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砖混门诊楼抗震鉴定与加固改造
2014-10-21任田甜
任田甜
摘要:首先对原主体结构进行抗震鉴定,然后按照新抗震规范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要求对原主体进行抗震加固,并结合新门诊楼功能的需要进行改造设计。
关键词: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抗震构造措施;改造设计
相应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
引言
医疗建筑属于防灾救灾重点建筑,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属于乙类建筑。要求在遇到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对大连某医院的砖混门诊楼进行抗震鉴定和结构加固改造设计。
1 原建筑结构概况
大连某医院门诊楼修建于1984年并投入使用。主体为5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约3000㎡,至今未进行过加固改造。当初设计时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89)大连地区属于7度抗震设防地区,但并未按照提高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門诊楼主体长33.9米,宽12.0米,高19.8米,层高3.3米(建筑平面见图1),局部有出屋面楼梯间。承重墙均采用烧结普通页岩实心砖,外墙为370mm,内墙均为240mm。墙体在楼层标高处隔层设置圈梁,主体四角,楼梯间四角,横墙与外墙交接处隔开间设置构造柱。房屋楼(屋面)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墙下采用毛石条形基础,设有地圈梁,地面粗糙度为C,场地类别Ⅱ类。
2 房屋抗震鉴定
工程采用B类建筑抗震鉴定方法;按抗震设防类别划分为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第4.0.3.2条款规定:医疗建筑属于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因此,应该按照设防烈度8度要求核查抗震构造措施,并按7度,0.15g验算其主体的地震作用。
第一级鉴定:本工程为5层建筑,高度为19.8米,满足《抗规》7.1.2条规定。由于本建筑同一楼层内开间大于4.2米的房间面积占本层总面积的40%以上,属于横墙较少房屋。因此根据《抗规》7.3.1-3条对本建筑按增加一层要求设置构造柱。基础和地基经检测未发现问题。虽然纵横墙对称均匀布置,沿轴线平面内对齐,且沿竖向上下连续,未有局部退台的布局,但不符合“房屋的端部和转角处不宜设置楼梯间”的要求,房屋的整体性连接局部不符合要求,加强整体性的结构抗震构造措施不合格。
经现场观察检查发现,房屋存在以下几点损坏情况:1.外墙皮破损脱落;2.女儿墙与屋面板间有明显的缝隙;3.墙体存在竖向裂缝、斜裂缝、窗口墙体裂缝的现象;4.砂浆有松动现象。
房屋按图纸施工,现场情况与原图纸完全相符。对主体进行整体结构计算分析,平面荷载按房屋改造后要求重新输入。采用PKPM2010进行计算。经验算,根据计算数据得出房屋主体满足抗震要求,局部存在不满足抗震要求的现象。
综合抗震第一、二级鉴定和抗震承载力验算结果,该房屋整体满足抗震设计要求,局部存在不满足抗震承载力《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简称鉴定标准)要求的现象,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3.房屋抗震加固及改造
根据计算结果和房屋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加固处理:1.将原有女儿墙进行拆除,采取植筋的方法重新制作混凝土女儿墙;2.将原外墙皮全部铲除,采用40mm厚、强度为M15的砂浆面层,采用直径为6mm的钢筋网@400x400加固外墙;3.对不涉及结构安全的裂缝,根据情况采用灌浆法、填缝封闭修补法等方式进行修补。4.对局部不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墙垛采用双面混凝土墙加固方法。同时采用拉结筋,将两侧混凝土墙收紧,对原有砖墙体起到箍的作用,提高承载力。对不方便采用双面混凝土墙加固的位置采取增加构造柱的做法,留出马牙槎整体浇筑混凝土,同时从构造柱伸出钢筋插入原墙垛内。
4.结论
由于砌体结构的局限性加固方法也受到限制。因此对于既有砌体结构的加固不仅要考虑到加固方案的可行性,同时要考虑到经济性。比如,当采用双面钢筋网砂浆面层法加固时,钢筋竖向、水平向间距变化时,抗震性能差别不大。但钢筋网间距的选择则会影响到造价成本。另一方面,对局部薄弱位置的加固,需要避免过度加固而影响其他部位的抗震性能。因此,对于砌体结构的加固我们要全面考虑加固方案,不仅要做到对既有建筑物承载力的提高,同时做到不影响原有结构的性能,而且要尽可能的做到降低工程造价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