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之我见
2014-10-21肖祖鹏
肖祖鹏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公路桥梁混凝土的施工经验,对公路桥梁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公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
1 公路桥梁中混凝土质量的内在的施工要求
1.1 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平均强度及其标准差的关系
混凝土标号是根据混凝土标准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1.645倍标准值确定的。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确定均有95%的保证率,低于该标准值的概率不大于5%,充分保证了公路桥梁物的安全。
1.2 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上抗压强度与混凝上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对,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上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上。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上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但砂的质量对混凝上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上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混凝土强度只有在适当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才能保证正常发展,应按施工规范规定的条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冬季要保温防冻害,夏季要防暴晒脱水。
2 公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措施探讨
2.1 公路桥梁整体强度控制的技术
在公路桥梁混凝土施工中,公路桥梁整体强度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公路桥梁工程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检验标准的根本保障。公路桥梁混凝土施工中,技术人员一定要根据国家及地区相关工程质量标准的要求,通过实验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按普通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能试验方法等一系列的标准来进行试验、试配,从而达到满足设计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的目的。在施工配料中如果出现漏配、少配或者错配的现象发生混凝土将不允许进仓。在混凝土的实际生产过程当中,砂石的含水率可能会与设计的配合比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混凝土拌制前还应该先对砂、石含水率进行测定,并根据实际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符合要求的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同时,在混凝土现场施工环节,技术人员还要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与强度检验,一旦发现水泥、砂、石的配级难以达到标准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制定调整方案,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确保对于公路桥梁整体强度的控制。
2.2 裂缝防治技术
2.2.1 严格控制施工材料和配比质量。选材及混凝土配比设计根据公路桥梁工程结构的不同。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等级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尽量避免使用高强度的水泥。要注意工程所采用的必须是质量合格的砂、石等原材料,并需要按照技术的规范要求,进行合理地掺合以及添加工程需要的外加剂。需要正确的运用混凝土补偿收缩的技术。当采用膨胀剂的时候,要注意考虑到不同的膨胀效果和不同的品种和掺料.要通过具体的试验来确定材料的最佳配置。
2.2.2 实施温控防裂措施。比如,改善骨料的级配,采用一些干硬性的混凝土掺混合料,在混凝土配比过程中加人引气剂或是塑化剂等,减少混凝土当中水泥的用量;混凝土在搅拌的时候的冷却可以添加水,这样能有效的降低混凝土浇筑的温度;在炎热的天气下要是浇筑混凝土,尤其是浇注是大体积的混凝土之时要尽量的降低浇筑厚度,尽最将这个度控制在500毫米内,便干表面的散热。进行第二层浇筑的时候,需要在第一段的混凝土未发生初凝之前来完成;要根据混凝土浇注面积进行上、下、中各个部分的測温.定时的测定内外温度,还要通过调整和养护的方式降温差。合理的设定拆模时间,要避免混凝土的表面发生一些急剧温度的梯度。必须加强保温的养护措施,混凝土在浇注后要先搜盖一层塑料的薄膜,另外,应尽量避免在大雨中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
2.3 公路桥梁混凝土的灌注施工工艺
混凝上灌注之前必须仔细检查模板的加固、钢筋的间距、预埋构件的位置等,还要检查靠混凝土面是否清洁润滑,以及模板的紧密程度。灌筑方法可分为一次浇筑和分层浇筑两种。混凝上的灌筑方法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密实度和稳定性。这对混凝士的质量关系极大,因此必须根据混凝土拌制能力,运距距离以及灌注速度,环境气温,振捣能力等因素,认真制定混凝土的灌注工艺。
2.3.1 当构建混凝土厚度较大时,为确保混凝土能够振捣密实,就应采用分层浇筑法。分层浇筑厚度与混凝土的稠度及振捣方式有关。
2.3.2 中小跨径的T型梁一股均采用水平分层浇筑,对于梁体较高的人跨径梁,如果混凝土供应跟不上水平分层浇筑的进度时,可采用斜层浇筑方式,可由梁一端浇向另一端。
2.3.3 空心板梁,一般先浇筑底板,再立芯膜,绑扎焊接顶面钢筋。然后灌注肋板和面板的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规定要求后,即可抽卸芯模。
2.3.4 分层浇筑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次层,捣固这一层时,要将插入式振动棒伸入前层混凝土lOcm左右,确保混凝土层与层紧密结合,减少施工缝。上下两层灌筑时间不能超过1h或1.5h,也可以通过试验确定允许的间隔时间。
2.3.5 如果浇筑次层混凝土之前,前层混凝土已经初凝,待混凝土强度大于2.5MPa后,对结合缝进行处理,然后再灌筑次层混凝土。
2.3.6 新老混凝士结合缝处理应注意以下事项:
应凿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和较弱层,将接缝面凿毛,用水洗干净。浇筑前,接缝应先刷一层净水泥净浆,如果是水平接缝,可以在接缝面上浇筑一层与混凝土强度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1~2cm厚的水泥砂浆,再浇筑混凝土。斜面接缝应将斜面凿毛呈台阶状。重要部位接缝或地震区的构造物灌筑前应加锚固钢筋。接缝处振捣时振捣器应离开先浇混凝土表面5~lOcm。
2.4 混凝土的养护
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把它的表面用工具尽量压平,然后在它的表面洒水,均匀的洒水完成后,再在它的表面覆盖上塑料的薄膜,最后再在它的上面覆盖保温材料。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这样盖上几层就可以了,要根据时间,气温的变化适当的对覆盖物进行增减。中午温度较高时要揭开保温材料进行散热,晚上气温较低时,要紧紧的覆盖保温材料进行保温。最底层的塑料布下方可以实现架设软管,根据不同的时间,问题条件对结构进行补水。当整个大体积混凝土不在沁水之后,就要开始进行搓压,以免在初凝的时候表面起粉收缩。对于不能覆盖到的底板部位,可以采用特殊方式进行尽可能的覆盖。浇筑完成的12小时之内,应当禁止对结构进行踩踏。
3 结束语
加强公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控制,有助于提升城市道路建设工程质量,保证整个交通运输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既可以更好的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保障施工单位的利益,又可以很大程度的推进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区域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合作,为实现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在此过程中,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相关的部门要通力合作,严格施工规范,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