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职旅游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

2014-10-21王冲余

素质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旅游专业人文素质中职

王冲余

摘要:当前,我国很多中职学校都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人才的培养上。旅游教学是中职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很强的人文性。中职旅游教学应强调人文教育模式,本文分析了中职旅游专业人文素质的内涵与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变革教学场所、翻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师资等途径。

关键词:中职 旅游专业 人文素质

旅游业是具有丰富人文属性的文化产业,其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感受和旅游业的形象,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培养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专业技能,还具备优良人文素養的复合型旅游专业人才。如何在完成专业技能传授的同时,提高专业学生的从业素质,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是我们专业课教师需要思考的新课题。

一、中职旅游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意义

2014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把中职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这也对未来的中职学生提出了要求: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

旅游专业服务的对象是旅游者,他们不但希望享受到旅途中的便利,更有了解当地文化和艺术的需要,得到精神上、情感上以及审美方面的满足,这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高超的服务技能,还必须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艺术修养,能提供更好层次的服务内容。也就是说中职旅游专业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更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如今由于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在服务意识和诚信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屡屡曝光的强迫购物、要小费等现象,都告诉我们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教会学生书写大写的“人”字,培养德才兼备的职业人,给旅游业注入正能量。

二、中职旅游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途径

人文教育思想是中职教学发展的关键,它对于学科的进步、学生的发展以及社会的提升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既然人文教育如此重要,中职学校该如何把它运用到旅游教学中去呢?

(一)革新教学理念,树立人文教育的新思想

在当代人文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应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在,更要关注他们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不应该过于注重知识的传递,忽略了人文精神的积极内涵。想要切实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其中,就一定要革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师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解,正确认识技能与人文素质的关系,明白技能是立世之基,而人文素质是立世之本的道理。学生的各种技能只是综合素养中显性的部分,只是冰山一角,真正构成学生综合素质的是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 这部分是隐性的,却是冰山的主体,将在更深层次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而这三部分的养成,靠纯粹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是不可能完成的,更多的是基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教师只有基于这样的认识才有可能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考虑到人文的因素;才有可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人文素质教育”渗透的切入点,才能完整理解教育本身的教书育人的真正涵义。

(二)变革教学场所,开启人文教育的新模式

在进行旅游教学过程中,实践是不能忽视的,所以要将实践贯彻于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延伸到企业岗位实践上去。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将掌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转化为相应的旅游业务组织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的方式: 一是模块教学方式,即理实一体化。实践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组成不同的旅行社,由学生担任“旅行社”的导游或者是负责人,在仿真演练与模拟表演中,将理论知识更好地结合到实践中去。而专业教师则收集旅游行业和旅游职业领域的道德行为规范、行为准则、规章制度等,将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积极创建仿真工作环境,使学生尽早接触并熟悉本职业领域内的道德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尽快地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第二种方式是工学结合,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习,专业教学在企业的帮助下完成。跟岗实习中,学生可以亲身体会全方位的导游服务的工作环节,接触和学习丰富的人文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人文素养,增强对旅游职业的感性认识,树立职业的情感和理想,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三)翻新教学手段,拓展人文教育的新视野

中职课堂教学中,枯燥的讲解和单调的说教很难适应学生的变化,教师若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时代特征来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进行教育,那么人文素质的培养就很难有实质性的发展。因此,应用现代化教育思想,翻新教学手段,势在必行。在教学中,可以推行多媒体网络教学、情景教学、任务教学和案例教学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使得课堂暂时再现旅游事物与旅游景点;图、文、声、像的组合,可以为课堂创设仿真的教学环境,打造一个良好的旅游审美时空。例如教师在讲解长江三峡的景点时,播放长江三峡两岸的景物,唯美的画面,专业的讲解,历史的变迁,都让学生置身三峡之中。

要加强人文教育,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信其师,亲其道,教师的思维情操和审美情趣等人文素养都会切实的影响学生。作为旅游专业的教师,必须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和较高的人文素质;作为旅游专业的教师,必须要善于在理论技术专业课的教学中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育;作为旅游专业的教师,必须要自觉的将人文素质培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始终。“路漫漫其修远兮”要在中职学校旅游教育中实现人文教育的渗透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做长期的努力,在实践中加强探索和总结,不断寻找出更多、更有效的方法,切实为提高人文教育质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杨丽霞.中职旅游课案例教学法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考试周刊, 2014,(62):179-179.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4.62.159.

[2] 张赟.浅谈对中职旅游教学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4,(20):444-444.DOI:10.3969/j.issn.1008-1496.2014.20.427.

猜你喜欢

旅游专业人文素质中职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研究
从供给侧改革看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基于“茶文化”背景对中职旅游专业课改的思考
大学英语课堂中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培养
浅谈心理因素对旅游专业英语口语学习的影响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