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原则、内容及实施策略浅析
2014-10-21李慧沈妮胡新启
李慧 沈妮 胡新启
摘要: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生命与人生问题的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应当清楚地界定生命教育的内涵,把握生命教育的原则,掌握生命教育的内容,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
關键词:生命教育,内涵,原则,实施策略
每个生命体的萌芽,成长,成熟都是一件神圣的事情。拥有生命是我们每个人进行社会活动的基础的基础,拥有生命才能将人生活出精彩。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当今大学生面临的各方面压力也越来越大,在面临困境甚至绝望的时候,有些学生就选择了结束生命这种极端的解决方法。在2000年前后,从北京音乐学院陈果天安门自焚,到清华学子刘海洋的伤熊事件,到云南大学马家爵残忍杀害4 位好友,再到近些年药家鑫事件和最近正在审判中的复旦大学投毒案,这些都促使我们去思考对生命的态度,同时也促使我们反思大学的生命教育。要做好大学生生命教育这项工作,我们就应当理清其内涵,把握其原则,丰富其内容,找准其切口。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界定
进行生命教育首先要搞清楚生命教育的内涵,只有准确地把握生命教育的内涵,我们才能对青年学生进行关于生命的教育。那么,生命教育应该怎么界定呢?生命教育的内涵,本质是什么呢?
我认为,生命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方面:一是正确认识并尊重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每一个从事社会活动的人都拥有生命。生命是既脆弱又坚强的,脆弱表现在如果我们伤害它,我们的生命质量便会下降,会有身体机能的破损,坚强表现在生命有无限的张力,在危急时刻,生命会表现出强大的意志,与死亡进行坚决的斗争。所以,我们应当小心谨慎地呵护自己的生命。二是正确认识并尊重他人生命(这里也包括其他物种,比如动物,植物的生命),爱惜他们的生命。一方面,每一个生命体都是平等的,我们不仅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切不可随便伤害他人。另一方面,我们对待动物和植物也应当有怜悯之心,整个世界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一味地对动物和植物的践踏,人类的生命将会受到威胁。三是提高生命质量,寻找、创造生命的价值,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完善生命,生命是有限的,我们应当利用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才能,拓宽我们的生命宽度,这样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
二、生命教育的原则
生命教育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每个地区,每个学校甚至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那么怎么来开展生命教育呢?我想,在这里,我们需要用生命教育的原则来指导我们的工作。生命教育的原则应当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本土原则
本土原则,主要是指生命教育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生命教育最初是作为“舶来品”传入我国的,但是国外的社会环境,教育背景和我国大有不同。所以在进行生命教育时,就要从我们的生活环境,教育环境出发,大学生生命教育要遵从本土化原则,一方面要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智慧,不论是儒家、佛家还是道家,他们从不同角度揭示出生命的价值与意蕴。例如,儒家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佛家的“普渡众生”、“慈悲为本”等。中国古代的这些主流思想是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为当代中国推进高校生命教育本土化过程提供了丰富土壤。另一方面,要与本校的特点,学生的特点相结合,例如,我国东中西地区的差异,学校所处的环境也必然不同,男生、女生的情况也不同,不同民族的学生情况也不一样,在进行教育时,所用的方法也就不能完全同。
2知行统一原则
生命教育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生命知识传授, 让学生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知生命,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 使学生丰富人生经历, 获得生命体验, 拥有健康生命。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理论是实践的前提,没有理论指导,就没有行动的方向。在大学生的成长可塑期,若是正确的理论不去占据他们的大脑,错误的思想便会将他们腐蚀。如果不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对其在成长道路上进行恰当的引导,部分大学生极有可能走向歧途。实践是理论的反映,实践检验着理论的正确与否以及理论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如果只是单纯地在课堂上传授生命教育的知识,那么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极有可能会不知所措,陷入迷茫,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很可能做出冲动的决定,对自己及他人的生命造成伤害。所以大学生生命教育应当奉行知行统一原则,结合具体情况,真正解决好实际问题。
3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生命教育既要通过教师传授,通过家庭、社区、医院等机构团体的帮助使其内容内化为青年学生的自觉行动,又要倡导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互动,还要引导学生加强自救、自律和自我保护教育, 增强在困境中的应对技能和求助意识。
生命教育既要发挥学校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又要开发、利用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在学科课程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落实生命教育的同时,还要通过家长、学校、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积极引导家庭和社会参与培养青年一代健康的生活习惯、与人和自然和睦相处的能力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融汇成生命教育的合力。学校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材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教育是一项学校+家庭+社会的活动。大学生在学习成长期间,处在世界观、人生观的可塑期,学校的正面教育引导会对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时,如果家庭参与其中,为其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社区也加入进来,对青年学生进行相关的宣传教育,多管齐下,齐心合力,教育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
有了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则做指导,我们便可根据这些基本原则来开展生命教育。那么,生命教育到底该教育什么呢?生命是一个有宽度的词,内容及其丰富,我们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应该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应当有的放矢。生命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生命认知的教育
态度决定一切,对生命有了正确的认识才会尊重生命。生命教育要引导大学生直面人的生命,对生命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与思考,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探讨生命健康成长所必然要面对、经历的问题,感受生命的情感,激发生命的潜能,探寻生命的价值与目标。生命教育还应包括死亡教育,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应学会坦然接受死亡这一现象,学生只有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和宝贵性,才能更加珍惜和热爱生命,才能尊重自己的生命和尊重他人的生命。
2生命责任的教育
生命是伟大而神圣的。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还属于爱我们的人,我们的父母,我们的亲朋好友,谁都没有资格挥霍、堕落、残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要让学生们意识到人活着不仅是一代又一代生命的延续,而且还担负着责任与使命,每个人都担负着利用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价值,为国家为社会做奉献的伟大使命。同时,生命教育还强调孝道教育和感恩教育,通过对生命起源和生命风险的认知让学生感悟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感谢周围人的关爱和帮助,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更加珍爱和不断提升自我生命价值。我们要教会学生在家里会做一个好成员,在单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职员,在社会上会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3生命价值、意义的教育
生命教育的核心是生命价值、意义的教育。生命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技能,而是要培养一种生命意义观、价值观。物质的满足只能带来暂时的幸福,并不能给人深刻的幸福充实感。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多少都有些浮躁,虽然在当下,我们的物质生活很富足,但是内心却常常感到空虚,所以我们要有精神追求,要教育学生不断创造精神价值。个体物质生命随着身体演化会经历一个逐渐发展、成熟再衰退、消亡的自然过程,而人的精神生命却是一个由低向高、由贫乏到丰富、由肤浅到深刻的逐步深入的过程,崇高的精神生命往往能流芳百世,因此精神生命才是人类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本质体现。生命教育要引领大学生理性地进行人生规划,在坚定的信仰和自我实现中感受和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四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
1开展丰富的生命教育实践
生命教育实践性极强,是一种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活动,每一所大学,应根据本校的综合情况,通过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让大學生在实践中掌握生命知识,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生命意识,体验生命的意义。学校可以开展各样活动,例如安全活动,火灾地震逃跑演习,可以组织主题演讲,论坛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生命珍贵,感受人世间的温暖和生命的无限张力,组织学生到基层做志愿者等,获得关于人生、生命与价值的深刻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生命价值观。
2建立专门教育网站
现在在校的大学生,大多是80后,90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显著特点,那就是频繁地使用网络来学习和生活。仅当下比较流行的微博,使用人数已达到几个亿,网络的普及度可想而知。所以我们的教育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走近他们的世界,生命教育也可以通过网络这一传播媒介展开。学校要利用各种资源广泛开展生命教育,营造一种关爱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氛围和环境,建立生命教育的网络平台。首先可以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各种生命教育主题宣传活动和健康积极的文体活动;利用各种纪念日,举办吸毒、赌博、艾滋病、战争、贫穷等各种生命教育主题宣传展览;布置校园环境,利用橱窗、墙壁画像、校园雕塑、绿化林、广场等,一点一滴体现和渗透生命教育的内涵。其次可以利用学校媒体资源,开展广泛的生命教育,如利用广播中心开设有关生命教育探讨的节目;利用团委、学生会这样的校级组织,引领全校师生参加各种活动。
3建立和完善生命教育的评估体系
目前大学生生命教育中有关评估体系研究的较少,且此类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的评估体系,范围比较狭窄。事实上,大学生生命教育评估是大学生生命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环节,它应该贯穿于大学生生命教育全过程,而不是仅仅存在于课程环节。它的建立对完善大学生生命教育目标、改进大学生生命教育方法、优化大学生生命教育过程、提高大学生生命教育效果、发掘和实现大学生生命教育价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生命教育评估体系的建立还能使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体系框架更加完善。在进行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并不能很清晰准确地把握教学的反馈效果,如果建立起专门的教育评估,回顾对学生教育的过程,我们就会发现所做工作的不足,才能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陈文斌,刘经纬.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6(9):83-84.
[2]周晏.加强高校生命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J].现代教育科学,2010(6):142-144.
[3]高锦泉.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J].五邑大学学报, 2003(3):8-11.
[4]郑晓江.生命教育事业的回顾与前瞻[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5-7.
[5]吴伟花.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
[6]林建荣.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探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47-151
[7]肖杏烟.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构建于实施[J].高教探索,2009(5):77-81.
周晏.加强高校生命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J].现代教育科学,2010(6):p142~144
2高锦泉.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J].五邑大学学报, 2003 (3):p 8~11
作者简介:李慧 女 杭州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
沈妮 女 杭州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
胡新启 女 杭州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