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与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2014-10-21卢胜永
卢胜永
摘要:在劳动密集型的工程建设施工现场,为了避免或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采取有效措施管理好人的不安全行为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建筑施工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表现及其成因,并提出了几点建筑施工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与安全管理措施。
关键词: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安全管理措施
一、建筑施工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表现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意外伤害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在伤害事故中又占绝大多数。在建筑施工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
(1)不佩戴或不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有的员工在作业时戴安全帽不将帽子的绳套套在额下;穿防护鞋不系鞋带、带活性碳口罩不将活性碳滤网放入等。
(2)使用不安全的工具。有的操作者为了省事,将木制锤把换成钢管的,由于钢管壁很滑,在操作时容易造成锤子脱手出现而事故。
(3)不按规定的速度进行作业。在生产中,往往会出现超速作业、超速行车、超速传递的现象,由于违反了正常的作业规律,发生事故的机率大大提高。
(4)拆除安全装置。有的操作者为了维护或取物方便等原因,将安全防护装置部分拆除或整体拆除,由此造成的操作者或其他相关方的绞伤、挤伤、拉伤甚至死亡事故已屡见不鲜。
(5)在不安全处逗留。有的作业场所是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和停留的,如电力高压区、起重机下、强幅射区等,一旦进入,危及生命。
(6)不合理的配置、装载、混装等。如将不同化学性质、可能造成燃烧、爆炸的物品放置在一起;在运输机械上装货超出载重量;将不同型号、不是同一配置的零件强行结合等。
(7)在狭窄或狭小的场所进行作业。有的作业需要一定的空间和距离,如修理汽车底盘,应在地沟内作业;建筑业绑扎钢筋应在较宽阔的地面上进行。有的作业人员不顾作业条件的安全性,给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机会。
(8)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如在作业时嬉笑、打闹等,也会引发事故。
二、建筑施工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成因
(一)安全生产意识淡漠
在施工人员中,管理人员比较年轻,缺乏工作实践,对安全生产的认识较差,认为最重要的是学技术,掌握生产技术才是硬本领,而对学习安全生产技术则很不重视。而在施工作业人员中,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系统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都比较差,有些人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伤亡事故离自已十分遥远,不会落到自己头上,但是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是最大的隐患。
(二)未经培训上岗
有的施工企业招聘了施工人员后,不进行必要的三级安全教育。职工未经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培训上岗,缺乏最基本的安全生产常识,冒险蛮干,违章作业,一旦发生事故,则惊慌失措,手忙脚乱,不知采取什么措施是正确的,头脑中一片空白,往往因此酿成悲剧。
(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或宣传不到位
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企业规章制度的一部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企业全体员工上至经理,下至每名工人以及协作施工单位都必须遵守,尤其是新工人更应该注意。部分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者是比较较齐全的但存在宣传、贯彻、落实不够,人员执行不力的问题,因此而酿成了工伤事故。
三、建筑施工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与安全管理措施
(一)强化基层管理者的安全意识
首先必须落实基层管理者的安全生产责任,实施安全生产责任管理。要将安全生产目标控制、安全设施经费投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安全奖罚、安全专职人员的落实、安全检查和实施标准化作业等纳入基层管理者的安全职责。其次,抓好基层管理者法律和法规的学习教育,从思想上筑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防线。在对管理者的安全生產素质培训上,实行管理者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资格认证制度。培训实行分级负责,针对不同施工项目,不同作业内容,由待业主管部门分级对基层管理者进行培训,做到持证上岗。第三,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管理者重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安全培训考核不合格者、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以及违章指挥,任凭员工冒险作业的施工负责人,坚决不予任用。
(二)加强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前提和基础。目前的安全教育按教育形式分主要为三级教育,即建设单位组织的的培训教育,主要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措施、奖罚管理;公司对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主要指是施工单位内部制定的安全措施和管理制度;项目经理部对作业人员进行的安全教育培训。按教育内容分主要包括入场安全教育、安全防护管理、临时用电管理、机械安全管理及施工现场应急与救护知识等其他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工作的开展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培训教育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防止搞形式走过场,不断提高全员安全素质。为此要做到:抓好骨干的安全培训工作,重点对班组长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和工程项目负责人进行培训。强化生产运行岗位安全工作的技术培训。抓常规培训,开展群众性的安全技术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逐步提高员工的技术操作水平。
(2)抓好特殊工种和临时工的安全教育。特殊工种必须经过严格培训考核,持证上岗。临时工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用人单位和安检部门必须重视临时工的安全教育,提高临时工的安全素质。
(3)要采取各种方式和途径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素质,保证施工生产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加强工序管理,推行超前防范,杜绝施工中的盲目性。
(4)努力营造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采取正面教育和寓教于乐相结合的方式,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
(三)采取激励措施
激励作为外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且人的能力受激励因素作用会挖掘出无限的潜力。有效的激励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安全行为表现,而且也能促进企业安全绩效的提升。施工企业管理的激励模式可从3个层面进行构建:(1)采用经济福利激励的方式,即通过建立多样化的薪酬体系通过物质利益方面的刺激来达到激励的目的;(2)采用价值满足激励的方式,即以满足员工自我实现、自我尊重的价值为前提,通过安全绩效考核等方式来达到;(3)采用安全文化激励的方式,即营造好的安全文化,使企业员工既得到充分的尊重又有安全的动力以达到安全习惯的形成。
(四)加强对施工现场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检查力度
应加强对施工现场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检查力度,现场发现和纠正违章的同时,也应通过违章原因的分析甚至通过对作业人员工作熟练程度的观察,及时发现教育训练方面的缺陷,及时提醒相关管理部门甚至工长、班组长等各级管理人员,针对出现的不安全行为,采取普遍教育、作业前充分地安全交底、作业过程中随时纠正错误操作等方式,让作业人员充分熟悉作业环境,了解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可以采取的防范措施,不断地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防范风险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结束语
尽管建筑施工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具有心理或生理上的个性因素而较难控制,但并不是不可控制。通过分析出不安全行为的成因后,对其采取相应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消除或降低引发不安全行为的基本因素才能使不安全行为得到控制。
参考文献:
[1]孟宪花,刘金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与现场的安全管理及分析[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2年12期.
[2]黄卫国.再议建筑施工中人的几种不安全行为[J].中国科技博览,2009年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