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探讨

2014-10-21阿不都克尤木·热西提

建筑遗产 2014年7期
关键词:剪力墙探讨

阿不都克尤木·热西提

摘要:本文介绍了剪力墙结构设布置要求和计算要点,提出了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要点,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探讨

随着国民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相应的,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房屋建筑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剪力墙体系结构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决定着建筑施工投资成功与否。

1 剪力墙结构设计的计算要点

1.1 计算的一般要求

1.1.1 在剪力墙的计算中,所选的分析模型应能较准确地反映结构中各构件的实际受力情况,以及符合三维空间的分析软件对整体进行分析,并对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1.1.2 在进行剪力墙的抗震计算时,计算单向地震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对于B级高度的建筑,宜考虑平扭耦联计算结构中的扭转效应,对于多塔楼的结构振型数不宜小于塔楼数目的9倍,在计算振型数时,应当使振型的参与质量至少占总质量的90%。同时应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必要时宜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

1.1.3 在进行带转换层建筑的计算时,应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转换结构进行局部补充计算,并按应力进行配筋设计校核。当上部剪力墙与转换梁不对中时,必须手算上部竖向荷载作用对转换梁产生的扭矩,该扭矩引起的剪力非常大,整体计算一般是没有计算梁扭矩的功能。

1.2 计算中内力的调整

1.2.1 在抗震设计时,为实现强剪弱弯的设计原则,剪力设计值應由实配受弯钢筋反算得到。

1.2.2 有转换层的高层结构,建筑的框支柱承受的地震剪力不同,应按照规范的要求取不同的标准值;转换层结构中的薄弱层地震剪力应当乘以1.15的增大系数,并应符合楼层的最小地震剪重比的要求。

1.2.3 落地剪力墙的其他部位的弯矩调整,应当按照不同的截面组合计算的弯矩值,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同时,底部的加强部位应进行剪力的调整,按照各个截面的剪力计算值,再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

2 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要点

高层建筑最主要的受力构件包括剪力墙、框架柱、梁和楼板。剪力墙在建筑中承担着整个结构的竖向荷载和绝大部分水平荷载。当高层建筑的受力主体结构全部由平面剪力墙构件组成时,即形成所谓的剪力墙体系。剪力墙建筑结构的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2.1 剪力墙合理定位

剪力墙最好沿主轴方向或其他方向进行双向布置;对于抗震设计的剪力墙结构应特别避免仅单向有墙的结构布置形式。

2.1.1 对一般的矩形、L形、T形等平面则沿着两条轴线的方向进行布置。

2.1.2 对于部分j角形平面、Y形平面则可以沿其三个轴线方向布置。

2.1.3 对正多边形,圆形及弧形平面可沿径向及环向布置。总之剪力墙的平面布置应本着尽可能均匀、对称的原则,尽量使墙面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完全重合,从而减少扭矩。而内外剪力墙应尽量拉通、对直。剪力墙肢截面宜简单、规则。剪力墙的抗侧力刚度不宜过大。为充分发挥剪力墙的抗侧力刚度和承载能力,增大剪力墙可利用空间,剪力墙的间距不宜太密,使结构具有适宜的侧向刚度。判断结构侧向刚度与剪力墙数量的适应程度,可以选用经验公式T=(0.05—0.06)n,其中n为结构层数。公式计算出来的T1值与搭模计算的周期T2相比较,TI>T2 则表示剪力墙偏多,可适当减少剪力墙数或开些适合的大洞来减小墙的刚度,反之则需要增加剪力墙数量。

2.2 剪力墙厚度确定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对剪力墙的截面尺寸具体规定如文献f“:按一、二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底部加强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16,且不应小于200mm,其他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的l∕20,且不应小于160mm;按三、四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底部加强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20,且不应小于160mm,其它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的1∕25,且不应小于180mm。”

2.3 剪力墙中大墙肢处理

剪力墙的结构必须具备延展性,对于呈细高状的剪力墙(高宽比大于2)很容易被设计成弯曲破坏的延性剪力墙,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受到脆性的剪切破坏。在墙长度较长的情况下,为满足每墙段的高宽比均大于2,可以通过开洞的方式分割长墙为小而均匀的独立墙段。除此以外,在墙段长度较小时其受弯产生的裂缝宽度较小,可以充分发挥墙体配筋的支撑作用。而对于剪力墙结构中,存在较少的长度大于8m的大墙肢,在理论计算中楼层的剪力大部分由这些大墙肢来承受。在发生地震特别是超烈度等强烈震动时,最容易受到破坏的便是这些大墙肢。小墙肢因没有足够的配筋,使整个墙面结构会受到全面破坏结构。为避免这种不利现象的发生,对于超过8m的墙肢长度,可以采取以下两种处理方法:①开施工洞:开施工洞即在施工时墙上留洞,完工时砌填填充墙,把长墙肢分成短墙肢。②开计算洞:是指在进行结构计算时设有洞,开始施工时仍为混凝土墙。但通过这样的计算方式,可以加强其它小墙肢的配筋能力,主要适用于地下室外墙等不易实施开洞的项目。

2.4 约束边缘构件箍筋的设置

约束边缘构件分为“阴影部分”和“非阴影部分”,对于“阴影部分”规范中对竖向钢筋和箍筋或拉筋的配置都有较明确的要求,设计中易于理解和执行。但对于“非阴影部分”仅规定其箍筋配箍特征值为“阴影部分”配箍特征值的一半,但箍筋或托筋沿竖向的间距及竖向钢筋应如何配置并未做出具体规定,因此,目前在1=程设计中做法比较混乱。而竖向钢筋可在箍筋交叉点处按剪力墙竖向分布筋直径设置。同时还应注意,为了充分发挥约束边缘构件的作用,在剪力墙边缘构件范围内箍筋的长短边之比不宜大于3,相邻两个箍筋之间宜相互搭接l,3箍筋长边的长度。

2.5 剪力墙墙身钢筋的分布及构造要求

《高规》中规定一般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筋的配筋率,在一、二、三级抗震下设计时不应低于0.25%,而对于四级抗震设汁和非抗震设计时则不应低于0.20070。

2.6 剪力墙连梁超筋的处理

剪力墙结构设计中连梁超筋是一种常见现象。连梁的超筋,实质是剪力不满足剪压比要求。连梁易超筋的部位,一般剪力墙结构中,在总高度的1/3 左右的楼层;平面中当墙段较长时,多在其中部的连梁;剪力墙连梁对剪切变形十分敏感,当剪力墙连梁不满足连梁的尺寸要求时,《高规》7.2.25条给出了如下处理方法:

2.6.1 减小连梁的截面高度。

2.6.2 抗震设计的剪力墙中连梁弯矩及剪力可进行塑性调幅。

2.6.3 当连梁破坏对承受竖向荷载无明显影响时,

可考虑在大震作用下该连梁不参与工作,按独立墙肢进行第二次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内力分析,墙肢应按两次计算所得的较大内力进行配筋计算。当第l、2 种措施不能解决问题时,可采用第3种措施来处理,即假定连梁在大震下破坏,不再约束墙肢。

3 结束语

合理的进行剪力墙的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剪力墙的优点,使限制因素的作用减小,提高剪力墙的应用效率。

参考文献:

[1]胥震.浅谈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J].四川建材,2013,(01).

[2]刘远超.框剪结构中剪力墙的设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1,(08).

[3]黄镇,余海.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研究概述[J].山西建筑,2013,(14).

[4]徐建.建筑结构设计常见及疑难问题解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2).

猜你喜欢

剪力墙探讨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剪力墙设计分析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剪力墙结构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布置原则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浅谈剪力墙结构设计在建筑中的应用
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结构的设计研究
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在结构设计上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