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变革传统教学模式的举措
2014-10-21黄巾
黄巾
当前,我国基教育在教学方面面临三大改革:教学内容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这三项改革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学内容和考试价制度的改革必然要求教学模式也应实施相应的变革。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几个方面的弊端
(一)重负低效。传统教学模式“加时之风”、“题海之术”、“灌输之道”盛行,结果教师累、学生苦、家长难、教学成本高、效率低。教学走进了“低交率——重负担——低效率”的怪圈。
(二)物式灌注。知识本位的物示目标成了教学的惟一目标,全盘讲授的物式灌注成了教学的惟一方法,量化评分的物式评价成了评价的唯一手段,整齐有序的物式管理成了组织教学的价值标准。这种物式灌注的教学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被挪用,自主思维的空间被挤占。
(三)教师主宰。现在的教学模式逐渐由“三中心”演化为“五中心”,即教学活动以教师中心,教学过程以课堂为中心,课堂教学以讲解为中心,教师讲解以教材为中心,教学价值以应试为中心。“五中心”导到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单向传输的关系,致使学生自学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思想自律能力缺乏。主体缺失。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教学的社会价值而忽视其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教学活动被看作是为社会生产人才“标准件”的流水线,按照固定的模式,把千差万别的学生经过反复的打磨,最后塑造一上个标准“产品”,学生没有真正被看作学习的主体。
(四)知能脱节。传统教学为实现较高的智育目标,一直比较强调学习者对知识最终形态的掌握水平。反映在教学方法上是重接受、轻探究;重用脑,轻动手、重记忆、轻应用,重结果,轻过程,使得知识只能以孤立的形态而不是以相互联系的形态为学生所接受。
二、变革传统数学模式应采取的办法
针对上述弊端,结合武汉市近年一实施的“创新素质实践行”教改实验和丰应的理论研究,认为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可采取以下办法。
(一)改革教学过程,增加有效教学时间,创建“低耗——高能”的教学模式
基里亚库是英国约克大学教育学院从事教师培训工作的教育心理学学者。他指出,有效教学研究中最大的问题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有效教学问题由两个要素组成:1、学习活动的哪些因素影响教学的有效性;2、这些因素如何发挥其作用。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当今研究有效教学的三种模式。
1、外观层次分析模式
外观层次分析集中注意两种因素:积极学习时间,即学生积极地从文旨在实现预期的教育成果的学习任和学习活动的总时间:教学质量,即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对实现预期的教育成果的适应性和适合度。这两种因素相互补充,对有效教学具有决定性影响。
2、心理层次分析模式
它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外观层次的分析加以阐述。主张研究有效教学必须考虑学习活动的三个关键构成要素,即学生必须参与学习活动,学生能够接受教授的内容,学习内容必须适应于取得预期的教育成果。
3、教学技巧层次的分析
教学技巧层次的分析模式是由担任师资培训工作的师范教师所持的有效教学的观点导出的。它强调教师应通过参加在职培训课程掌握和提高教学技巧。
结合以上三种模式的分析,变革教学模式首先从摒弃时间与质量的正比关系。要合理分配时间;不能随意延长学生的课业时间,不能剥夺学生的自由发展和体育活动的时间;不能人为挤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不能掠夺学生生理所需要的时间。要精心设计作业,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和多样性,让学生喜欢作作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还要求在教师参与培训,提高教学技巧适应变革需要。
(二)运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发展学生个性
美国人本教育学派是“一种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多学派的松散联盟”。如今,该学派的各种教学思想在更深的层次上渗透并影响着美国的教育界、学术界、思想界乃至实业界,这不能不说是当前美国教育发展的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人本教育家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各自的观点,提出了本主义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
1、教学目的论。马斯洛仍观点认为,教学的基本目的,即本于促进人的各种潜能的充分发展,满足人的多层次的心理需要,从而造就一代人格更为健全发展更为均衡的“完整的人”。
2、教学本质论。罗杰斯提出的经验学习(意义学习)是一种与人的生活及实践活动息息相关的人格化的内在的学习。人的认识与情感,行为和个性等方面均糅合于其中,产生整合效应,从而导致人的整体的改变。
3、师生互动论。人本教育认为,教师的作用,如同学生的一位导向,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的职责是尊重、信任、关心和支持学生,让学生有时间、精力去自由想象和创造。
人本主义学派的教育观念可以很好地消除传统教学模式中物式灌输和教师主宰的弊端。由此出发,教学模式的变革应强调教学参与者的多边互动和多种学习方式的共存发展。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与学生分享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学习收获和灵感。教师要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教师应当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学习材料与个人生活、人生目的的相关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实境体验中展开有效的学习。
(三)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现代教育观主张把向学生灌输现成知识体系的办法,代之以教学学生自己学习,使学生难够自己不断地去获得知识,更新自己头脑中的知識体系。因为学习能力不同于一般的智力和能力,它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一种适应一定学习活动的能力。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掌握知识的数量和质量。
我们要想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应该鼓励他们积极地、自主地去发现问题,去实验和提出假设。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学会“推迟判断”,对结果迟下定论,就是对已取得的结论也应该鼓励学生重新质疑。在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教学方法与艺术,减少时空占领,浓缩教学内容,应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重难点空破的问题上,实施精讲的方式。这样才能做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四)加强德育关怀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鲜明个性
普通教育是人一生发展阶段中关键的学习阶段,知识和理性、智慧和才能、情感和意志、性格和爱好等这一切都要从小学教育开始培养和熏陶。除了智育教育外,还应把德育和美育教育综合起来实施。
德育关怀与有效教学是相辅相承的,有效教学本身是德育关怀的最高形形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过于注重智育成绩,而忽视德育仍作用。熟不知,德育关系着学生的人格培养,个性发展,符合人本主义教育观。
以上所述,是从理论分析,结合实际来阐述的。但这比些办法在现实中具体实施将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阻碍。因此,教育模式改革仍然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艰巨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