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使小学生喜欢上语文课

2014-10-21刘慧敏

素质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激趣氛围语文课堂

刘慧敏

摘要: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语文课堂 氛围 激趣

为了能够促使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营造轻松以及活泼的教学氛围。轻松的教学氛围,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成绩。随着素质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从而使得学生无拘无束的学习相关的知识。

一、转变思想

语文老师要更新教学思想.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语文老师必须改变长期以来片面强调语文工具性的陈旧看法,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既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语文工具,又要让学生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我们要改变以往只重考试,只求成绩的思想,充分引导学生去感受语文中的美,自主地学习,更加喜欢上语文课.

二、提高教师魅力

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即有魅力的教师。一副自然大方亲切随和的教态,一身时尚端庄搭配得当的衣着,一手龙飞凤舞刚柔相济的书法,一口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普通话,一段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朗诵,一句委婉动听相得益彰的轻唱,都会对学生的注意力具有无形的控制作用,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语文教师要将学生带人美妙的文学殿堂,最 重要的还得用语文的真正学识去感染学生,使其受到熏陶——教师满腹经纶,才气横溢,授课时,或宏论滔滔,妙语连珠,或精点略评,字字珠玑,让学生如饮甘醇,定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而言,教师的授课语言要有绘声绘色的形象性,表情达意的准确性,辞约意丰的简明性,和谐悦耳 的音乐性,严密准确的逻辑性,教师用这种语言描景状物,述说人事,说明特征,品味诗文,剖析事理,定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对典范的名篇佳作記忆成诵,而且应形成自己钻研教材的真功夫,能常教常新,能给学生以艺术熏陶与美的享受,真正成为学生求知与做人的良师益友。语文教师出色的艺术审美能力与艺术创新能力,有助于激活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朝气与生机,因为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与点拨下,能够从教材的字里行间发现 各种静态美、动态美、形态美、色泽美、韵律美,能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教材横生的情趣。不仅如此,教师匠心独运的板书设计也能给学生以美的 享受、美的熏陶,从而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应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此时,教师也不需担心教学效果如何。

三、进行创造思维训练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不断标新立异的思维,是形成创造能力的源泉,是维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任何科学的探讨与创造发明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真正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启发学生的活跃思维,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造思维得进一步发展。

1、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要改变学生的思考模式,就必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思维流畅性的培养。思维的流畅性是指思维的敏捷、迅速,能从不同角度、方向、方面,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实践证明:讨论法是最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多维思考,寻求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

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年过十岁后,已经逐步产生自我肯定的要求。不希望人们把自己当小孩子来看待,心理上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能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只对不错。有些学生创造性思维常与一般学生不同,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近于荒唐,但细加考虑,他们也有某些方面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变通思维

思维的变通性,是指思考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不局限于某一方面,敢于提出不同一般的新观点,从而形成超常的构思和创造性。

四、引入游戏教学

小学生天性好玩、贪玩,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因此,教师将学与游戏结合,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学得就快,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其能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游戏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教师不是用说教去教育学生,学生不再用死记硬背来学习。通过游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到启发,获得亲身体验,寓教于乐,让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完美结合。

教师在课堂创设游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选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教学中我们常采用的游戏有以下几种:①找朋友。教师用卡片制作成相对的正反义词、汉字组合、拼音的生母与韵母等,让学生拿着其中一张去找另一张。一学生说:“找呀找,我的好朋友在哪里,谁是我的好朋友。”与其他学生的卡片对上了就说:“我是你的好朋友。”找错了就说:“错错错,赶快去找好朋友。”②逛超市。教师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标有汉字的商标、广告和自制的卡片放在桌子上,学生分组去的柜台逛,比比谁的收获多。游戏要求学生能正确读出桌上的识字材料,这个游戏检查了学生的课外识字情况,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③猜猜猜。让学生看动作猜词语,看口型猜字母,讲故事猜谜语等。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 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赞赏学生,营造轻松浓郁 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在课堂上 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摈弃 以往把语文课堂变成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施舍知 识的场所,摈弃家长制、霸道者的教风,要代之以 民主平等的态度去真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亲 其师,信其道。”学生才能喜欢语文,学好语文。

猜你喜欢

激趣氛围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趣 导思 引探
小学语文教学之我思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浅探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