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两段,精讲多练”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
2014-10-21黄成泉
黄成泉
一、研究背景
夸美纽斯说:“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是现代教师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和努力方向。要实现这一点,课堂教学必须遵循“三主”原则,即“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
近年来,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等教学理念逐渐为教师所熟知。但从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上来看,这些理念显然还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尤其是农村学校,“以讲为主”的课堂仍然盛行,教师在课堂上“目中无人”,管教不管学,学生不能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没有时间进行巩固训练,无法形成学习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课堂成了教师的“独角戏”。
从2000年至今,我校先后进行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测导学,以测导教”和“三环节”课堂教学改革。这几次改革,都是遵循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原则,致力于教师教学理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良好效果,也为本次课堂教学改革从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基础。
二、“一课两段,精讲多练”课堂教学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一课两段,精讲多练”的课堂基本结构,是指将每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分为“自学质疑课”和“训练达标课”两个时段。实现这一课堂结构的前提是自习正课一对一。
(一)自学质疑课
安排在自习课上进行,时间为35分钟,其课堂流程共五步:目标导学
、教材自学、合作互学、课堂测学、问题提交。
(二)训练达标课
在“预习质疑课”的基础上,于相邻的正课上进行,时间为45分钟,其课堂流程共五步。
第一,疑难精讲。
一是设计教案时,要精心设计好疑难精讲和训练题组两个环节。
二是“精讲”也不是教师的单边活动,仍然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
三是教师的讲解不要从头开始。从头开始既没必要,也浪费时间,只要根据“自学质疑课”上反馈信息,针对重点和难点讲解就可以了。
四是对理解性质的学习内容来说,由于它更多地属于智慧技能的范畴,讲解应以基本原理或规则为核心内容,最好结合习题讲,重点分析做对的道理以及做错的原因,抓住导致理解困难的子技能。对于文科性质的内容来讲,由于多属于事实性的知识,因此讲解应侧重于知识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五是如果经过教师精心讲解,学生仍不能理解重点或难点内容,说明教学目标的设置可能有问题。用维果斯基的话来说,这些内容没有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暂时可以不讲,留待以后解决。
第二,巩固训练。
一是题组的设计要注意层次性,可按基础加拓展(必做和选作)的方式设计。教师要注意设计好变式练习,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和迁移。
二是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视情况给学生以个别辅导,尤其要给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以指导。
第三,合作提升。
由组长组织,交流训练情况,先完成者先交流,订正错题,必要时教师适当讲解。
第四,系统总结。
一是要概括归纳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二是要体现所学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和内在结构,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是要与学习目标对应,突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四是语言要简洁、精练,时间控制在2分钟左右。
第五,達标检测。
限时、限分、闭卷完成。
一是达标题的设计要注意与学习目标的对应性,练什么就考什么;要注意层次性,可按基础加拓展的方式设计。
二是在学生进行达标检测时,教师应勤于巡视督查,批改部分达标题,其余可组织学生互批。
三、“一课两段,精讲多练”课堂的基本特征
(一)学习流程翻转
把“老师在正课上讲课,学生自习课做作业”,翻转为“学生在自习课学习新知,正课上完成训练吸收”的学习流程。
(二)主体作用发挥
教师角色发生转变,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互动者。学生从接受性学习转换为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的主动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三)精讲精炼有效
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低台阶、小步子、大容量、快节奏”的原则,抓住知识主线,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讲练有效。改变了“满堂灌”、“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
(四)分层教学落实
根据学生个性、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等差异,实行分层设计、分层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发展。
(五)课堂“三量”提高
“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是评价课堂是否高效的重要指标。在“一课两段,精讲多练”课堂中,信息交互传递,学生参与度高,思维量大,注重学习新知后的巩固训练,有效促进了课堂“三量”的提高。
(六)师生关系和谐
师生之间具有愉快的智慧交流与情感沟通,课堂里充满合作和互动,教师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
四、“一课两段,精讲多练”的理论依据与操作原则
(一)理论依据
第一,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
第三,建构主义理论。
第四,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二)操作的基本原则
第一,主体性原则。
第二 ,发展性原则。
第三,差异性原则。
第四,自主性原则。
第五,合作性原则。
第六,可测可检性原则。
五、关于教学管理
(一)课表设置改进
在自习正课一对一的前提下,合理设置各学科自学质疑课、训练达标课的课时安排,是教学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理论学习促进
课堂改革,理念先行。要通过组织理论学习,更新教师观念,改变因循守旧的思想,从而促进教师对改革的认同,保证课堂教学改革顺利实施。
(三)教学研究跟进
自学质疑学案、训练展示学案设计质量,是课堂是否高效的前提,课堂实施是课堂是否高效的关键。要跟进教学研究,以学科组为单位,重点加强对“两案”设计和课堂实施的研究。
(四)常规管理推进
加强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监控,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