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书画的笔墨

2014-10-21杨月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39期
关键词:唐寅笔墨中国画

杨月

1、引言

“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多么生动的视觉印象图画,简直使人如同身临其境!再看谱号——标题:《拜新月》。博学多识的艺术翻开了它的另一面:这是心的艺术,由千百年精明的观赏素养所造就的感觉细腻而灵敏的灵魂的艺术。不过,这种精明的观赏素养本身,在这种普遍的物我紧密交融,自然与人打成一片的境界面前,似乎也變得不太重要了。它变成了对朴素的艺术感知世界方式的理性思考。学术和修养都成了第二位的因素。贵族情调变成了高尚的情操,而这种情操则不是在道家和儒家的温床里养成的。

2、中国画艺术

中国画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绘画本身那么简单。可以说,研究中国绘画的人所做的学问,触及的是中国画的本质和核心,体会的是中华文明的博大精神。所以说,历史上像涅陀希文这样了解中国绘画的外国人并不多。我想,主要原因还在于,要理解中国绘画的“表现”手法,对于以“再现”手法引以为自豪的西方人来说,多少也有点难度。但是可以肯定的说,中国绘画有着西方绘画不可比拟的独特之处,正是这些长处,让中国绘画在世界画坛独树一帜,占有一席之地。让人记忆犹新的是,过去很多苏联艺术家对中国艺术的评价,总是发出“那惊人的中国画”,“那伟大的中国画”之类的赞叹,苏联艺术科学院通讯院院士B.H.彼得洛夫教授曾惊叹:“喜马拉雅山般宏伟的中国画。”并说“中国画是哲学,是诗歌,是寓意的顶峰。”推崇之高,实在是无以复加。可以说,但凡有相当造诣的艺术家,无不对中国艺术刮目相待。近代世界公认的大艺术家,无过于毕加索了,当年他一见张大千便说:“我最不懂的,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跑到巴黎来学艺术。…在这个世界上,谈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为日本。日本的艺术又源自你们中国;第三是非洲人有艺术。除此之外,白种人根本无艺术,不懂艺术”。毕加索还用毛笔学中国画,其中仿齐白石的画就有五册,每册三四十幅。他说:“中国画真神奇……连中国的字,都是艺术。”要知道,西方艺术大家对中国画的溢美之词还有很多,但这些就足以使我们对中国画的历史地位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判断。

3.唐寅书法艺术

中国书法具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丰富的人文内涵、内含的意义、微小而富有变化的图像系统。对于书法的掌握,诗书画的有机结合。唐寅的书法艺术就很有趣味;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而且诗文、书法的造诣也很深,在诗书画有机结合方面也作出了新的贡献。其结合方法:一是书风与画风的一致与和谐,书法的意趣与绘画情趣极为相近,两者都强调人格与真情的再现。唐寅的书法渊源于赵孟頫和李北海,用笔秀润缜密,刚柔结合,意态端庄潇洒,近似“院体”的山水画风,但又在规整中具清润之姿。二是将书法用笔之法运用于绘画,这在唐寅传世绘画作品中较为明显。此外,诗与画的和谐一致,也是唐寅画的又一特色。比如,唐寅的诗文,豪放不羁,戏语中寓忧思;他的绘画也和诗一样,纵横中见深沉,戏笔中寓思想。其三,诗情与画意的紧密结合。唐寅绘画中的题诗和情感,紧扣画的主题和意境,以阐发或充实画面的内涵思想。作品通过象征、寓意、拟人化等手法或意境的创造,形象地表达出诗意,这种诗与画的完美结合,也是唐寅画的一大特点。

4.中国画与书法之魂——笔墨

笔墨所体现的艺术精神,指的是什么呢?中国画非常讲究笔墨,评论一幅画要看笔墨功夫。一般认为笔墨大胆、雄健、流畅、自然,给人一种力的感觉,是好的。反之就是不好的。中国画讲究笔墨,其作用和目的都是为了“传神”——把对象的形和神都表现出来。中国画既提倡有笔有墨,又要求“画无笔迹”,就是说一幅画,首先是使它的整个形象感动读者,而不是一眼看去仅仅是笔墨而忘记画的是什么内容。比如我们看唐寅的山水画,刚看时,哪里去管它什么笔墨呢?我们看到的首先是真实生动,山势雄峻大自然,这样才是真正的好笔墨呢。

历代艺术大师无不重视把握住笔墨语言这一中国画的要素。笔墨及其结构包括多种空白是抽象的思想感情和画家风格特性的形象载体。因而强调笔法笔意、笔墨内涵是提高笔墨质量的关键。在中国画优秀的传统里,一笔下去既是再现又是表现,既是造型又有独立的形式美。中国画的历史传统始终紧紧地把握着笔墨的这一具体而又抽象的审美内容,追求者“理趣意韵”之美——其本质精神是超越于真实客观地描摹物象的认识水平的。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中国哲学、文学、历史赋予作为“文中之文”的中国画艺术非凡的审美理想追求。对从事中国画教学和中国画创作的人来说,重视中国画艺术传统中的笔墨语言——同时更要重视强化笔墨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强化整体性地深入理解和领悟生成笔墨文化中的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与悠久的历史。

5.结束语

我相信,让绘画作品自己说话是最有效的方法。从今天看来,当我们顺着外国艺术家的眼光,也可以从一个新角度,新视野,去理解作为民族艺术根基的文化的作用——文化既是土壤,又是阳光和雨露;其实,文化就存在于我们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常识中。常识尽管看似普通却很重要,因为对于学习而言,常识往往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会有更加明确的目的——即有选择地把“常识”运用于学习和艺术实践。从中国传统绘画悠久的历史,到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的地位独特;从评论一幅画的笔墨功夫,到中国画特殊的散点透视法,还有画面丰富而又“空灵”的留白;从工笔画和写意画,到谢赫的画论杰作《六法论》;从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到如何理解中国画的博大精深等等。我们可以说很多很多。一般来说,认清西方绘画之所无,大致可折射出中国画的精髓所在。在这里,我们必须强调的,还是中国画的笔墨,因为正是她的作用,才使得中国画具有了独步世界艺坛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阿尔巴托夫·罗斯托佛采夫.美术史大选[M]. 北京: 人民美术出社,1982.

[2] 陈传席.唐寅[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3] 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 天津: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4] 陈连琦.中国画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唐寅[M]. 北京:中国书店,2011.

[5] 令狐彪.中国古代山水画原图[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6] 刘玉山.中国古代花鸟画原图[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7] 王伯敏.中国绘画史[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唐寅笔墨中国画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装疯卖傻的唐寅
唐寅: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书画名人汇
唐寅绘画专题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