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探讨

2014-10-21郭爱富王建伟

建筑遗产 2014年7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创新

郭爱富 王建伟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多,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创新的必然性、原则和方案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关键。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特征有:一是施工项目管理具有时间控制性;二是施工项目管理者是建筑施工企业;三是施工项目管理内容随着阶段及要求发生变化;四是施工项目管理要求强化组织协调工作。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下三点:

1.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但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而且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2. 合同管理不规范。由于我国建筑市场不成熟,即使制定的合同条件存在“不平等条款”,施工企业也会接受。而企业为了盈利,往往会影响工程质量,合同违约现象严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为了需要,临时随意修改合同条款,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的市场秩序。缺少合同的规范管理,使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增加了企业的法律风险。

1.3. 工程监理面窄,且素质低。工程监理人员素质较低,经验匮乏,合同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承包商往往将工程监理当作质检员,限制了工程监理在控制工程质量中的作用。工程监理的范围狭隘,监理应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始终,并且根据其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从而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但目前工程监理仅限于施工阶段,工程监理市场不规范,施工单位随意压价。工程监理为了能够得项目而勉强接受,抑制了工程监理的积极性。不但难以起到工程监理应有的作用,也使监理市场十分混乱,限制了监理事业的发展。

2、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必然性

首先,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纵观历史,大量事实说明,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创新、改革、发展已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战略。企业如果没有管理、资本、机制、体制、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就无法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也就意味着其市场份额将减小并逐步被市场淘汰。这些因素迫切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项目施工的创新。其次,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标承包制下被推向市场,人们的思想观念、经营意识逐步转变,市场观念、竞争意识逐步形成,清除了人们长期形成的“等、靠、要”思想。建筑施工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情况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这就要求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再次,创新是先进的管理科学理论的要求。管理科学是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把这些模型通过计算机应用于实际管理,降低不确定性,以便使投入的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就是要求我们将管理科学理论及时运用于项目施工管理和企业管理中,将管理科学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竟争力。最后,创新是建筑市场自身发展的要求。

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原则

3.1. 创新要适应市场的需要

市场是动态的、变化的,只有适应市场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获得效益。这里的效益是指在工程项目施工中为社会创造的效益和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是企业占有已有市场,开拓潜在市场的关键。如果所施工的工程质量不好,进度拖后,那么社会形象欠佳,获得市场就困难。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就增强了企业开拓、占有市场的能力,这两者缺一不可。项目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与业主签订的合同项目规定的范围。从市场的角度,我们应把项目延伸到市场,即从市场中得到项目。在市场中执行项目,在项目的执行中增强竞争力,然后参与新一轮的市场竞争。所以,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从广义上使项目的内涵前后延伸。可令其更好地建设好项目,处理好企业与项目的关系,增强适应能力。

3.2. 创新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对管理模式的要求也不同。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生产力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有效结合,才能发挥潜在的生产力。在市场经济时期,劳动对象要靠市场竞争才能获得,如果在竞争中失败,得不到劳动对象,生产力诸要素就不能组合。潜在的生产力就不能发挥和转化,就意味着被市场淘汰,这是十分残酷的现实。劳动者是生产力三要素的灵魂,是获得劳动对象,掌握、使用劳动工具的主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4、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途径

4.1. 观念创新

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的关键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提高经费的投入,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凝聚,切实加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即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要深刻认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建筑施工企业应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并将创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方案,并不是要固定某一种模式,而是要不断寻求符合实际的模式并不断创新完善。创新方案要具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在要求,要根据时代要求和遵循创新原则去提出创新方案。

5、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项目部作为企业的派出机构是企業的分公司,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体现着企业的实力,是企业的缩影,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泉,是企业在市场的触点。因此,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运作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唯有创新才能使生命之树常青。

郭爱富 王建伟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多,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創新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创新的必然性、原则和方案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关键。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特征有:一是施工项目管理具有时间控制性;二是施工项目管理者是建筑施工企业;三是施工项目管理内容随着阶段及要求发生变化;四是施工项目管理要求强化组织协调工作。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下三点:

1.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但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而且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2. 合同管理不规范。由于我国建筑市场不成熟,即使制定的合同条件存在“不平等条款”,施工企业也会接受。而企业为了盈利,往往会影响工程质量,合同违约现象严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为了需要,临时随意修改合同条款,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的市场秩序。缺少合同的规范管理,使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增加了企业的法律风险。

1.3. 工程监理面窄,且素质低。工程监理人员素质较低,经验匮乏,合同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承包商往往将工程监理当作质检员,限制了工程监理在控制工程质量中的作用。工程监理的范围狭隘,监理应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始终,并且根据其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从而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但目前工程监理仅限于施工阶段,工程监理市场不规范,施工单位随意压价。工程监理为了能够得项目而勉强接受,抑制了工程监理的积极性。不但难以起到工程监理应有的作用,也使监理市场十分混乱,限制了监理事业的发展。

2、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必然性

首先,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纵观历史,大量事实说明,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创新、改革、发展已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战略。企业如果没有管理、资本、机制、体制、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就无法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也就意味着其市场份额将减小并逐步被市场淘汰。这些因素迫切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项目施工的创新。其次,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标承包制下被推向市场,人们的思想观念、经营意识逐步转变,市场观念、竞争意识逐步形成,清除了人们长期形成的“等、靠、要”思想。建筑施工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情况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这就要求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再次,创新是先进的管理科学理论的要求。管理科学是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把这些模型通过计算机应用于实际管理,降低不确定性,以便使投入的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就是要求我们将管理科学理论及时运用于项目施工管理和企业管理中,将管理科学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竟争力。最后,创新是建筑市场自身发展的要求。

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原则

3.1. 创新要适应市场的需要

市场是动态的、变化的,只有适应市场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获得效益。这里的效益是指在工程项目施工中为社会创造的效益和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是企业占有已有市场,开拓潜在市场的关键。如果所施工的工程质量不好,进度拖后,那么社会形象欠佳,获得市场就困难。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就增强了企业开拓、占有市场的能力,这两者缺一不可。项目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与业主签订的合同项目规定的范围。从市场的角度,我们应把项目延伸到市场,即从市场中得到项目。在市场中执行项目,在项目的执行中增强竞争力,然后参与新一轮的市场竞争。所以,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从广义上使项目的内涵前后延伸。可令其更好地建设好项目,处理好企业与项目的关系,增强适应能力。

3.2. 创新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对管理模式的要求也不同。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生产力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有效结合,才能发挥潜在的生产力。在市场经济时期,劳动对象要靠市场竞争才能获得,如果在竞争中失败,得不到劳动对象,生产力诸要素就不能组合。潜在的生产力就不能发挥和转化,就意味着被市场淘汰,这是十分残酷的现实。劳动者是生产力三要素的灵魂,是获得劳动对象,掌握、使用劳动工具的主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4、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途径

4.1. 观念创新

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的关键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提高经费的投入,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凝聚,切实加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即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要深刻认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建筑施工企业应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并将创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方案,并不是要固定某一种模式,而是要不断寻求符合实际的模式并不断创新完善。创新方案要具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在要求,要根据时代要求和遵循创新原则去提出创新方案。

4.2. 组织机构创新

建筑施工企业走过了几十年的历史,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为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历史原因,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应把项目定义为合同签订后,将合同明确的范围作为项目,然后对此项目进行管理。笔者认为有必要把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容进行空间、主体延伸,从市场跟踪、投标竞争、合同签订、履约、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过程出发,通过对项目全过程的有效管理来建立健全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即将项目部作为企业的分公司进行定位和设立。

4.3. 机制创新

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方案确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母、分公司的体制,并相应建立起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方案基本具备了,但这一方案的有效运行还要有创新的机制,方能使这一创新方案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机制创新就是使项目部分公司不断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牢牢占有已有的市场,不断开拓和占有潜在的市场。企业竞争力具体体现在企业的实力和企业对市场机遇的判断和捕捉能力,而企业的实力是来源于项目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场机遇的判断和捕捉能力则来源于项目部及时准确的信息和良好的业绩。因此,要增强企业实力,实际上就是加强项目部的建设,提高其盈利水平,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提高其市场敏感性。

4.4. 体制创新

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施工管理进行机构创新后,必须给这一机构的体制进行创新。项目的生命周期仍然是合同履约期,但项目部不再仅仅是企业的派出机构,而是把项目部变成分公司,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确立有限责任制度、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形成科学的法人管理结构。项目部分公司要认真执行合同,切实抓好质量、工期、成本的控制。同时要回避由于合同缺陷、管理不善所带来的风险,使项目部分公司形成必要的约束,即来自总公司的激励和约束。

4.5.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技术创新采用从后往前做的模式,即根据市场确定产品,根据产品确定技术和工艺,最后确定所采用的技术是自主开发、合作开发还是引进。项目施工管理只有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才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而且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才能占领相应市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技术创新还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等提供支持和保障,是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基础。

5、结语

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项目部作为企业的派出机构是企业的分公司,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体现着企业的实力,是企业的缩影,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泉,是企业在市场的触点。因此,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运作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唯有创新才能使生命之树常青。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施工创新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超薄水泥混凝十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