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

2014-10-21王朝霞

学校教育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分配律乘法规律

王朝霞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然而,我却说:“读而不思也则惘,思而不读也则殆。”很多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忽视了“阅读”这一环节,认为“阅读”只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环节,我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新的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数学社会化”,一个人不可能终身依靠老师,每个人都必须学会自学,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阅读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和较强的数学阅读能力,是每一个数学教师应该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数学阅读的乐趣

第一,閱读中的“思”。

数学知识系统性强,内在联系密切。前后联系,新旧联系,相互转化;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一概地都去示范、讲解,会束缚学生的手脚,不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学。教师要善于利用“语言智能”这个媒体沟通“数学逻辑智能”,扶持、指教、点拨学生仔仔细细地阅读,找准和利用知识间的共同因素,寻求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第二,阅读中的“说”。

思维有两个翅膀,一是求同,二是求异。二者缺一,思维就不能起飞。求同,发现规律,认识事物共性;求异,发现特点,认识事物的个性。两者相互联系 、相互转化,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创造。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训练思维不仅要求同,也要求异,即发散性思维。在数学阅读中,教师要教导学生能从事情的几个方面,多个层次来看问题,可以顺向思维,也要学习逆向思维,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讨论能力。讨论过程是学生反馈信息、互相交流的过程,也是接受教师指导,纠正错误,提高认识,形成规律的过程。通过讨论,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思维更加活跃,沿逆向或多项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第三,阅读中的“强化理解”。

学习是学生自主的活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少讲一点,多诱导学生去阅读,逐字逐句地读,认认真真地读,“熟读精思”,领会含义,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强化所学内容,这样比教师机械地传授让学生生硬地记住一个现成的结论更有实用价值。

第四,在阅读中探究规律。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阅读能诱导学生主动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从而自行发现科学原理,学会探索知识的方法,品尝到获得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渴望参与学习的内驱力。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课本中的例题是解题的范例,它反映了解题的规律和格式。

二、数学阅读的策略

(一)以“疑”导读

以“疑”导读就是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数学课本上的概念、规律等语言简练、叙述严谨,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不易理解。指导阅读时,设疑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质疑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要主动,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

(二)以“动”带读

以“议”促读就是读读议议,让学生在相互交流阅读中发现的问题,相互协作以解决问题,提高认识,积极创新的一种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读读议议,对知识的内容、形式和形成过程,从多个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角度开展思考、讨论,可以内化知识、深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

例如,“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教学时学生通过操作、研究初步得出规律后,再让学生仔细看看书,交流一下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和看法。有的学生提出:“乘法分配律”一定要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吗?抓住这个思维灵感的闪现,我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研究,结果大家发现:不仅三个、四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能适合“乘法分配律”,而且几个数的差同一个数相乘也适合。后来还有学生提出,是不是也可以发明一个“除法分配律”。

(三)以“比”引读

以“比”引读就是通过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差别,来掌握课本知识,把知识内化的一种读书方法。边读边比可以在知识形成的初始阶段,把知识进行有层次的、系统的区分和整理,可以防止概念之间、规律之间、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交叉、泛化、滥用,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对知识间的联系和差别能够系统地把握,为以后灵活应用和创新打下扎实的基础。

例如,“分数与除法”例题: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受分数意义的影响,很多学生不理解为什么每个孩子分得的是四分之三块,而不是四分之一块。这时,我们就可让学生比一比“每个孩子分得3块饼的几分之几? 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求的是什么?它们在意义和叙述上有什么区别? 通过比较,学生对“分数和除法”的意义、区别、联系就进一步理解了,以后如果再遇到类似问题,学生就能正确区分,灵活运用,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流畅。

(四)以作业促读

学生都喜欢教师布置实践性强的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作业。所以在作业设计中我们可以设计探索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如“收集百分数”,在生产、工作中,经常要用到百分数。请你收集一些含有百分数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一下,这些百分数表示的意思。

数学作业还可以布置学生写数学日记、作文、心得、小论文或者调查报告。因为数学作文能帮助学生找到错题的原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审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同时数学写作还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畏难情绪。

阅读不是语言学习的“专利”,在数学教学中作用也不可低估。我们就在教学活动中,多留给学生一点自主阅读的余地,使学生的学习由“我要学”发展到“我能学”,直至“我会学”

猜你喜欢

分配律乘法规律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找规律
除法也有分配律吗
活用乘法分配律
关于线性变换乘法与矩阵乘法
巧解规律
找规律
乘法猪
巧用运算律
巧用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