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松茸栽培
2014-10-21张谦荆秀
张谦 荆秀
姬松茸又称巴西蘑菇,原产于美国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和南美北部的巴西、秘鲁等地,1992年福建农科院引进该品种栽培研究。姬松茸是一种名贵的食用兼药用真菌,尤其是抗癌活性高,具有降低血脂、降低胆固醇、降血糖、安神和改善动脉硬化症等药用功能,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一、季节安排
姬松茸菌丝发育温度为10-37℃,适温23- 27℃。子实体发生温度20-33℃,适温22-25℃。姬松茸栽培季节根据上述温度条件而定,如福建省可安排在2月下旬-3月上旬堆料,5月上旬出菇,10月下旬结束栽培。新疆可安排在3月下旬—4月上旬堆料,6月上旬出菇,9月下旬结束栽培。
二、菇房建设
1.地点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卫生、排水良好、环境清洁、远离污染源的场地作为栽培场所。
2.菇房设置
姬松茸菇房建设可参照蘑菇菇房,每座菇房栽培面积以200-300平米为宜;也可采用大棚栽培,每座棚面积500-800平米。
三、栽培材料
1.主要栽培材料
姬松茸最适合的栽培材料是甘蔗渣,也可以用稻草、牛粪、麦秆、棉籽壳、玉米秆、茅草、木屑等作为原料。
2.辅助材料
姬松茸栽培除主要栽培材料外,还需要适当添加一些辅助材料,如牛粪、马粪、化肥等。主料和辅料经过堆积、发酵二翻堆,制成适合姬松茸生长发育的培养料。
四、培养料配方
配方1:稻草60%、牛粪36%、石膏粉1%、碳酸钙1%、过磷酸钙0.5%、尿素0.5%、石灰1%。
配方2:麦秆66%、牛粪30%、过磷酸钙1%、石膏粉1%、石灰1.8%、尿素0.2%。
配方3:玉米秆53%、棉籽壳40%、麸皮5%、碳酸钙2%。
配方4:玉米稈63%、麦秆20%、牛粪15%、尿素 0.2%、碳酸钙1.8%。
五、培养料发酵
1.前发酵
①建堆 将无变质的栽培主料(如稻草、麦秆、棉籽壳、玉米秆、茅草、木屑等)与牛粪预湿1天,含水量在60%-65%,然后将预湿好的培养料建堆。堆底宽1.8米,交替铺设主料和牛粪,底层铺30厘米厚的主料,然后铺牛粪3-5厘米,每层高度25厘米左右,层数10-12层,堆高1.5米以上。铺放主料时既要疏松、均匀,又要扎边切墙,料堆边应基本垂直,铺盖粪肥要求边上多、里面少,下层少、上层多,从第3层起开始均匀加水和尿素,并逐层增加,特别是顶层应保持牛粪厚层覆盖,顶部堆成龟背形,增加上层压力,水分应掌握在堆好后有少量水流出为准。
②翻堆 建堆后须翻堆3次,翻堆目的是通过每次对粪草的翻动,改变料堆各部位发酵条件,调节水分,增加养分,散发废气,增加新鲜空气,促进有益微生物生长繁殖,升高堆温,加深发酵,使培养料得到良好转化和分解。因此,翻堆时上下、里外、生料和熟料相对调位,把粪草充分抖松,干湿拌合均匀,各种铺助材料按程序均匀加入。
建堆5天后第1次翻堆,堆宽缩至1.7米,堆高不变。堆中间每隔1米设排气孔,翻堆时仍要浇足水,并分层加人过磷酸钙和其它辅助材料,水分掌握在料堆有少量粪水流出为宜。建堆后10天第2次翻堆,堆宽缩至1.6米,高度不变,翻堆时分层加入石膏粉和其它辅助材料,原则上不浇水。建堆后15天第3次翻堆,堆宽1.6米,高度不变,将石灰(石灰是碱性物质,过磷酸钙是酸性物质,故不能在同一次翻堆时加入,一般在最后一次翻堆时加入)分层撒在粪草上。整个堆制过程中的水分应掌握前湿、中干、后调整的原则。
③发酵标准 前发酵时间20-25天,前发酵结束后培养料标准:颜色呈咖啡色,生熟度适中,有韧性而不易折断、料疏松,含水量为65%-68%,若料偏干可用石灰水调至适宜含水量,一般手握紧料有5— 7滴水滴由指缝渗出即可,pH值在6.0-6.8,pH值偏高可用过磷酸钙调节,偏低用石灰调节。
2.后发酵
①发酵方法 将前发酵好的培养料搬进菇房床架上铺平,培养料进房后,关闭门窗,让其自然发酵升温2-3天。然后垒好锅灶烧火升温,使菇房内的料温上升到58-62℃,保持6-8小时,降温至48-52℃,保持2-3天。后自然降温,每天通风1-2小时,后发酵期间重点注意烧火安全问题。
②发酵标准 后发酵结束后培养料标准:料色为棕褐色,腐熟均匀,富有弹性,禾秆类轻拉即断,含水量65%左右,pH值6.0-6.8,无臭味异味,具有浓厚料香味,料内及床架上长满棉絮状嗜热性微生物菌落。
六、栽培管理
1.培养料铺床播种
后发酵结束后,打开门窗通风,降温至30℃左右时,将料均匀分铺于各层。待料温降到27℃以下时播种,播种量为1.0-1.5瓶/平米,采用撒播并部分轻翻入料内,压实打平,关闭门窗,保温保湿促进菌种萌发。
2.发菌
播种后2-3天,菌种开始萌发,3天后适当增加通风量,7~10天后逐渐加大通风量,保持菇房空气新鲜,促使菌种往下吃料,菇房相对湿度控制在80%左右,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55%-60%。一般播种后 18-20天菌丝可发菌到料底。
3.覆土
应用覆土技术,能明显改善菌类品质,提高产量。覆土含沙量不能太高,要求颗粒度好,持水性能好。每平米面积用土量约45千克,将土打碎,用石灰水调pH值至7左右,含水量60%-65%。播种后15- 20天,菌丝走满后覆土。覆土厚3-4厘米为宜,覆土后2-3天内关紧门窗,让菌丝尽快向覆土内蔓延。3天后适当加大通风量,有利于菌丝爬土。
4.出菇管理
播种后40天,菌丝发育粗壮,少量爬上土层时应向菇床上面喷水,覆土层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5%-90%。土面出现许多白色米粒状菇蕾,继而长成黄豆状,发育成菇蕾。待菇蕾直径达2-3厘米时停止喷水,避免喷水造成菇体畸形。大面积出菇后,姬松茸生长发育会消耗大量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所以在出菇期间必须注意通风换气,每天通风1-2次,通风时间不少于0.5小时,保持菇房内空气新鲜。出菇期间菇房内温度控制在20- 28℃。每潮菇结束后要整理菇床,停水养菌几天,待出现小菇蕾再喷重水,出菇期可持续3-4个月,可采收4-5潮菇。
5.采收加工
姬松茸采收期是菌盖刚离开菌柄之前的菇蕾期,即菌盖含苞尚未开伞,表面淡褐色,有纤维状鳞片,菌褶内层菌膜尚未破裂时采收为宜。采收时用手握菇柄左右轻轻旋摘,剪弃带有泥土的部分菇脚。采收后的鲜菇可鲜销或用干燥机烘干,烘干后的干品用塑料袋包装。
(作者单位:151800 黑龙江省巴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61700 黑龙江省明水县双兴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