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M在红沿河核电厂一期工程设计接口管理中的应用
2014-10-21吴国辉谢陈平
吴国辉 谢陈平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红沿河核电厂一期工程设计接口的管理,阐述了采用ICM(Interface Control Manual)对设计接口进行管理的优越性,以供后续工程参考。
关键词:红沿河核电厂;设计接口;设计管理;ICM
1、引言
红沿河核电厂一期工程是我国首个4×1000MW核电机组核电项目,工程设计是多方参与、多专业协调、多方位推进、多工种交叉作业、六级进度管理、六大控制贯穿始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该工程设计由多方设计院(包括部分设备供应商)共同完成。因此为了使各设计方保证工程设计进度,实现设计工作有序的开展,如何保证各设计方设计输入和设计输出资料的按时提交,认真严格地管理好各设计方之间的设计接口关系就成为了设计管理方和各设计参与方必须认真对待的管理课题。本文通过介绍红沿河核电厂一期工程设计接口的管理,阐述采用ICM(Interface Control Manual)对设计接口进行管理的优越性,以供后续工程参考。
2、红沿河核电厂一期工程设计模式
红沿河核电厂一期工程由中广核工程公司(以下称工程公司)总承包,由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称设计公司)总分包工程设计,作为工程的总体设计院承担除NSSS部分以外的初步设计和部分施工图设计工作,其他核岛反应堆系统、核辅助系统、常规岛及电厂配套设施等由其他诸多设计分包单位完成。设计公司承担工程的总体设计责任,对其他分包院承担设计管理责任。
3、红沿河核电厂一期工程设计接口管理
3.1 设计接口管理的定义
设计接口管理是从各系统、设备、构筑物的技术参数出发,为了确保建成后的核电厂按额定参数运行,要求各岛(通常指核岛、常规岛和BOP)的设计单位、供货单位按协调的技术参数进行设计,在相互的设计边界处提出对方所需要的设计信息,满足各设计单位设计范围内设计工作的开展。这些信息可以是各种软、硬件的输入输出信息,如各种参数值、流程图、布置图、化学性能要求、控制信号等内容。
设计接口对于各设计单位均存在内部设计接口和外部设计接口2种:内部设计接口是各参与方内部各工种、专业之间的信息交换,一般由各设计参与方按照自己的习惯模式来自行管理,设计管理方不作特别规定;设计管理方主要负责外部设计接口管理。
3.2 外部设计接口管理的模式
设计接口交换管理是一般来说都是大型工程的各种矛盾产生的焦点,往往工程出了问题都是不同程度地因为在设计接口交换和管理环节上出了问题,尤其建核电厂这种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科技含量高、关注程度高的大型项目,更需要很好地对设计接口进行管理,使各设计参与方按时准确地提供设计、设备制造所需要的技术参数和设计资料。
红沿河核电厂一期工程项目的接口管理模式延用了在大亚湾核电站工程建设中首次实践并沿用至岭澳核电站一期、二期工程建设中采用的接口控制手册(ICM)的数据库管理模式,并针对工程的特殊性对ICM管理模式进行了完善,其弥补了原有传统接口管理模式中的不足之处,使各合同商之间的接口交换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突出了核电工程建设中资料提交的计划性和前瞻性,保证了工程建设按照各级進度计划井然有序地开展。
3.3红沿河核电厂一期工程接口交换模式
红沿河核电厂一期工程有多家设计方共同参与完成工程的设计,接口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管理难度空前。在借鉴LAI、LAII接口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采用ICM 对红沿河项目的接口采用分层管理的模式进行管理,与设备供应商有关的接口称之为第P层接口,设计公司与分包院之间的接口称之为E层接口,示意图见图1。设计接口信息交换主要由工程公司和设计公司进行管理。
图1 红沿河核电厂一期工程接口分层示意图
为了加速接口信息的流转,红沿河项目上供应商与设计公司和分包院之间的接口信息可以主送设计公司并抄送分包院,但是为了便于工程公司对第一层接口的管理,必须同时抄送工程公司;同样,设计公司与供应商、业主公司之间的接口信息也可以在主送供应商的同时抄送给工程公司,详见图2(红沿河核电厂一期工程接口交换模式示意图)。
图2 红沿河核电厂一期工程接口交换模式示意图
4、红沿河核电厂一期工程ICM
4.1 ICM的由来[1]
应用ICM进行不同合同商之间信息交换的管理是在1988年大亚湾核电站的核岛与常规岛设备供应合同执行中进行了首次实践,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后ICM模式继续沿用在岭澳一、二期工程中,并得到了较好的扩展和完善。
4.2 红沿河核电一期工程ICM的编制
ICM是由多条有接口编码、交换时间和详细交换内容描述的设计接口组成。编制到这个集合体中的接口都是经过各方事先协商确定的,接口交换时间需要与设计二级、三级进度相匹配。
红沿河核电厂一期工程的ICM(这里指外部设计接口管理手册)是由设计公司在岭澳二期ICM的基础上组织分包院设计人员进行接口手册的编制。各分包院须确定接口的内容,并同意接口的设置,涉及的接口交换内容按照先近后远的原则,分阶段进行编制和补充完善,经汇总后的接口清单由设计总包方通过ICM进行发布,供各家设计院交换设计资料时使用。具体规定为:
1)对接口进行分类设置,包括机械、电气、仪控、土建、执照申请、调试等专业;
2)根据每个接口性质的不同,共分成18大类,以便于管理;
3)接口交换分为2个状态,分为初版“PRE”和终版“FIN”;
4)接口交换时间以FCD为原点,时间精度0.5月,“不适用”用“4444”表示,“待定”用“9999”表示;
5)ICM在编制阶段,采用中、英双语,ICM正式出版后涉外接口采用英文,国内接口采用中文,对于设备供货商未确定的接口采用中、英文;
6)接口详细描述栏填写时应尽量详细。接口内容的设置应以“短、平、快”为原则,不宜将涉及地域广、子项多、接口成熟时限长、专业不同的内容挤放在一个接口内;
7)大多数接口交换时间属于三级进度,在安排上必须和设计二级进度相协调。
4.3 ICM的管理
4.3.1ICM数据库的维护
ICM数据库的维护由设计总包方负责。ICM数据库可以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适时地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主要包括增加新的设计接口交换、修改设计接口交换日期、取消不必要的设计接口交换等。程序规定ICM的管理者每6个月更新1次并升版,补充新的设计接口。红沿河核电厂的设计总包方设置了专门的接口工程师负责组织ICM的编制、增减、修改、升版等工作,实现数据库的时时更新。
4.3.2ICM的跟踪
ICM的建立要求各接口参与方严格按照达成一致的接口清单进行信息交换,并对提交信息的准确性负全部责任。接口工程师通过对数据库的管理,跟踪接口的交换情况,对延迟交换的接口通过接口双周报的形式通知各設计参与方,并通过接口协调向各家设计参与方通报每月的接口交换情况。通过对ICM的跟踪掌握工程的进展情况,了解工程设计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保证工程设计的顺利进行。
4.3.3ICM管理制度
1)接口双周报制度:各设计方每月中旬和月末需出版接口双周报汇报接口交换情况,同时在接口双周报中提出需其他参与方关注的问题。
2)接口协调会制度:每月由设计总包方组织其余设计分包方召开接口协调会,解决协调各设计方之间的接口,处理交换过程中各设计方遇到的问题,集中处理接口条目增加和删减的问题。
5.采用ICM进行接口管理的优越性
5.1实现设计过程控制
采用ICM对设计接口进行管理,打破了工程建设中的传统运作模式,为各合同商有责任、有计划、有步骤交换彼此间存在的设计技术资料提供了具有权威性的法制文件。因为ICM的编制是根据核电厂设计的客观规律、上下游的逻辑关系、各里程碑的进度要求、各合同商的任务分工等因素,经过各主要合同商磋商后确认的;每个接口的交换过程都经过接口双方的严格审查和确认,并有规范的文字记载,形成了设计输入的依据材料,承担着法律责任。
5.2为工程进度控制提供了依据
ICM加强了工程设计中的进度控制。因为每个接口的交换时间和交换内容已经按照工程设计的逻辑顺序进行了设置,充分体现了设计二级进度和三级进度的要求,如果接口发出方没有按进度进行设计活动和接口准备,则到了接口规定的交换时间它可能就提不出具体或准确的接口内容,直接影响接口接收方的设计输入,ICM的管理者可依此来检查各合同商设计进度的进展情况并进行协调。
如果合同商未能按照ICM或合同中规定的时间进行接口信息的交换,合同管理方将对延误提交信息所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若对工程造成实际影响,引起损失,接口交换的信息可作为合同纠纷追责的依据。
5.3 优化管理、加速了接口信息的交换
应用ICM解决了不同参与方之间的设计信息交换问题,减少了为解决日常设计中的资料提交问题而召开协调会的次数。传统的开会模式对于解决设计资料提交问题即繁琐又不及时,效果也不好。而使用ICM,就可以按规定有序地交换资料,即使碰到问题也会及时发现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予以解决,可以保证工程设计的顺利进行。
5.4 便于信息检索
通过数据库管理应用,可通过关键字段在ICM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得到所需信息,达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5.5 具有可移植性
红沿河核电厂一期工程的ICM数据库能够方便地移植到类似的工程管理中,经过适应性修正即可应用。
ICM的管理模式的采用优化了红沿河核电厂一期工程的设计接口管理,为后续CPR1000项目及其他型号核电工程项目的设计管理模式标准化奠定了基础,对国家大力发展核电背景下新建的后续核电工程的设计接口管理具有更高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吕书宝.核电工程建设中的设计接口管理.核电.2005(3).
[2]程平东,孙汉虹编.核电工程项目管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