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超浅埋段下穿既有公路
2014-10-21赵修旺陈涛
赵修旺 陈涛
摘要:凉山州中(所)冕(山)公路小相岭隧道出口下穿既有公路,下穿段覆土小,围岩较破碎,而且公路上有较多重型货车通过,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采用地表预注浆加固措施,并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地表预注浆加固效果。得出结论如下:下穿段通过地表注浆加固,有效的提高了围岩强度,控制了隧道拱顶沉降值,最终沉降值较小,较大的改善了隧道初支及二衬的受力情况,注浆效果显著,该措施是安全可行的。
关键词:小相岭隧道;地表预注浆;下穿;数值分析;结构受力
1 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75%左右国土都是山地,进入21世纪10年来,我国公路网交通逐渐向崇山峻岭穿越,向离岸深水延伸,公路隧道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2010年底,全国公路隧道为7384处、512.26万米,其中,特长隧道265处、113.80万米,长隧道1218处、202.08万米。在公路隧道迅速发展的同时,公路隧道建设尚存在许多技术瓶颈亟待解决[1]。
随着国民生产力及公路隧道技术的发展,考虑行车条件及后期可能存在的改造升级,公路隧道在线形上要求尽量采用较好的线形设计,因此不可避免的隧道下穿既有公路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如何保证既满足隧道施工安全,又不影响上部公路通行,就成了一个普遍摆在设计者面前的问题。本文针对凉山州中(所)冕(山)公路小相岭隧道出口处下穿既有公路段采取的地表预注浆加固措施,结构工程经验并通过数值分析模拟,研究地表预注浆加固技术在隧道下穿既有公路上的加固效果。
2 工程背景
小相岭隧道地处四川省西南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喜德、越西两县交界的小山一带。隧道附近聚集了登相营古驿站风景名胜区、小相岭风光风景名胜区等一系列的旅游资源。现有公路翻越小山路段,累计翻山里程达到25余公里,由于现有公路(县道XW07线)技术等级低、海拔高、地势陡峭、地质稳定性差、路基沉降现象突出,滑坡、雪灾、冰冻、水毁等自然灾害与地质病害严重,抗灾害能力弱,经常造成交通阻塞,甚至断道,致使车辆行驶速度慢、服务水平低、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该路段已成为制约县道XW07线保持常年畅通的瓶颈,也是阻碍该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小相岭隧道的建设迫在眉睫。
小相岭隧道两端与县道相接,隧道为单洞双向两车道,隧道主洞全长3424m;为满足运营期间的通风救援需要,同时加快施工进度,在隧道右侧设一贯通的平行导洞,主洞和平行导洞的中线间距为29~32m,平导全长3373m。隧道主洞内轮廓净空宽度10.6m,高度6.83m,平导内轮廓净空宽度6.28m,高度6.15m。隧道采用平导压入式通风,在平导洞口段局部采用和主洞大小一样的断面,既满足紧急情况下过车,又满足通风需要。隧道出口下穿既有公路,最小覆土厚约4.25m。隧道出口处和既有县道的位置关系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隧道出口平面图
圖2 隧道主洞出口纵断面图
出口处地下水丰富,基岩为白果湾群砂岩夹泥岩,中厚~厚层状,强风化,在刚刚完成的县道改造升级中经过开挖扰动,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且公路上常有重型货车通过,超载现象严重。在隧道顶部覆土如此小的情况下,施工时宜发生拱顶塌方、路面沉降过大、初支失稳等风险。
3 工程保护措施
针对隧道出口处下穿县道段的情况,既有县道在改造升级时,已经进行了较大挖方,边坡较高,为了保证县道的正常通行,同时避免对已开挖边坡的再次扰动,采用暗挖下穿县道。参考《公路隧道设计规范》[2]和《地下工程浅埋暗挖技术通论》[3],结合工程经验,下穿县道段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开挖,并辅以超前大管棚和地表预注浆加固措施。
3.1 下穿段支护参数
超前支护采用φ159×8大管棚,拱部140°范围设置,环向间距0.4m;初期支护采用26cm厚C25网喷砼,钢架采用工20a型钢,间距0.5m,边墙设直径为22mm的砂浆锚杆,L=3.5m,间距1.2×0.5m;二次衬砌采用55cm厚C30钢筋砼。
3.2 地表预注浆加固措施
县道上方常有重型货车通过,且超载严重现象较多,在顶部覆土只有4.25~5.66m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塌方、初支失稳等风险,因此采用地表预注浆加固措施,保证隧道开挖安全,同时控制地表沉降。隧道主洞加固长度为洞口向洞身19m,即K22+411~K22+430。水平加固范围为隧道洞身两侧各3m范围,竖向加固范围为地面至隧道大距线以上2m;注浆管采用?80×4(mm)钢管,浆液选用水泥浆,水灰比为0.6:1~1.5:1,并根据现场实验预以调整,注浆管间距1.0m×1.0m,梅花形布置。隧道平导加固长度为洞口向洞身21m,即PDK22+395~PDK22+416,其它参数与主洞相同。隧道主洞地表预注浆平面和剖面图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 主洞地表预注浆平面图
图4 主洞地表预注浆加固剖面图
为了减少洞口超前大管棚施工和地表预注浆施工的相互干扰,施工时建议先进行洞口管棚施工,再进行地表预注浆。在大管棚范围内地表注浆深度仅施工至管棚顶,以便于地表预注浆施工及后续开挖。
3.3 其它保护措施
隧道出口段下穿县道,上方有重车通行,施工时应做好控制爆破,并控制开挖进尺、加强监测,及时施做初支、二衬,在二衬施工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前(尤其在拆除临时竖撑后、二衬施工前),地面应采取限行、绕行减速等措施,保证隧道结构安全。
3.4 施工方法
施工工序如图5所示,图中各步骤为:
步骤1:拱部超前支护施作;
步骤2:左侧导洞开挖;
步骤3:左侧导洞初期支护;
步骤4:右侧洞上部开挖;
步骤5:右侧洞上部初期支护;
步骤6:右上部核心土开挖;
步骤7:右侧洞下部开挖;
步骤8:右侧洞下部初期支护;
步骤9:防水层施做;
步骤10:分段施做仰拱模筑衬砌
步骤11:分段施做拱、墙模筑衬砌;
步骤12:隧底填充、中央排水沟施做;
步骤13:沟槽、路面施做。
图5 隧道主洞出口施工方法断面图
4 隧道结构安全计算
4.1 建立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
由于隧道开挖仅对一定的有限范围内的围岩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在距开挖部位较远一些的地方,其应力及位移变化很小,在3倍跨度处的应力变化一般在10%以下,在5倍跨度处一般在3%以下[4]。所以有限元分析的区域可确定在这个范围内(3~5倍洞跨),在这个范围的边界上可认为因开挖引起的位移为零,或者开挖不引起应力的变化。为减小有限元模型中边界约束条件对计算结果产生的不利影响,计算模型的边界范围在各个方向上均取大于三倍的洞跨。
采用MIDAS GTS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计算模型尺寸水平方向取100m,竖直方向自隧底以下取40m,向上取至地面。县道上方重型货车荷载,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5]4.3.1条取值,考虑0.45的冲击系数及1.4的超载系数后,近似转换成均布荷载为59.89kN/m,有限元模型如图6所示。
图6 隧道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
模型中假设场地内无构造活动的影响,原岩应力为大地静力场型,各岩层之间为整合接触,岩层内部为连续介质[6]。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只考虑弯矩和轴力,采用梁单元来模拟;二次衬砌、超前大管棚加固地层、地表预注浆加固地层及围岩采用平面四边形单元来模拟;锚杆采用植入式桁架单元模拟。其中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的变形模量考虑钢架的加强作用。围岩及支护结构物理力学参数见表1。
表1 围岩及支护结构物理力学参数表
材料
容重
γ(kN/m3)
变形模量E/GPa
泊松比μ
内聚力
C/kPa
内摩擦角φ/°
V级围岩
19
1.2
0.38
60
22
大導管和地表预注浆加固地层
20
1.8
0.35
200
25
初期支护、临时支护
23
29
0.2
-
-
C30钢筋混凝土
25
31
0.2
-
-
锚杆
-
210
0.3
-
-
4.2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a.注浆前 b.注浆后
图7 地表预注浆前后竖向位移云
a.注浆前 b.注浆后
图8 地表预注浆前后初支弯矩图
a.注漿前 b.注浆后
图9 地表预注浆前后二衬第一主应力云图
4.3 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
对隧道下穿既有县道采取地表预注浆前后竖向位移、初支弯矩、二衬应力结果分析如下:
1)在未采取地表预注浆加固前,最大拱顶沉降为6.63mm,地表预注浆后,最大拱顶沉降为3.72mm。由此可知,在进行地表预注浆浆加固措施后,拱顶沉降有明显减小,在二次衬砌不能及时跟进且上部有重型车辆通过的情况下,对于隧道开挖安全起到较大保障作用。
2)由于采用单侧壁导坑法施工,初支最大正弯矩均发生位置在左侧仰拱和边墙交接处,注浆前为67.59kN.m,注浆后降低至52.60 kN.m。初支最大负弯矩均发生位置在仰拱处,注浆前为50.23kN.m,注浆后降低至37.84 kN.m。由此可见,通过地表预注浆,使初支变矩明显减小,有利于洞室稳定。
3)地表预注浆前后,二次衬砌拉应力均出现在拱顶内侧和仰拱处,其中仰拱处拉应力很小,最大拉应力在注浆前为10.43kPa,注浆后为4.01kPa,均远小于衬砌砼的容许拉应力。二次砌衬最大压应力均出现在拱脚内侧,注浆前为319.80kPa,注浆后为109.61kPa。由此可见,通过地表预注浆,二次衬砌的拉压应力均明显减小,较大程度上改善了二次衬砌的受力情况,注浆效果显著。
5 结论与建议
1)小相岭隧道出口处下穿既有县道,覆土较小,在县道升级改造时经过一定扰动,围岩较破碎,并且上方常有重型货车通行,在这种不利情况下,在超前大管棚保护下采用单侧壁导坑法施工,并通过地表预注浆来保证结构安全是有必要的。
2)通过地表预注浆加固措施,有效的减小了地表沉降,隧道初支和二衬结构受力有较大改善,说明注浆措施是可行的,注浆效果是明显的。
3)本文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在地表预注浆前后工况下地层沉降值、初支受力、二衬受力,由于计算理论中的基本设定条件与地层的实际状况不完全一致,采用平面有限元计算时没有考虑工作面岩体的三维约束效应,可能会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受力情况有一定的偏差,因此在隧道施工中,应根据现场监测结果,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和现场情况相结合,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以给后续相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霍孙涛.隧道病害诊治处理思路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3(30):110-110.
[2]JTG D70-2004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王梦恕.地下工程浅埋暗挖技术通论[M].安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4]李辉,炊鹏飞,杨小红,等.隧道下穿采空区的监测及结果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7(4):753-758.
[5]JTG D60-200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6]赵丹,朱向前,彭立敏.偏压连拱隧道施工顺序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6(3):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