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环境工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4-10-21李莉
李莉
摘要:环境工程设计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考核方式改革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了环境工程类专业课程《环境工程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环境工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考核方式
《环境工程设计》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它与水、气、固废污染控制技术和环境管理一起构成完整的环境工程专业体系,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授课和教学实践环节,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介绍环境工程设计的相关内容和设计程序方面的基本知识。该课程内容侧重于工程应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加深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在熟练掌握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等工艺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制图、环境工程CAD等课程,初步具备环境工程专业相关设计的能力,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在我国现阶段,如何结合地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与企业的特点、通过不同的方式有效地实现工学结合成为各个职业院校重点思考的问题。本课程以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设计原则为指导,全方位探讨了《环境工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环境工程设计》课程的改革,从三个方面入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方法改革;以及考核方式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
《环境工程设计》课程定位于高职高专环境工程类所有专业大三学生,应以就业为导向,以环境工程相关单位的相关岗位中的工作能力、掌握常见的水质分析能力(污染源调查)、流程设计能力、专业制图能力培养为目标,以《环保工程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
根据原有教学内容的弊端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教学内容的选取,按学生就业面向地区行业结构选取教学内容;按污水处理常规流程的排序,符合认知规律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律;按“污染源调查——处理方法选用——处理流程确定——厂区布置”的工作流程序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相一致。
(二)教学手段的改革
环境工程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专业知识,以往的授课方式是讲授和板书,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很难想象出一些未见过的设备的具体形象,学习效果也就不理想。所以教学手段、方法改革,势在必行。教学过程应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逐步完成设计,学生在“做中学”环境工程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与理论,在“做中悟”实践知识和经验。
环境工程设计内容涉及面广、污染源种类很多,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课堂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一是可以利用幻灯片的演示功能,将枯燥的概念、抽象的构造和结构用图片展示,如讲述闸阀的种类,一些比较简单的还好理解,如闸阀、蝶阀等,但单向阀、止回阀、截止阀等种类的阀门就很难用语言来描绘清楚,这些阀门的构件如果用图片辅助讲解,学生很容易理解;此外,还可以将一些设备复杂的工作过程和原理用动画Flash来描绘,如讲述格栅除污机等设备时,可通过动画展示含有杂物的废水通过除污设备时是如何被分离的,以达到泥水分离的目的。二是教学中可以利用实训室中实物模型,图片着重于展现设备或构件的平面形状,对一些结构复杂的设备来说,单纯的图片很难表达立体的结构,所以用实物模型则可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学生也比较容易了解和掌握了设备的功能和使用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程改革采用案例分析讲解及项目探究方法开展教学。课堂上主要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将主体内容贯穿在若干个具体案例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动画),形象生动地体现不同设计参数时的即时效果,有效地完成工艺流程设计,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环保设备设计及选型、车间布置设计,管道设计与布置等方面的内容教学。同时,在讲解的过程中,增加学生的互动环节,在课堂和课外时间利用网络平台延伸学习时间和扩展学习内容。在众多的教学内容中,需确明确该门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厂址选择与总平面布置、污染源强度的计算、工艺流程设计、管道布置与设计、环保设备的选择、清洁生产在环境工程设计的應用。如针对污染源强度的计算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是点源和面源两种污染源的计算。
在课程设计实践环节,同步采用项目探究法。选取了污染源强度的计算、处理工艺流程设计、厂址选择与总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等五个项目进行课程内容的布设。在项目布设的过程中,注意按照一般污水处理流程设置,老师的角色逐步减轻,学生的主动性逐步增强,到最后,学生能自主完成项目的整套设计。可以采用“拟定工作情境,以实际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为引领,实施理实一体化的项目化教学。”在新的工作情景中,教师变成“某环保公司设计部设计师”,学生成为“某环保公司设计部助理设计员”。教师和学生置身于实际工作环境中,通过情景学习,学生将能更加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如项目1:某印染公司需要配套建设的2000 m3∕d污水处理车间,编制并提交该项目的设计计算说明书、工艺设计图。项目2:某污水处理厂工程拟建150000 m3∕d污水处理项目,编制并提交该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通过项目化教学,教师和学生置身于模拟工作环境,通过情景学习的方式,体会整个设计工作环节,这样学生将能更加适应社会需求。
项目探究法实际上是一个模拟实践的过程。具体实施以项目团队小组为基本单位,要求学生完成项目招投标、咨询导师后提交项目计划、任务设计决策、结果相互评价和教师验收等5个具体环节。项目探究式设计重点强调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提倡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使学生既掌握实践技能,又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在团队协作设计中,学习了具体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掘出学生各方面潜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考核方式改革
在近些年的《环境工程设计》课程考核中,大力推行自学考核、过程考核和项目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学生的成绩在以往过程考核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学生独立完成小课题,小项目,大作业的项目考核,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去学习和思考,这才是改革的根本所在。
总的来说,《环境工程设计》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工作改革都是紧密围绕着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开展的。通过推行课程改革,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们在上课时积极参与讨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别人想不到的想法,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秦晓海著.《环境工程设计基础教学方法探讨》.中国冶金教育2012.
[2] 梁晶著.《高职院校【环境工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科技咨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