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室内会议扩声现场调音与声反馈抑制

2014-10-21蒋加金苏刚

电子世界 2014年12期
关键词:室内音质

蒋加金 苏刚

【摘要】分析了会议扩声要求、影响室内会议扩声的若干因素、以及室内声反馈形成的原因,并依据现场调音和工程设计、施工经验,介绍了室内扩声现场调音技巧和声反馈抑制的若干有效措施。

【关键词】室内;会议扩声;音质;现场调音;声反馈;抑制措施

引言

室内会议室在企事业、机关单位的日常工作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会议室重要组成部分的扩声系统的使用效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虽然目前会议音响系统的技术手段更加先进,但是由于室内声学环境较为复杂,加之很多会议室在装修中并没有进行相关声学处理措施,致使室内声学环境恶劣。同时很多会议室没有专业音响师,对会议现场调音不够重视,只是把音响系统打开,音响效果则完全依赖音响系统的自身。这就造成了会议室的扩声质量不高:如声音浑浊不清、经常出现由于声反馈而引起的“啸叫”,甚至系统经常因出现故障而停止工作。探究室内会议扩声现场调音与声反馈抑制的问题就是为实现室内会议室高质量安全运行的目标而寻找重要途径!

1.会议扩声要求分析

1.1 语言可懂度高

会议活动的目的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个共同的问题或出于不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交流。会议扩声系统重要任务是将会议发言人的声音放大,并通过扬声器重放出来(有时也用于音视频播放)。被电声系统放大的声音能否与发言人的自然声相一致是衡量扩声系统运行质量的重要评判标准,对于会议扩声而言“听清楚”是第一位的,否则将直接影响会议的效果。因此,会议扩声系统要有尽可能高的语言可懂度(语言传输指数STIPA),并应以此作为其设计、施工、调试、现场调音的重要指导标准。

1.2 响度合适

自然声源的声能量是有限的,其传播的范围也很小,在人数众多的会议场合要使用扩声系统提高发言者的声压级从而使观众席有合适的响度。“响度合适”首先要求会议室的声压级不能太小,不能使观众听起来吃力,但是声压级也不能过大,否则会使观众听起来很吵,直接影响观众的情绪。由于会议扩声注重语言的重要效果,使观众听起来亲切自然,而不像音乐和电影扩声那样需要较大的声压級来营造“效果声”,一般观众厅内合理的语言声压级平均值调节在65~70dB比较合适,如果观众席的背景噪声较高,可适当提高声压级。当然,系统设计时要考虑到动态上限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的“一级”或“二级”技术指标的相关规定。

1.3 系统稳定可靠

扩声系统稳定可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系统在会议工作期间必须安全运行,不能因故障使系统中断运行;二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能出现声音断续、声压不稳定、失真等音质缺陷;三是系统不能产生产由声反馈而引起的“啸叫”。这三个方面的要求都涉及到扩声系统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和现场调音技术。

1.4 声音自然度良好

会议扩声系统要具有良好的声音自然度,真实还原发言者的自然声,使其达到亲切、自然,从而提高会议效果。要求会议扩声系统具有平滑的“传输频率特性”、良好的“声场均匀度”、低的“系统噪声”和一致的“声像”。

2.影响室内会议扩声音质的若干要素

2.1 室内声场

室内会议室扩声系统是以传播语言为主的室内扩声系统的一种,室内扩声同室外扩声不同,它涉及室内声学的许多问题,如:室内各个界面对声音产生的多次反射而形成的回声和混响、环境噪声和建筑物本身的声特性等。其中决定声音清晰度的混响时间控制最为重要。作为语音扩声的会议室应选择较小的混响时间,以保持语音的清晰度;如果是综合功能的报告厅也要尽量选择较小的混响时间,当其它节目需要较高混响时,可通过电子混响实现。在通过布置吸取材料控制混响时间时,要注意对各个频段吸声尽量相同,否则会使声场传输频率特性畸变,可能引起“啸叫”或影响音质。另外,会议室内长延迟反射声、颤动回声、声聚焦、声失真、声影等声学缺陷,都会对系统音质造负面影响,需要在建声设计和声学装修时进行处理。

2.2 扬声器的布置

首先,室内扬声器的布置会影响声场的均匀度,对于较小的会议室采用“集中式”扬声器布置对声场均匀度的影响较小,对于较大的会议室若只在舞台台口采用“集中式”布置扬声器,将会使后半场的观众感到声压级较小。另外,当采用分布式或分散式布置扬声器的会议室会形成多点声源,使“声像”不一致。若将传声器布置在扬声器的声场中还极易发生声反馈而引起“啸叫”。

2.3 音响设备的设置

音响设备的正确设置直接决定扩声系统的安全运行和声音质量,如果系统调试不良,有的音响设备处于临界工作状态,当稍微有干扰时就会产生自激,从而产生声反馈;系统中的均衡器设置不当会影响系统的传输频率特性;系统中的压限器设置不当可能引起信号过压缩或不压缩;采用传声器自动化管理的系统设置不当可能会使传声器误开启等。

2.4 现场调音

对于会议扩声的现场调音一直没有像文艺演出那样被人们重视。一些人数较少的小型会议室由于系统简单、调音设备较少,只要将系统设置正确,开机运行一般问题不大,可以没有专业的音响师。对于大中型会议室,特别是一些经常举行重要的国际、国内会议的场合,音响师的现场调音水平将是系统能否安全、高质量运行的关键,因为根据不同发言者的声音特点进行合理调音和系统突发问题的正确处理是机器无法替代的。

3.室内会议扩声现场调音技巧

无论是音响师还是会议举办方对于室内会议扩声现场调音都应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一些影响很大的重要的会议,若发生扩声系统故障或“啸叫、声音断续、响度不稳、声音失真”等现场扩声问题,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不良影响。

3.1 会议前的准备

为确保会议扩声系统的高质量安全运行,在每次开会之前,都要对扩声系统进行试声。试声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系统的安全检查,检查系统各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包括有线传声器连线是否完好、无线传声器电池电量是否充足;音箱的连线、插头是否松脱;调音台各按钮、推子等是否处于正常位置;播放信息的素材是否完好等。二是系统模拟运行,根据会议流程对扩声系统进行带电试声,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使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2 现场音质控制

由于会议扩声不像文艺演出那样可以预先进行彩排,所以可能会议发言者的声音特点音响师在事先并不知道,这就要求在会议发言者发声的很短时间之内,音响师能通过听音迅速对其声音进行判别,并根据其声音特点进行合理调音。并且在会议过程不要反复进行音色调节,以免给观众造成不真实感,影响观众的情绪。对会议扩声的调音也就是对语言扩声的调音,会议扩声要求把发言者的声音放大到会议现场每个人都可以清晰的听到,因此其调音的要求应使会议发言声清晰、明亮,并降低浑浊的声音。由于语言声的基音频率为100Hz-1KHz,泛音成分可达8KHz,但其比例较小,为5%以下。所以在调音过程中对语言声中没有的频率成分应作衰减处理,通常通过调音台作如下处理:在调音台的传声器通道上将低切(LOW CUT)开关按下,切除不必要的低频成份;提高中高频-6dB,对4KHz-8KHz成分提升4dB左右;减弱8KHz以上成分,以避免出现齿音。也可通过声音激励器增加中高频率部分的谐波。

3.3 过程控制

会议扩声现场调音虽然不像文艺演出那样复杂,但对扩声过程的控制同样重要,它需要音响师有高度的责任感、丰富的调音经验和应对突发问题的应急处理经验。在会议扩声过程中音响师对各传声器对应的调音台输入通道要清楚,能根据发言者的拾音距离、讲话声音高低、音色等,利用调音台进行合理调音,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并隨时关闭不用话筒通道的音量推子,以免把不发言者的讲话声拾取到扩声系统中。要有遇见性地发现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如声反馈的发生等。

3.4 会议信息的播放

会议过程中通常需要播放国歌、进行曲、资料片等音、视频信息,音响师要根据会议安排,及时播放并且要保持良好的音质和画面质量,播放结束要及时关闭播放设备。播放必须做到不能迟播、错播、漏播,在播放前要对素材进行排序,并确保播放设备和素材完好。音响师对会议信息的安全播放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因为在重要会议场合,一旦出现错误,其后果往往很严重,如“国歌”的播放。

4.室内会议扩声声反馈的形成原因与危害

4.1 声反馈的形成原因

音响系统中的声反馈是声场中的一种物理现象,它是由于传声器拾取音源的声波经过调音台、周边设备和功放放大后,由扬声器将声波送入声场;音源的声波和谐波在声场中进行多次散乱的反射后,一部分声波又重新进入了拾音的传声器,经过调音台、周边设备和功放,再由扬声器送入声场中。其中一些频率的声波反射比较强,形成了循环放大,产生了“正反馈”,造成某一些频率声波被无数次放大叠加、逐渐积累,从而产生“啸叫”现象。声反馈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扩声环境较差,建筑声学设计不合理,使场中存在“声聚焦”等问题,从而使声场中声音信号的某些频率被加强;扬声器布局不合理,演唱者使用的传声器直接对准音箱声波辐射的方向,从而使音箱辐射的声波经传声器循环放大,形成了“正反馈”;电声设备选择不当,比如所选传声器的灵敏度太高,指向性过强;扩声系统调试不良,有的音响设备处于临界工作状态,当少有干扰时就会产生自激,从而产生声反馈。

4.2 声反馈的危害

在会议过程中出现声反馈会极大地破坏会议气氛、影响会议效果,甚至使会议无法进行,由于声反馈的存在,使整个扩声系统的传声增益和放声功率受到限制,从而使系统的音量变小,使会议效果变差。声反馈存在的更大的危害是:声反馈如果不能及时加以消除,则会使扬声器高音单元的音圈被烧毁。所以,音响师对声反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要掌握各种消除声反馈的措施,避免声反馈的发生,保证扩声现场的声音质量,同时也保护音响系统的设备不受损害。

5.室内会议扩声中声反馈抑制措施

5.1 声反馈抑制的基本原理

根据声反馈产生原因可知,其发生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相位条件ф=2Nπ(N=0、1、2…)即满足正反馈;二是振幅条件AF≥1,公式中A为系统放大倍数、F为反馈系数。因此,解决声反馈啸叫问题就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可以破坏啸叫的相位条件,也可以破坏啸叫的振幅条件,即减小增益A和反馈系数F。

5.2 声反馈抑制措施

由于会议室使用的传声器数量较多,甚至使用状态没有规律可循,尤其是在讨论式会议系统中。因此,在会议扩声现场声反馈发生的概率相对较大。根据不同类型室内会议扩声系统,通常采用的声反馈抑制措施有:(1)避免将传声器置于扬声器的辐射区内,严禁传声器正对着音箱。在音响设备布置时,将传声器布置在扬声器后面并远离扬声器的辐射区域是抑制声反馈的有效措施。(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传声器,如背景音量或环境噪音较大的环境,应选择灵敏度稍低的传声器,以及带有频率衰减的“心型”或“超心型”传声器。(3)扩声环境采用适当的吸声材料进行装修,使声场传输频率特性比较均匀,尤其在放置传声器附近的空间,应尽量加强吸声处理,以减少声反射。(4)音响系统中的音响设备必须进行统调,每种音响设备都不能处于临界工作状态,否则会出现信号不稳定或震荡现象,从而产生声反馈。(5)可以利用频率均衡器衰减啸叫频率的能量来消除啸叫,由于频率均衡器的带宽比较宽,在衰减有害的频率成分的同时也切除掉大量有用的频率成分,损坏了音质,使用这种方法对音响师的听音水平要求非常高。(6)使用反馈抑制器抑制、消除声反馈,反馈抑制器是自动消除声反馈的设备,它能自动寻找声场中的“啸叫频率”,并自动抑制它。反馈抑制器的使用能大大减轻音响师的操作负担和精神压力。(7)减少同时工作传声器的数量。系统同时使用的传声器数量越多发生声反馈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在扩声过程中对于没有使用的传声器的通道要及时关闭。对于使用数量较少的会议扩声系统,可以利用调音台人为关闭,但当传声器数量较多时人为关闭和再次开启将会非常麻烦,甚至可能出现错误操作,可以使用自动增益调音台、会议主机或媒体矩阵对传声器进行自动化管理。(8)扬声器分区域控制。对于传声器数量众多、传声器和扬声器处于同一声场,而且同时使用传声器的数量又比较多的大型会议现场,采用上述措施无法解传声增益和声反馈抑制的矛盾。这样的扩声系统可采用自动分区控制技术:将不同区域的传声器和扬声器进行分组,利用自动控制设备调节扬声器覆盖范围内的传声器组与扬声器之间的电平比例,即当某组中的传声器使用时系统自动减少离它较近的扬声器重放本组传声器拾取信号的电平,而离本组传声器较远的扬声器则以较大的电平重放本组传声器拾取信号的电平,从而避免可能发生的声反馈。

6.结语

在科技高速发达的今天,虽然在会议扩声中采用了很多高科技手段,如:计算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但是若要会议扩声系统高效、安全运行,并能将“人声”与“电声”高度融合,使不同会议发言者的声音都能清晰、自然、均匀,决不能离开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专业音响师的现场调音和过程控制。

参考文献

[1]蒋加金.音响系统组建与调音[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5).

[2]邓子桓,邓祖培.会议室扩声的基本声学分析[J].城市建筑,2013(10).

[3]张文书,王朋.会议室扩声啸叫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探讨[J].电子世界,2014(4).

[4]关大伟.数字音频处理器在会议扩声增益中的作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3(12).

[5]孟庆祝,曹磊.某办公大楼会议室多媒体会议系统方案设计[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3(4).

[6]W.阿诺特,F.斯蒂芬.扩声技术原理及其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

作者简介:蒋加金(1972—),男,江苏宿迁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多媒体、厅堂音频工程技术应用与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室内音质
私人影院音质优选 ATT(安缇)SUB-12+
让全家人共享Hi-Fi音质 DALI(达尼)OBERON C系列
在小空间享受大型音箱的音质 Definitive Technology UIW RLS Ⅱ/UIW RSS Ⅱ
出人意表的音色与音质表现 Cambridge Audio剑桥|AXC25 CD机 AXA25合并放大器
其它都好,音质有待提高 小米AI音箱
浅析绿色植物在室内环境中的几重作用
现代室内软装饰的个性化设计分析
探究住宅室内设计中的采光与照明
浅谈酒店室内植物景观营造构思原则
浅谈灯光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