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环境监测站环境应急监测能力现状及对策探讨

2014-10-21彭娇梅

建筑遗产 2014年7期
关键词:监测站现状对策

彭娇梅

摘要:环境应急监测在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简述了环境应急监测的主要作用,通过分析监测站环境应急监测能力现状和不足,对县级环境监测站应急监测能力的对策探讨

关键词:环境应急监测;监测站;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增长,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环境安全问题日益突显,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机率大增,尤其是重大突发性环境化学污染事故。一旦发生环境污染突发事故时,区域内环境监测站能否快速响应、准确地实施应急监测,及时反映污染现状,为辖区内政府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理环境污染事故提供决策依据,这是我们县级监测站日常工作中必须不断探索和思考的主要内容之一。

1 环境应急监测的作用

环境应急监测是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内容,它是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目的是为事故应急提供准确的数据和科学的保障。环境应急监测对于防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在事前预防、事中监测、事后恢复的各个过程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应急监测,才能为事故处理决策部门快速、准确地提供引起事故发生的污染物质类别、浓度分布、影响范围及发展态势等现场动态资料信息,为事故处理快速、准确决策赢得宝贵时间,为有效控制污染范围、缩短事故持续时间、将事故的损失减至最小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县级环境监测站对辖区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必须承担急先锋的作用,在接到通知后的第一时间必须赶到现场,根据自身经验和仪器设备快速做出判断,超出能力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事故必须马上通知上级环境监测站并协助开展工作。

2 县级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人员不足

《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环发〔2007〕56号)规定,中部地区县级环境监测站人员编制为18人,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不少于75%,中级以上技术人员占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50%。而在目前中部地区许多县级监测站不足10人,人员配备严重不足,技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不合理,精通监测知识的综合性人才相当缺乏。并且日常工作头绪多,任务重,没有过多的精力去深入研究应急监测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一些监测站虽然成立了应急监测小组,建立了应急监测体系,但大都停留在文字上,缺乏实战演习和有效的组织,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很难在第一时间组织起来赶到事故地点,取得第一手的环境资料,从而影响应急监测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影响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和决策。

2.2 经费紧张

近年来,由于基层环境环保工作加重,而经费供给渠道不畅,大部分县级监测站监测经费不足,影响了监测能力的建设。目前,县级监测站自身业务收入主要为委托性监测(主要包括验收监测和环评监测),例行监测、监督性监测等监测零收入,而各县区委托性业务量有限,监测仪器维护、试剂药品等价格上扬幅度又大,从而使得县级监测站财政收支严重不平衡。环境监测日常工作运行费、仪器设备购置费及系统运行维护费等没有保障,而用于环境应急演练、人员培训、设备更新的经费更是没有保证。

2.3 设备落后

县级监测站的应急监测仪器配备远不能满足应急监测的需要。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县级监测站应急监测设备只是配备便携式pH计、溶解氧仪等十分简易的小型仪器和两三套防护服,应急监测设备几乎是空白。即使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县级监测站其应急监测设备的配备也不能达到《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要求的水平,应急监测仪器都是较普通,常规污染物的便携式仪器种类不足,能够对污染物进行定量成分分析的色谱和质谱较少,特殊污染物类应急装备更是没有,不能满足应急监测和分析需要。

2.4 应急监测规范缺乏

应急监测不同于常规环境监测,它属于一种特殊监测,我们现有的常规监测规范一般不能满足它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当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缺乏具体的应急监测规范指导,只能参照现有常规监测规范及技术人员经验去监测布点、采样、分析污染趋势等,这使得一定程度上难以保证应急监测数据的科学规范和准确性。

2.5 环境监管执法工作不严

在实际的环境监管过程中,环境监测工作不被重视,环境行政执法部门对排污单位的监管和对污染事故的处理往往流于形式,凭借感情和经验处理,根本不依据监测结果进行严格执法。严重忽视了环境监测在环境监管及执法中的作用,减轻了某些企事业单位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也造成了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工作的严重脱节,使环境监测人员对污染源点位、浓度、种类、变化等难以掌握,制约了监测事业的发展,也影响了监测工作的权威性。

3 县级监测站环境应急监测的对策

环境应急监测在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求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事故处理的核心工作。在社会经济生产活动中,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应建立先进的环境应急监测预警体系,完善事故应急预案,时刻做好应急监测的准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是及时有效处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首要环节。

3.1 防患于未然,建立一套完善的突发环境事故风险防范机制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难以预测。要求应急监测准备工作常备不懈,因此,防患于未然是事故防范的前提。县级监测站要在所属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的带领下,认真查找出环境事故的危险源,并且再对其实行严格的预警监测,切勿马虎粗心。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完善的突发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做好预防工作,消除一切隐患,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尽量减少或者消除环境事故的发生,以至于能保证人们的健康生活,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3.2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实现资源和技术共享

首先,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该起到领导带头作用,加强本级监测站和监察大队与相关生产企业之间的协调工作,加强做好环境危险源的记录,督促生产企业自身要建立一套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生产企业和县级监测站之间要加强合作交流,以便能迅速处理突发性环境事件。对于不同种类的污染源制订相应的应急监测措施,采用分类管理,经常和其它部门进行共同,实现资源和技术共享。

2.3 加强应急监测培训和应急演练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监测素质

采取派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双管齐下,派出人员到专业院校、上级环境监测部门培训学习或实习;也可以请专家前来培训指导,使监测人员成为奋发有为技术精湛的优秀人才;不定期地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增长应急监测处置经验,使应急监测人员熟练掌握突发性应急监测的工作流程,熟练掌握应急监测仪器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在监测站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加强监测人员的思想教育,杜绝麻痹思想,端正工作态度,尽职尽责。不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应急监测素质,以便从容应对的环境突发事件。

3.4 加大投入,不断改进应急装备

争取地方政府和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财政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改进应急监测装备。购置一批操作简单易掌握;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仪器本身无特别使用限制性;投入最小化,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能满足便携式或车载要求的应急装备。来实现高效快捷的应急响应,为保障环境安全服务,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4 结语

我国环境监测系统在过去的发展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吸取了不少的经验教训。但其存在的问题与环境的恶化也不断地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监测工作者该提高自身素质建设,加快推进环境监测的现代化进程,提高监测数据处理能力和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的分析能力,为依法行政和监督管理提供更大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孙慧芳. 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問题与对策[J]. 绿色科技,2011(8).

[2] 吉军凯. 浅论基层监测站环境监测管理现状[J]. 经营管理者,2012(8).

猜你喜欢

监测站现状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问题
巩义市审计局重点关注空气自动监测站运行情况
检察版(六)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新德里成“世界最脏城市”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