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水象甲的危害与防控措施
2014-10-21李德洙孙新功
李德洙 孙新功
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又名稻根象、稻水象,为全国二类检疫性害虫,是我国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原产北美洲。1988年首次在河北省唐山市唐海县发现,现已在全国包括四川、陕西、贵州等十多个省市相继发生,黑龙江省也已发现,应引起重视进行有效防控。
1 特征特性
1.1 特征
1.1.1 成虫
成虫体长2.6-3.8mm,体壁褐色,密布相互连接的灰色鳞片,前胸背板和鞘翅的中区无鳞片,呈暗褐色斑。喙端部和腹面、触角沟两侧、头和前胸背板基部、眼四周、前中后足基节基部、腹部三、四节的腹面及腹部的末端被覆黄色圆形鳞片。喙和前胸背板约等长,有些弯曲,近于扁圆筒形。触角红褐色着生于喙中间之前,柄节棒形,触角棒呈倒卵形或长椭圆形,棒为3节,棒节一光亮无毛。前胸背板宽大于长,两侧边近于直,只前端略收缩。鞘翅明显具肩,肩斜,翅端平截或稍凹陷,行纹细不明显,每行间被覆至少3行鳞片,在中间之后,行间一、三、五、七上有瘤突。腿节棒形,不具齿。胫节细长弯曲,中足胫节两侧各有一排长的游泳毛。雄虫后足胫节无前锐突,锐突短而粗,深裂呈两叉形。雌虫的锐突单个的长而尖,有前锐突。稻水象甲有两性生殖型和孤雌生殖型,发生在中国的均属孤雌生殖型。1.1.2 卵卵长约0.8mm,圆柱形,两端圆,略弯,珍珠白色。
1.1.3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约10mm,白色,无足,头部褐色。体呈新月形。腹部2-7节背面有成对向前伸的钩状气门。
1.1.4 蛹
蛹白色,大小、性状近似成虫,在似绿豆形的土茧内。
1.2 特性
半水生昆虫,成虫在地面枯草上越冬,主要分布在山坡枯枝落叶表层杂草根部,3月下旬交配产卵。卵多产于浸水的叶鞘内。初孵幼虫仅在叶鞘内取食,后进入根部取食。幼虫破坏根系,为害根部呈孔洞,使植株黄化枯萎。羽化成虫从附着在根部上面的蛹室爬出,取食稻叶或杂草的叶片。成虫平均寿命76天,雌虫寿命更长,可达156天。危害时虫口密度可达每平方米200头以上。
1.3 传播途径
1.3.1 人为传播
成蟲随稻种、稻秧、稻谷、稻壳、稻草及其制品、其他寄主植物、交通工具等传播。
1.3.2 自然扩散
成虫飞翔和扩散有很大关系, 起飞后虫体能随气流上升, 凭借风力作远距离传播, 迁移距离可达10km之多(也有说不能远距离飞翔传播,一般不超过2公里)。成虫也可随水流传播。
2 危害
稻水象甲主要危害水稻,也危害部分禾本科植物。稻水象甲的成虫和幼虫均为害水稻,越冬代成虫在春季气温达10℃左右时开始活动,先食禾本科作物的新叶,待水稻插秧后就进入稻田进行危害。成虫在幼嫩水稻叶片的叶缘或中间沿叶脉方向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形成长短不等(长度一般不超过3厘米)、宽约0.9毫米的长条白斑,影响光合作用。幼虫食根,在水稻根内和根上取食,1~3龄幼虫蛀食根部,4龄后爬出稻根咬食根系。幼虫密集根部,根系被蛀食后变黑或脚烂,刮风稻株易倒伏,甚至被拔起浮在水面上。一般地块减少10~20%,严重地块减产可达50~70%。该害虫抗逆性强,耐饥饿、耐低温、繁殖率高(每头成虫可产卵50~75粒)、寄生性广。稻水象甲传播速度快,能爬、善飞、会游泳。可借水流、气流、交通工具进行传播。
3 防控措施
3.1 加强检疫
稻水象甲是中国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中规定的二类危险病虫,应严格施行检疫。禁止从疫区调运秧苗、稻草、稻谷和其他寄主植物及其制品,防止用寄主植物做填充材料。对来自疫区的交通工具、包装填充材料应严格检查,必要时做灭虫处理。严格检疫检验,通过对其适生区、适生场所、嗜好寄主植物,采样检验,开展普查、监测,力求做到早发现、早防控。
3.2 防控措施
3.2.1 农业防治
3.2.1.1 清除杂草。稻田秋耕灭茬可大大降低田间越冬成虫的成活率。结合积肥和田间管理,清除杂草,以消灭越冬成虫,水稻收获后要及时翻耕土地,可降低其越冬存活率。春季越冬成虫未向稻田转移前和秋冬季节,清除和烧毁稻田周围杂草,使其失去越冬场所,直接消灭害虫。
3.2.1.2 合理施肥。施肥多的稻田,幼虫量大,呈直线增长,所以氮、磷、钾合理搭配、科学施肥可以降低虫口密度。
3.2.1.3 适时排灌。在末龄幼虫危害期进行排水,使土壤干旱以控制稻水象甲危害。早期排水后,田间缺少静止水,成虫产卵将减少,也可影响孵化的初龄幼虫存活。
3.2.2物理防治
利用稻水象甲具有趋光性的特征,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也可以设置诱杀田,夜间点灯诱集成虫卵,然后集中消灭。
3.2.3 生物防治
保护青蛙、蟾蜍、蜘蛛、蚂蚁、鱼类等天敌。应用白僵菌和线虫对其成虫防治也有效。
3.2.4 化学防治
防治稻水象甲有效药剂有25%噻虫嗪、40%毒死蜱、18%杀虫双、30%三唑磷等。
(作者单位:157400 黑龙江省宁安市种子管理站、宁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