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设计之我所见

2014-10-21康晓娜

关键词:探究设计教学

康晓娜

数学总是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枯燥乏味的学科,但是“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的应用却给小学数学课堂注入了鲜活的动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也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然而,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很多时候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并不十分明确,往往是为了“合作”而合作,使小组合作学习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其实,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于小组合作探究,也不是每一节课都需要小组合作学习。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学习的问题设计方面我们应注意哪些?对此,我想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首先,问题设计的目的要明确,要紧紧扣住新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入手,设计目的明确的活动要求。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或者要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及应用,或者有利于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或者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积极探求新知识,或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手段,问题的设计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必须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

其次,问题的設计要有价值,要使学生感兴趣。教师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要尽可能与他们已有的经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要让学生觉得“问题值得”讨论,并愿意讨论。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有利于集体研究,不要提过于简单。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假思索就能解决,这样的合作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难度和可操作性,例如在教学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教学难点时,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里为什么要加上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是0可不可以呢?你能否想个办法证明一下?这个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他们马上举例验证,并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在验证与交流的过程中教学难点很轻松地就被突破了。

第三,问题要有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解法多种多样,结果也可能并不唯一,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往往考虑的不够全面,个人独立思考会有一定困难,与同伴合作正好起到了化难为易的作用。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让别人理解自己的平台。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彼此观点不断碰撞,他们要想让自己的意见被别人接受,就要不断地搜集信息支持自己的观点,还要找出别人的“缺陷”,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还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还会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在不断研究、争论的过程中,有争议的问题会变得清晰、明确,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牢固。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已知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求其他两个内角的度数的问题让孩子们讨论,因为没有告诉孩子们已知的角是顶角还是底角,所以问题一抛出孩子们便议论了起来,通过他们的探究、交流,很容易地就明确了这个问题应该分两种情况来解答。这样既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激发了孩子们探究的欲望。

第四,问题的难度要适中。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期”理论,我国教师形象地将之比喻为“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摘到桃子”,合作学习问题的难度应该处于最近发展区内,换言之是要介于学生的现在发展水平和在别人指导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问题太简单,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表层,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有限;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即使合作学习也解决不了,不仅达不到学习的效果,还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所谓适中难度的问题应该是单个学生不能解决或很难解决而通过小组合作能够解决的问题。

第五,问题要有层次性。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基础知识的差异,成长环境与生活经验的不同,即使同样的问题,他们的思维方式,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也是有差异的。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有层次的问题情境,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提出符合个性发展的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让学生通过主动的尝试和探索历经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六,问题要有探索性。合作学习的意义不仅在于问题的解决,更在于组员之间共同探索、挖掘出问题的深刻内涵,促进更深层次的思考,所以小组合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有探索性、有一定的深度、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组员在相互启发、共同思考中培养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要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过不断指导,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校正,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需要我们不断尝试和探究。

(作者单位:辽宁省开原市民主小学)

猜你喜欢

探究设计教学
设问引导探究
BUBA台灯设计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有种设计叫而专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