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
2014-10-21刘瑶
刘瑶
摘 要:本文以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现状为基础,对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人群进行简要的影响因素分析,并对提高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企业员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认知与需求的不断提高,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了解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不仅会提高员工的生活与工作质量,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1 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现状
众多研究表明,大部分的企业员工有职业倦怠感,50%左右的员工自我感觉负面情绪较多,压力较大,需要心理帮助。而心理测试的结果也表明50%左右的员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并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反应与心理症状。其中,女性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性,抑郁、焦虑、恐怖的情绪更多;外来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本地员工;工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岗位的员工;大专生的抑郁和偏执程度较高,员工的学历越高,焦虑越大;民营企业员工相对于外资企业和国营企业的员工而言,心理健康问题更突出。
2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相对于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而言,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更差,就职压力更大,这必然会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受到不良影响。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员工,他们工作的刻板性高,强度大,职业稳定性不强,生活和社会保障不够;另外,企业本身的资金、产业结构、管理水平和管理理念等因素也导致民营企业的管理者相对于外企和国企的管理者而言,更不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这些因素都使得企业员工尤其是民营企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一般的常模。
导致女性员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因素主要有三个。首先是女性的个性心理特征。一般来说,女性更敏感细腻,感受性更高,更容易纠结于细节,也更易接受不良的暗示。其次是女性承担的压力以及缓解压力的方式。现代女性的压力源较男性更多,大多数的女性不仅要承担家务,抚养教育孩子,还要在职场中做好自己的工作,她们的心理压力必然更大。另外,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日常事务的繁重,女性的娱乐活动相对较少,与外界交往的范围较窄,舒缓压力的途径也有所缺乏。再次是女性的社会地位。虽然当代社会提倡男女平等,但事实上无论在家庭、社会和工作领域,很多女性都依然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诸多因素的结合,导致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外来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四点:一是与受教育水平有关。一般而言,外来员工的受教育水平不高,这会影响他们的认知方式、情绪体验、心态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二与他们从事的职业及工种有关。大部分的外来员工所从事的都是较为简单、机械化的工作。一般都是时间长,强度大,工作对象呆板单一,刻板单调的工作不仅会使他们在工作中很难有成就感和滿足感,而且也许会诱使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呈现刻板的趋势。三与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有关。虽然大部分地区可以很好地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国家也不断采取措施让外来务工人员可以更好得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但传统思想的影响和某些排外观念使很多外来员工没有归属感。另外,外来员工基本都处于工作地点和休息地点的两点一线的生活节奏中,较少有有助于压力释放的途径和条件,当他们产生了负面情绪时,容易郁积在心, 从而损害心理健康。第四,与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关。大部分的外来员工都是背井离乡,独自在外漂泊,他们的亲人基本上都远在他乡,当他们遇到问题时只能靠自己解决,基本上得不到什么社会支持,因此他们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率也越大。
对于大专生而言,他们处于学历的中间层,低于大专学历的员工从事的工作较为单纯,高于大专学历的员工从事的工作发展空间和工作环境更好,处于中间层次的大专生不仅要应对低学历员工的赶超,自身又要赶超高学历的员工。另外,作为大学生的大专生在工作岗位上却往往不像本科生、研究生等能体现出自己的学历优势,因此偏执程度最高。随着学历的提升,顾虑会越来越多,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度也会越高,自身对工作的期望值也随之提高,因此,学历越高,焦虑程度也越高。
3 保障和提高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1)政府、企业和员工三方面均应重视,相互协调一致,创设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提供理念和制度上的保障,以维护员工的心身健康。
(2)点面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的宣传。首先,在企业的职前培训中,可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授课内容围绕企业员工常见的心理问题。当员工入职以后,可通过海报、黑板报、健康知识座谈、广播、宣传栏、交流会等形式,继续加强心理健康的宣传。
其次,有组织地定期请专业人员利用专业工具和方法对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以便及时了解员工心理健康的现状,做到防范于未燃,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员工,可通过各种咨询、热线、团体辅导等方式,及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治疗,并力求帮助员工找到适合自己的舒缓压力与不良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重点关注的对象有上文提到的民营企业的员工、女性员工和外来员工等。
(3)创设良好的工作条件,给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良好工作环境的营造可从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入手。从物质环境而言,主要是改善员工的日常工作条件,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尽量减少不良物理刺激对员工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从精神环境而言,管理者要改变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发挥员工的主人公意识,从薪金、制度等方面入手,创造条件,让员工有平等的自我提升的空间和保障,让员工形成较强的职业安全感和职业价值感,从而减少心理问题的出现。尽量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体活动,创造良好的氛围,营造沟通顺畅的人际环境,提供良好的途径让员工舒缓压力和不良情绪。
4 结语
总之,企业只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与员工一起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并积极利用各种有效的措施保障和提升员工的利益,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一定会得到积极改善。
参考文献:
[1]林赞歌,樊富珉,吴吉堂.新时期制造业员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09).
[2]邱宗耀,丘志坚,陈伟锋,林健,苏绮雯.2012年番禺区部分企业员工自测心理健康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