力和挑战。美日两国呈现出联手控制西太平洋的战略态势,对中国海上安全压力增大冷战结束后,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以来,《美日安保条约》的修订明显折射出两国联手控制西太平洋、压制中国的战略企图。从我国的安全环境来看,美日同盟的加强对我解决台湾问题和南海问题产生制约,同时也将使中国海权的战略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第二,美国的台湾政策尤其是对台出售军事武器和美台军事合作的不断升级,将极大增加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海权成本。美台军事关系的存在尤其是美国对台军售,构成了台湾当局“以武拒统”的重要后盾,纵容了台湾当局将台湾问题“国际化”和“亚太化”的企图。第三,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一改过去奉行的“中立”立场,转而采取“积极”介入的政策,不断推动南海问题的“国际化”,不仅增加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及争端解决的难度,同时也破坏了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地区环境。

2.中日钓鱼岛和东海海洋划界争端加剧。

第一,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形势日趋严峻。近年来,日本不断强化对钓鱼岛的控制,阻挠中国在钓鱼岛海域的科学考察,试图在钓鱼岛问题上与美国联手对付中国,导致中日关系持续紧张。第二,中日东海海洋划界争端加剧。近年来,中日两国围绕东海的石油天然气开采问题纠纷不断,导致中日两国摩擦不断加剧,并和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一起成为中日关系中的敏感问题。

3.南海主权争端日趋复杂。

当前,南海主权争端问题日趋复杂化,并使中国的南海海洋主权与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南沙群岛岛礁多数被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占据;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主权与资源争端时有发生,冷战结束后尤其是1995 年以来,南海周边的东南亚相关国家与中国围绕南海主权和资源的争端频繁发生;南海周边国家不断扩充军备,并加强合作;菲律宾在南沙问题上异常活跃,不断叫嚣要把南沙问题提交国际法庭,以积极推动南海问题的国际化。

三、国际环境下的应对措施

1、妥善处理中美关系中的海权问题

首先,要从中国国家大战略的多重需求角度冷静认识中美关系中的海权问题,并力求尽可能地规避与美国的海权冲突。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需求在于主权需求而非霸权需求,这就决定了中国海权发展的有限性,决定了中国大战略的构建不可能选择使自己成为一个全方位的远洋海权国家,中国海权发展的性质不会超出作为一个陆海复合型国家捍卫海洋主权的需求。因此,中国海权的有限发展绝不是以挑战美国的海洋霸权为归宿和目的,中国所面临的来自陆地和海洋的多方向的多样性的安全压力决定了中国海权的有限性及其满足主权需求的性质。

其次,中國的地缘政治环境使得中国不可能发展全球性的海权,并对美国的全球海洋霸权构成威胁。中国是典型的陆海复合型国家,其地缘政治特点,决定了它们必须努力在海陆两个方面的发展保持一定平衡。但要注意对海权方面进行一定的倾斜,以应对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南中国海问题等几个棘手的问题,但陆地边界的安全问题始终是中国安全战略中的重心所在。

再次,要进一步加强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增加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在安全上的相互信任,规避或减少冲突。中美双方不仅需要正确认识彼此的海权性质及其发展,并力求规避冲突,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领域建立和加强海洋安全磋商机制,以减少相互之间因误解和误判而引发武装冲突或战争的危险,减少发生突然性冲突的可能。

最后,在中美关系的战略互动过程中,双方应加强对彼此战略关切的认识。中国方面而言,不宜夸大和渲染中国海权与美国海权之间的矛盾,同时需要向美国表明中国的立场并力争获取美国的理解;在美国方面则应该对中国面临的海洋权益危机及其解决此类危机所需要的海权发展予以理解,进而使双方都能够在认识到彼此海权性质不同的基础上,在主观上规避双方的海权冲突。对此,美国尤其应该意识到,在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和南海问题上,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的意志是不容置疑的,但中国并非要挑战美国的海洋霸权,更没有将美国驱逐出亚太地区的意图。

2、加强对中日关系中的海洋权益的应对

中国需要从战略高度认识中日海洋权益争端,急需成立由国家高层领导负责的跨部门的专门机构,对中日海洋权益争端进行战略应对。鉴于钓鱼岛问题、东海大陆架争端等问题的日趋严峻,中国应该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中日海洋权益争端。对钓鱼岛问题进行适度但不示弱的反应,中国可考虑发表关于钓鱼岛问题的政府性文件,全面阐述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目前,日本在中日海洋权益争端中战略图谋和行为表现日趋激进,并不断挑起事端,对此,中国应在审慎研究的基础上,做出适度但不示弱的反应,尤其是在钓鱼岛问题上,坚决的态度立场是首要的。加强对解决中日东海海洋划界争端的法律研究,对于中日东海大陆架争端,目前中国掌握着较大的主动权,但应该做好日方可能将该问题提交国际法院的思想准备,全面加强对中日东海大陆架争端的法律研究。继续进行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一理性原则为指导的和平努力,探索和平解决中日海洋权益争端的新途径。

3、 妥善处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

在南海问题上,实现捍卫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而又不危害中国与东盟战略关系的持续稳定发展,构成了中国处理南海海洋权益争端的两难困境。因此,中国必须妥善处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确立处理南海问题的新理念,探索处理南海问题的新途径、新办法。

在已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为原则的南海问题的解决方式;坚持“双边协商”的具体策略,探索“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新途径,力避南海问题的国际化;保持与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沟通,确保东盟不致形成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不利的一致立场;客观认识区外力量向南海地区的渗透,并积极寻求应对之策;将海南确立为我国开发南海油气资源,维护我国南海权益的战略基地。

不得不说的是,既然美国已重返亚洲,中国在处理周边事务时要尽量避免与美国直接对抗,努力争取美国中立。同时要努力提升国家海上力量,捍卫国家海洋利益。

虽然中国也在积极的应对多变的国际海洋形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由于海权意识起步晚,仍旧达不到海洋强国的要求,这就迫切的需要我国必须努力提升国家海上力量,做好海上自卫反击战的准备。中国不会挑衅别的国家,但也不怕战争,在遭到别国挑衅而忍无可忍时,也应坚决反击,以武力维护国家主权和核心利益。并且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要求下,相信我国可以从容的处理周边关系,使中国海洋周边环境走向和谐与安宁。

参考文献:

[1] 张文木《论中国海权》

[2] 刘中民《国际海洋形势变革背景下的中国海洋安全战略》,国际观察,2011年第3期

[3] 苏云天《俄罗斯国家海洋政策》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2 年第4期

[4] 高子川《试析 21 世纪初中国海洋安全》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3期

[5] 刘利华《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海洋战略构建》硕士论文

[6] 胡德坤《中立美國,构建中国海洋周边的睦邻关系》现代国际关系,2012年第8期

[7] 纪爱云《21世纪中国海洋战略的构建》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8] 干焱平《海洋与中国未来概论》.北京海洋出版社,2001年

猜你喜欢

海权全球化
马汉海权论在我国百年翻译史初探
中国需要确立自己的海权意识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新海权时代
海洋法的特性演变与中国的海洋权益
海洋法的特性演变与中国的海洋权益
太平洋海权角逐的传统与现实
全球化遇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