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促进学生学好初中英语

2014-10-21孙超

素质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校园英语课堂

孙超

“非学无以广才”,科学的教学是通向“广才”的桥梁。“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因为学生“会学”。在英语教学中,“会学”需要“学”的氛围、“学”的活动和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只有拥有适合自身特点的“学法”,才能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以发展自己。从“教”的此岸到达“学”的彼岸,娴熟自然的“教法”和科学有效的“学法”是这座桥梁上两道美丽的风景。然而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重知识传授的“教”,轻学习知识的“学”,导致学生在学海里死记硬背,在题海里苦不堪言。英语教师如何以“学”为本,促进学生学好英语。我认为做好如下几点:

一、营造“学”的氛围,激发兴趣,让学生“我要学”

学习英语需要校园氛围。巴班斯基认为,“教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学的最优化”。深究下去,学的最优化应该落实在“学”的氛围上。这种氛围的形成需要学校和班级形成合力,例如在校园里,需要学校把那些会说话的墙壁换成双语:走廊上贴着英语谚语,过道里挂着英语名言,甚至洗手间里也悬挂单词表,让学生行走在校园里,每天有固定的“英语墙”可看。校园广播也有固定的英语节目,讲述趣味英语小故事,播放艾薇儿、杰克逊和后街男孩等欧美流行歌曲,介绍迪斯尼、歡乐谷等学生感兴趣的旅游景点,讲述奥巴马、海伦凯勒等名人轶事,让学生每天有英语可听。校园里还可以布置生活英语实验室,如设计以起床、洗漱、房间为话题的“晨起室”,以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为主题的“节日室”,以美国小镇大街、英伦三岛、悉尼歌剧院等为主题的“旅游室”……在这种全英文语境里开展情境会话、闯关、英语角、室主擂台赛等活动,会让学生浸染在英语世界里,耳濡目染接受熏陶,不知不觉步入英语学习的快乐天地。

班级里的课堂氛围更重要。它需要教师用微笑和爱去开展,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即使是偶发事件也要用智慧的语言屏蔽课堂上不和谐的声音,巧妙利用预设之外的“飞来”素材,增加英语交际机会,训练听说能力,形成愉快的英语氛围。例如在教七年级上册“Diet”时,一个学生“哐当”一声把抽屉里的瓷碗碰到地上,脸窘得通红。教师却笑着说:“Wow,Its a nice bowl。Now lets take out our bowls and spoons。” 所有孩子将信将疑地从抽屉里拿出碗勺,神采飞扬地听老师继续往下说,“Im so hungry,I want to eat fish for lunch.What about you?What do you want in your bowls today?Please tell us about your ideas.”“I want to eat meat and vegetables for lunch.”“Id like some beef and pork ...”“Fish is good for my health,I want some fish.”“Id like some meat. Its so delicious.”“Im so fat,I think I must eat more vegetables”“I like beef best,Ill order some beef for lunch……”教室里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那个“肇事”学生也和其他同学一起拿着碗勺亮大了眼睛诉说着自己的午餐愿望,刚刚教过的有关饮食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被他们现学现用了。课堂上原本不和谐的小插曲,因为处理得当,结果盘活了一组单词,成就了一张美丽的笑脸,既浓化了“学”的氛围,又Hold住了学生注意力,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二、打造“学”的活动,以“学”定“教”,让学生“轻松学”

“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陶先生的铮铮教语道出了传统教学以“教”为主的不足,修订后的英语新课程标准开始把教学的核心定位在“学的活动”。教师重建英语课堂时就需要压缩“教”和“讲”的内容,把课堂的时间、场所、机会尽可能让位给学生的学习,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在编写教学案时也要把“备学生”作为“学”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学习某一具体内容之前的英语经验,然后根据学情选择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活力和成效的教案。学生喜欢唱英文歌,画简笔画,做小游戏,教师就要善于根据所教内容选择不同的活动去迎合学生。

以“学”定“教”,形成“学”的课堂也是促使学生轻松学英语的有效方法。教师的“教” 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学”而定,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而定,以学情定备课、定目标、定教学、定练习、定作业、定考核,就能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待进生吃得了。这样以“学”定“教”的英语课堂就会围绕学生的“学”开展各种活动。“学”的活动变多了,课堂变“活”了,学生的思路就变“活”了,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自然也是鲜活聪颖的。

三、改变“学”的行为习惯,学以致用,让英语困难生变成“我能学”

“教无定法,学应有法”。好的学法指导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但学生具有个体差异,同一种学习方法并不一定适应每个学生。比如李阳疯狂英语,让很多学习者获得了成功,但也有不少学生英语成绩仍不理想。这说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身的能力和性格有很大差异。面对英语学习困难生,教师先要纠正他们的错误观点。例如有学生认为,多做习题就能搞定英语。因此他们的书桌里总是装满了《中学阅读实战100例》、《学英语100分新攻略》、《教你如何得高分》等一大堆教辅用书。很显然,这类学生只短视到考卷上的分数,而忽略了英语的交际作用。听说能力在他们看来,就是聋哑人身上的耳朵和嘴巴,这样学下来,最终只会是高分低能。教师要帮助他们改变这种狭隘的学习观,以全面发展的交际能力作为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学”的时间和场合也不能局限在校园里,不能规定在书桌前,公交车上、商场里、旅游时都可以把英语作为学习交流的工具。商场里看到“No smoking”,工地上看到“Into the field must know”,逃生通道里看到“Site schemes”,玩电子游戏时遇到“Warning”……这些不期而遇的英语最能唤起学生记忆中沉睡的单词和语法,常用常新,常和人交流,学以致用,就能正确流利地表达,甚至达到native的程度。这些行为习惯改变了,循序渐进,时间长了,英语困难生就能变成“我能学”。

猜你喜欢

校园英语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