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法研究
2014-10-21匡挺路昉
匡挺 路昉
摘要: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本身已经不仅仅是满足于居住的基础上,对于建筑的环境和软设施更加的在乎,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住宅设备上。给排水系统作为住宅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系统设计是否合理、管路是否通畅,对今后住户的装修、日常使用与维护将产生重要影响。顺应当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如何使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更加理性化、人文化,从而增加社会经济增长的,创造社会价值,成为当下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发展关键。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应用
一、影响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相关因素
(1)施工图说明有误。施工图说明中引用的规范或标准图不是现行有效的版本;有的设计说明缺乏针对性,设计说明作为设计文件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2)地下室及泵房排水。①地下室排水沟布置不当,跨越防火分区;②地下室内汽车库坡道起坡处截水沟中排水泵流量偏小;③泵房排水沟中排水泵流量偏小。(3)消防电梯前室消火栓不能计入消火栓总数内。“建规”8、4、3、2条文说明中明确“不计人消火栓总数内”,应以规范为准。(4)消防水泵结合器布置。消防水泵结合器的设置应便于消防车使用。同时,对于消防系统,不超过4层的厂房、仓库和不超过5层的公共建筑,可以不设水泵结合器。而对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则必须设水泵结合器。(5)室内埋地雨水管。设计中天沟布置以沉降缝为分界,在分界两端分别布置雨水斗、雨水立管,当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时容易引起埋地雨水管被破坏。室内埋地雨水管不宜跨越沉降缝。美观,这是给排水设计人员应该重视的问题。
二、给排水设计说明
(一)给水设计
给水系统的任务是从水源取水,根据用户要求,进行净化,然后通过管道管网输送到用户。为此,给水系统应由三部分组成:取水构筑物—从地面上的河、湖、库和地下水、泉等各种天然水源中取水的构筑物。净水构筑物—将水通过加混凝剂混凝、沉淀(澄清)、过滤消毒等工序加以净化,使水质符合工业或生活饮用水要求的構筑物。输配水管网—将处理好的水用管网输送到备用户。为了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水量,管网须有一定的水压,但是给水水压必须适当,如果太低,满足不了用户的要求;如果过高,又要耗费大量财力。因此,要恰当地确定城镇给水的水压。给水水压的确走应根据城镇的布局、地形条件和用户情况等因素确定。对居民来说,生活饮用水管网上的最小水压(地面以上),根据《给水设计规范》按建筑层数来确定,一层为10m,层为12m,二层以上每增高一层增加4m。
水源情况简述(包括自备水源及市政给水管网)。用水量及耗热量估算:总用水量(最高日、最大时)设计小时耗热量,消防水量。给水系统:简述系统供水方式。消防系统:简述消防系统种类,供水方式。热水系统:简述热源,供应范围及供应方式。中水系统:简述设计依据,处理方法。(7)循环冷却水、重复用水及采取的其他节水节能措施。饮用净水系统:简述设计依据,处理方法等。
(二)排水设计
住宅建筑室内排水系统是采用污水、废水分流还是合流方式,应根据国家相关规范,结合本地市政排水体制,市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是否有利于综合利用与处理等来确定。在我国,很多城市已建有污水处理厂,故有些城市规定不设置化粪池,小区排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道,笔者认为:目前利用化粪池对小区污水进行初步处理仍然十分必要,化粪池的作用除了沉淀之外,还能厌氧腐化发酵分解有机物,可减少市政管道中的污泥沉积,也可减轻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负担。室内排水系统采用污、废水合流制还是分流制各有利弊:采用污、废水合流制排水管、井较少,但化粪池的容积较大,不利于化粪池内的污水沉淀及处理,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后中水回用的难度较大;采用污、废水分流制则可提高建筑物的卫生标准,减小化粪池的容积,有利于厌氧菌腐化发酵分解有机物,提高化粪池的污水处理效果,生活废水较易收集处理后中水回用,缺点是增加了室内的排水立管及室外检查井及管道的数量,造价较高。但从节水、环保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如果条件允许,应优先考虑采用污、废水分流制。
(排水体制,污、废水及雨水的排放出路。估算污、废水排水量,雨水量及重现期参数等。排水系统说明及综合利用。污、废水的处理方法。
(三)建筑给排水设计具体说明
①说明或用表格列出各种用水量标准,用水单位数,工作时间,小时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②给水系统:说明给水系统的划分和给水方式,分区供水要求和采取的措施,计量方式,水箱和水池的容量、设置位置、材质,设备选型,保温、防结露和防腐蚀等措施。③消防系统:遵照各类防火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要求,分别对各类消防系统(如消火栓、自动喷水、水幕、雨淋喷水、水喷雾、泡沫、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原则和依据,计算标准,系统组成,控制方式,消防水池和水箱的容量、设置位置以及主要设备选择等予以叙述。④热水系统:说明采取的热水供应方式,系统选择,水温、水质、热源、加热方式及最大小时用水量和耗热量等。说明设备选型、保温、防腐的技术措施等。当利用余热或太阳能时,应说明采用的依据,供应能力,系统形式,运行条件及技术措施等。⑤对水质、水温、水压有特殊要求或设置饮用净水、开水系统者,应说明采用的特殊技术措施,并列出设计数据及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等。⑥中水系统:说明中水系统设计依据,水质要求,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及设备选型,并绘制水量平衡图。⑦排水系统:说明排水系统选择,生活和生产污(废)水排水量,室外排放条件。有毒有害污水的局部处理工艺流程及设计数据。屋面雨水的排水系统选择及室外排放条件,采用的降雨强度和重现期。
三、提高建筑给排水设计途径
(一)建筑给水及消防给水的设计思路一个独立的给水系统,采用蓄水池一水泵一水箱一减压阀一用水点供水方式。此方法对高层住宅供水有节地、节能、又便于管理的优点。它既能避免对市政给水管网造成冲击;又能解决《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消防前期贮水量的问题。多栋建筑楼可合用蓄水池,水池设于地下车库。单栋楼则设独立水泵,具有独立、灵活、便于管理及利于销售的优点。
(二)另外,水箱供水是解决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节能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建筑消防设计已成为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消防给水系统中更注重扑救初期火灾,系统中常采用稳压泵保持系统的稳高压。在分区中可采用减压阀、多出口水泵、稳压阀,以保证消火栓的水压和出水量。为保证灭火设备能及时投入运行,常设置工作泵和备用泵的自动切换装置。
总结
在新世纪,建筑给排水设计将挑战新的历史问题。建筑的给排水设计一定要以人为本为设计出发点,设计中也要从环保的角度出发,从多方面的角度,应用新的科学技术,采用新设备、新材料,要全面、均衡、务实、安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完成人类发展中的责任与使命。为未来人类在节能环保这一亘古不变的主体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海龙.浅谈住宅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J].2009.
[2]李文华,徐春忠.浅谈多层住宅建筑的给排水设计[J].2009.
[3]谢威.浅谈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J].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