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霍邱县人民广场设计”浅谈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

2014-10-21丁娟

建筑遗产 2014年7期
关键词:轴线雕塑景观

丁娟

广场做为现代都市人们生活的一个活动空间,有其公共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等诸多属性,但它区别于公园设计,所以更多的应是以简练、概括为主,同时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广场设计有三大基本因素,形象(景观)、功能(实用)、环境,这三大要素组成了人们休闲、集会、学习交流和了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各层面,同时更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文明与进步发展程度,它必须充满现代气息和时代感,广场体现的是一个时代主题。

霍邱县地处我国安徽的西部地区,南枕大别山、北踏淮河,山青水绿,环境优越。同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霍邱留下了豐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名胜古迹。霍邱县人民广场在霍邱县城关镇蓼城路北侧,地处霍邱县的老城区,是目前人口密集的老城区中仅有的一处公共开敞空间,是重要的城市景观节点。广场占地面积约为88亩,地下两层,地下一层为商业,地下二层是停车场。广场的设计内容包括:广场、喷泉、景观、道路、灯饰、绿化、小品、雕塑等。

人民广场的升级建设有很多重要意义。首先,霍邱人民广场的设计是意在打造城市客厅,提升城市品质,充分发掘霍邱特色,塑造羡慕的主题性景观特征和独特意象,构件城市景观体验名片;其次,霍邱县人民广场提升城市的服务功能,增添市民活动休闲的空间;再次,人民广场对沟通周边环境也有重要意义,其地下设施兼具人防和商业,对居民的日常生活,安全及战备意义重大;最后,完善的绿地系统,依托“两湖渗透,绿带串城”的总体格局,配合城区的绿色廊道,增加了城市绿量,美化城市环境,目标建设活力洋溢的霍邱新中心。

霍邱县人民广场的设计主题是:坐拥东西两湖,承前启后,扬帆奋进!设计目标是:多功能的城市客厅。功能是:城市形象塑造、文化传承与创新、市民游览与健身、游客购物休息、大型活动的承接。总体上,运用对称的、和谐的布局风格。整体以南北中轴线为中心,进行布局,主要景点开幕广场、主题雕塑、景观石置其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心主题。在广场四个角分别以不同形式进行植物配置,使整个广场更灵活、多样。广场由主入口到最高点的主题雕塑,整体升一个高度,在视觉上形成仰视效果,并营造一步一高的效果,从光明大道尽端的入口处看去,更能感受到一种恢宏的气势。

霍邱县人民广场的设计思想“Jing”——净、竞、静。净者,风格简约大方、空间纯粹、流线简洁;以形式美体现思想性和精神面貌。以简约的、概括的现代手法为主,细节上以精细的工笔手法刻画,体现出优雅的文化特色及装饰效果,突出景观规划的装饰性、观赏性和时代性。竞者,坐拥两湖、扬帆奋进的时代精神;静者,感观舒适、宜健身、宜休息、宜静思。广场的地上地下空间层次多,流线复杂,人流量大,景观优美首要是“净”,风格简约大方、空间纯粹、流线简洁方可舒适;它承前启后,坐拥东西两湖,寓意扬帆奋进;“竞”展示霍邱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它动静分明,“静”可休息、可静思、可健身晨练;最终建设成为具有时代气息和精神文化内涵、适合市民游览休息的霍邱园林代表作。

在景观轴线的设计上,东西轴线:政务广场——时代广场——文化广场

政务广场:是由下沉广场和主题雕塑组成,雕塑主题比喻政府和人民的关系,犹如鱼和水关系,相互依存的;雕塑下面是源源不断的叠水景观,下层广场可用于休憩和观景。在轴线路径上是带状喷泉和灯光设计,喷泉水池底面为透明玻璃,便于地下室内商业街道采光。轴线上还布置了景观长廊用于宣传政务文化和科普文化。时代广场:位于中心位置,主题是坐拥东西两湖,扬帆奋进。圆形广场东北和西北的弧形水景隐喻霍邱县城东西两湖,中心雕塑主题“扬帆”。设计上广场为大型音乐喷泉,喷泉四周镶嵌32个地灯,隐喻32个乡镇。中心的雕塑“杨帆”象征着霍邱的发展蓬勃向上,同时延续了光明大道视觉轴线,将会成为霍邱新的景观地标。文化广场:霍邱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距今约6000 年前县境就有人类活动。春秋为楚之蓼邑,后曾建制安凤、阳泉、松滋等县。隋开皇十九年(公元599 年)始置霍邱县。革命时期霍邱县作为革命老区。这些遗产记载着历史,传承着文明,是霍邱文化璀璨的结晶,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鲜明地体现了霍邱最大的特点,是霍邱发展前进不竭的历史推力。弘扬精神文化,提升霍邱整体形象和品位。

南北轴线:开幕广场——时代广场——霍邱大事记广场

开幕广场:开幕广场主要是举办霍邱大型活动,如节庆、会展、集会等大型活动,广场形状为外八字形,有迎接八方客之意,广场设置了抬升的开幕式平台,以时代广场中心雕塑为背景。时代广场:结合了地下商业,摆放了霍邱县地标性的雕塑,展示了霍邱县的精神面貌和气势。霍邱大事记广场:主景是霍邱历史大事记景观石和霍邱地图的绿篱组成。

在其它景观节点的设计上:东西轴线将人民广场分为南北两片,南面紧邻地下商业出入口,且紧临霍邱县城中心很重要的城市干道蓼城路,设计为“动”区,主要是硬质的树阵广场满足游客就近休息需要。同时在下沉广场的处理上做了很多精致的小细节,例如小型喷泉、水池,自然式的植物色带等,使得广场“动”中有“静”。北侧紧邻府前街,设置为“静”区,同时又“静”中有“动”,主要是林荫大树草坪景观,大树下布置健身器材,满足居民日常晨练和散步。南北轴线又将广场分为东西两个片区,东区为文化主题区,大型的地雕和文化景墙凸出了设计主题。西区为政务主题区,主题广场、政务宣传栏和主题雕塑等小品也彰显了主旨。

环境绿化设计:以生态建设为目的,在设计时,侧重竖向的绿化,同时兼顾平面绿化率,绿化手法上以开阔的、简炼的划分手法处理,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节奏。植物配置整体上,以中轴对称的方式处理,注重平面和立面结合的效果。平面以大面积规则的几何线条划分,大面积草地为主,种植大型观赏性乔木,在局部点缀花灌木和色叶乔木,营造优雅大气的视觉效果。树下分别设休息座椅和健身器材,供人们休闲、健身之用,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植物分别以观花、观叶、观形为主。

这样的设计思路和概念将城市商业迁到了公园里。我相信这种朝向自然景观的商业街最适合当地人的思维及喜好,这是一种可以同时交流享用的街道、漫步路,广场和公共绿色空间等区域,人们可以在这里用餐、娱乐、购物、工作、休闲放松。这种利用自然,亲近自然的设计相信人们会愿意感受自然的光线、新鲜的空气,地域的情调、优美的建筑和材质。自然的商业感受将更有趣、更艺术化。一切能发挥人们想像的景观元素将呈现在公共空间里。

人民设计了丰富的景观层次,把不同的景观元素穿插利用到院落空间、广场和街道,为人们提供了多层次的体验。独特的水景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无论是散步、逛街,还是表演,都有不同的景观节点,丰富水景设计为行人提供了不同的感受。在公共领域里合理的配置了不同主题的公共空间:购物、餐饮、娱乐、消遣、休闲、健身、政务、文化等丰富的感受。一系列的构筑物被运用到设计里,每个设计思路都有它的特别情趣性。

在广场的设计中景观介入必不可少:许多的漫步路都非常长,为避免其单调性,我们介入了许多景观元素、不同的材料和铺装图案。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构筑物的运用和不对称设计都打破了其单调性。东西向的轴线路把人们导入广场景观及中心商业,放松的步行路联系着不同的景点。步行路无论白天还是夜间都是很活跃的。这里的夜生活也很丰富,因为这里分布了水景、公共艺术和雕塑和小品。

猜你喜欢

轴线雕塑景观
巨型雕塑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我的破烂雕塑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写实雕塑
机械加工的误差分析
疏松载流螺线管轴线上磁场的分布研究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
自然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