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化问题设计的实践研究
2014-10-21徐勇迪
徐勇迪
摘 要:如何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个问题一直要求语文老师做出自己的回答,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课堂上问题设计与优化。 通过对课堂问题的优化的实践研究,善设问题,巧设问题,将问题整合到教学过程中,扣住教材,贴近学生,融入生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优化问题设计;实践研究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课堂上教师问题的提出。我国的教育家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孔子的教学是“循循然善诱人”。叶圣陶先生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而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形,纯熟之功弥深。”
优化课堂提问,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更是教育科研、课程改革的需要。如何设计语文课堂提问,使其更好地服务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呢?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中学语文课堂问题设计必须依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让学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交流,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优化问题设计,遵循培养以“语感”为核心的语文素养原则。
新课程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王尚文老先生的“语感中心说”是这样讲的:“语文学科的目标就是通过语言教学培养怎么说话,即培养学生如何看待存在于语言中的世界和存活在语言中的每一个活生生的人,最终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如何获得个体生命的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诚然也有与人的心灵关系较远的关于语言和语文的纯知识,纯技术的部分,但这只是语文教学的极其粗浅和狭小的层面,绝非语文教学的主体。”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感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语文教学要体现语文性就应该以“语感”为中心设计课堂教学。
《雷雨(节选)》是高中语文教材中戏剧部分的经典篇目,文中周朴园与鲁侍萍三十年后意外相逢的对话极其精彩。几乎每次上到这一课时,学生都会提出“周朴园对鲁侍萍到底有没有感情?”不仅如此,学生们还常常会为这一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以下两个过渡、铺垫性的问题:
1、周朴园为什么要使家居环境保持当年鲁侍萍在他家为他生了儿子时的原状?
2、周朴园是怎样对待少女时的鲁侍萍、未婚却为他生了儿子的鲁侍萍以及眼前的鲁侍萍的?
同时,为了能使学生的课堂讨论能够顺利进行,我们又制作了用PPT呈现的作品中与这两个问题有关的内容及作者自己关于周朴园对鲁侍萍有没有感情的话。有了这样的铺垫和材料准备,不但课堂讨论开展得很顺利,而且学生的发言还非常精彩,收到了理想的 效果。在此基础上,为了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我们又设计了两个追加性的问题:
3、怎样看待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
4、对周朴园给鲁侍萍开了“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是怎么看的?
對第4个问题,学生往往很轻易地就认定周朴园是想用钱来赎罪,来求得内心的安慰。为了纠正学生的这一认识,我们又制作了用PPT呈现的作品第一幕开头鲁贵的一句话:“跑他妈的八百里外,女学堂里当老妈,为着一月八块钱,两年才回一趟家。”并引导学生算了账:当时的五千块钱相当于鲁侍萍多少年的工资?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准备了用PPT呈现的如下内容:第四幕开始时,周朴园嘱咐账房给济南“一个姓鲁的”汇一笔钱;第四幕结束前,周朴园又提到那笔钱,数额是两万块。通过这样的层层铺垫,诵读比较,学生们对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有了比较合理而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作为一个典型的文学形象,周朴园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二、优化问题设计,尽可能体现明确的、单一的目标。
语文课不像其它课,知识点非常明确、清晰。语文课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这就给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制定带来困难。新课程明确指出语文课的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教师,在上课前必须根据单元要求和学生实际制定出三维目标。并且目标必须要明确,应该说所制定的目标越具体,越明确越好。对这一点,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理解是:要是学生学有所“得”,教学目的一定要明确,要单一。每篇课文可给学生的东西很多,从字、词、句、篇到语、修、逻、文,从思想内容到写作技巧,教师如果就自己钻研所得一古脑儿倒给学生,学生反会迷迷糊糊,不得要领。要做到教学目的单一,须正确处理“得”与“失”的关系。为让学生真正在知识与能力上有所“得”,教师要舍得割爱,舍得摒弃与教学目的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
比如教学《礼拜二午睡时刻》,根据教材的编排和文本的实际等,当引导学生理解“节制情感抒发的方法”。关于“节制”,教师在阅读《礼拜二午睡时刻》时,需要弄清楚:(1)哪些人的情感抒发被节制了?(2)情感抒发被节制的原因是什么?(3)情感抒发的“节制”,是怎么进行的?(4)情感抒发节制有哪些价值?
教师阅读文本的同时,还应考虑学生阅读文本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从我们的教学经验和学生阅读的心理看,小说冗长的景物描写,单调而无始无终的故事情节,各类人物的情感态度与主题的表达,标题“礼拜二午睡时刻”的意义,母亲儿子“小偷”身份不确定性的作用,文中未出场人物“小偷”有名字而其他人物却无名无姓,精确的时间和模糊的时间,有限视角下的作家情感等都可能成为学生阅读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属于学生阅读时直接产生的疑问,有些则属于学生忽略或因能力所限未曾发现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学生的阅读热情和文本阅读教学的价值。而这一切问题,皆与“情感”有关系。
教学《礼拜二午睡时刻》的中心内容是“节制情感抒发的方法”,那么我们便可以用“情感” 来设计问题,使构成课堂教学内容:
(1)小说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情感?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母亲的情感的?
(3)用节制的方法来表现母亲的情感,和直接表现母亲的情感相比,具有哪些优点(缺点)?
这三个问题,是紧扣目标和文本内容来设计的,需要学生通过文本的阅读作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且有利于课后训练的完成。由此而言,这些问题是有意义的。但总觉得问题不够有意思,有强迫学生探究之嫌。如果我们换个角度设计,也许情况要好一些:
(1)礼拜二午睡时刻,发生了什么事情?(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和对信息的筛选、概括、综合能力)
(2)故事里的母亲很镇定,而神父却很“不安”,按理说“不安”的应该是母亲(儿子是“小偷”),这是为什么?(运用矛盾法,吸引学生对文本内容作研究)
(3)镇静自若的母亲,面对神父的话语、打量,会想些什么呢?作者选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本可以写母亲的心理却又为什么不写?(需要学生作合理的想象,引导学生探究文字背后的内容)
(4)这种交由人物之口去述说、由情节的发展去显露人物情感的方法,叫“情感抒发的节制”(大致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含蓄表达”)。除了人物自身的表现,你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母亲的情感?(节制方法多样性的研讨)
(5)通常,文章都是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通过对文章的研读,你知道作者想说些什么了吗?(因为不明作者想说什么,学生觉得这文章没有什么可学。通过文本的研读,从作者对人物的关注,对环境的描写,对情节的安排等方面,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作者寓含其中的思想情感。设计此题,意在将这种认识理性化,进而明白作家的创作意图。而这一点,经常被我们所忽略)
理想状态的问题,应能创设出一种使学生产生疑问并迫切希望得到答案的求知心境,能够激发学生思索、探究并发表个性化意见的问题,且能形成一个由浅入深的将问题进行到底的序列。
三、优化问题设计, 形成互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必须是互动的,这互动不仅是双边要互动,而且是多边、多角度,多层面的互动。《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的课堂教学要关注师生的对话。这个对话不是向学生灌输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传授应当如何写作的套路,等等,而是启发,引导学生和“他者”对话。
如果我们设计的问题只是唯一明确的答案,学生只有答到老师手头上的那个答案才正确,那么问题也就没有意义了,因为它不能达到上面所讲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最终目的。所以我们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要主动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即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各抒已见,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民主的环境,提供自主条件,既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逗”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能“仰而弥坚”,越坚,钻得越起劲;“钻而弥深”,越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
如梳理《祝福》的情节祥林嫂改嫁后夫死子殇再回鲁镇时,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这时人们不应该再叫她祥林嫂了,应该叫她贺嫂呀?学生的这个问题是新旧思想的一种冲撞,而这种冲撞恰恰反映了祥林嫂悲剧的实质。顺着这一学生的思路,进行了延伸与拓展,趁势问到:“祥林嫂改嫁后,为何人们不称呼她贺嫂或贺六嫂呢?是人们叫顺口了一时改不过来,还是当地的风俗习惯如此呢?”学生们展开了讨论,并明白了这样的称呼正是当时“好女不嫁二夫”观念的体现,反映了人们对改嫁妇女的鄙视奚落,这也正体现了作家“细微平常处见世界”的风格。
在上《记念刘和珍君》这课时,有学生一开始就发难“根据课文刘和珍是一个女的,而一般君都用来称呼男性的,这里鲁迅违规了!”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是强行按自己的思路继续按部就班地讲授,还是理智地掉转了“船头”。通过互动,学生明白了“君”字是对人的尊称。在此基础上,又紧紧抓住契机,改变了备课时的教学思路,追问,“刘和珍是怎样一个人,为何值得鲁迅先生尊称她为君呢?我们一起去顺着鲁迅的笔迹去作一番探究!” 结果学生马上对这篇让他们有些望而生畏的文章有了兴趣。
民主的课堂经常会出现学生提出问题的现象,那是由于他们在学习中产生了新旧经验间的矛盾冲突,这反映出学生正在积极思考。尤其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互动对话后提出的问题更反映出其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习状态。这时产生的问题往往更具动态性、深刻性和创新性,是弥足珍贵的课堂动态资源。因此,我们对学生在课前、课后产生的问题进行梳理,确定新的教学任务外,还需要教师捕捉学生经过自主学习而感觉困难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进一步挖掘,生成新的教学过程。
四、优化问题设计,具有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堂的生动与否,很大程度上是由问题的趣味性激发引起的。学生就像一池春水,教师的提问便是投石激水,一个趣味性的问题就能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实际效果,一些灵感火花便是在这样的提问中产生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题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与成功。语文教學的趣味性,能把学生带入艺术佳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注意力保持稳定和持久。
如引导学生学习《祝福》时,有意撇开小说人物、环境、情节的传统分析,而设置了一系列递加式的“一二三四五问题”,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品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一二三四五问题”是指从小说中提炼出来的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个日子、两次微笑、三样眼神、四场飞雪、五张帐单”等诸多小问题的总称。
比如, 指导学生学习《逍遥游》,在学生通过课后注释自读初步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利用“三笑”入手,设计问题,①文中出现了几个“笑”字?各笑什么?②三“笑”,是谁笑谁呢?作者赞成还是反对呢?引导学生理解了《逍遥游》的写作意图。
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即“曲径通幽”的方式提出,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找住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的联系的问题。这样就会产生“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使课堂从始至终都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
爱因斯坦提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李政道也说:“最重要的是要提出问题,否则将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过程中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善设问题,巧设问题,将问题整合到教学过程中,扣住教材,贴近学生,融入生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荣生等《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
[2] 王荣生《关于“语文教学内容”问题的思考》,《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9期。
[3] 《语文学习》2012年第6期:基于阅读教学效益的备课“五定”应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