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市发展的文化资本
2014-10-21赵桓毅
摘 要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但是一个城市发展也绝对不是只有经济。本文通过对文化资本的把握,借助文化发展的思考,对西安的城市发展中文化资本的梳理。对文化资本的宏观化理解,讨论西安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文化资本对其的影响,研究城市文化资本在运作过程中对西安城市发展的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 西安 文化软实力 文化资本
作者简介:赵桓毅,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2-221-02
法国社会学家、思想家布尔迪厄解读了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分析出了文化资本的重要性和关键地位。他认为任何一个城市都具备自己的文化传统。城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城市文化的制约和提升,而城市文化的发展在经济意义上,离不开资本的运动。 今天的西安正同全国许多城市一样,面临着严重的发展危机。而城市发展的的竞争力决定着城市的兴衰,提升城市的竞争力也成为中国许多城市的战略目标,西安也不例外。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传统以经济拉动城市发展遭到质疑,与之城市硬实力对应的城市发展软实力也因此成为了推动城市发展竞争力的核心能量。
一、文化资本理论
(一)文化资本的概念界定
文化资本理论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思想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提出,这个理论的提出打破了纯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将资本的概念引入到了社会学的范畴里,运用交叉学科的方法更加透彻的解析了资本的本质,为社会学提供了更大的研究领域,他更完善马克思的关于资本的论断。在布尔迪厄早起的论述中,资本表现为三种基本类型: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每一种资本类型下面还可以再细分出更多更低的资本。后来,布尔迪厄有特别的添加了符号资本。
在这几类资本中,布尔迪厄最感兴趣的和最关注的是文化资本。所谓文化资本不同于马克思形式或者经济学意义中的“资本”,而是一种更加强调非物质形式的资本。文化资本可以借助不同的形式传递的文化“物品”,在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文化资本的存在。比如:优雅的行为举止、对艺术品的品味、语言能力等等。布尔迪厄从资本看人类行为,文化资本存在有三种形式:一是身体化的形态,体现在个体的行为和精神状态下的表现。二是客观化的形态,表现为客观物体的内在价值上面,如书籍、字画、雕刻、工具等。三是制度化的形态,表现在对于某些制度性的规定或者规则上面,比如技能认证、法律规范、道德论理等。当然,在一定的条件下,文化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这就充分的体现出了“资本是以同一的形式或扩大的形式去获取生产利润的潜在能力”。
(二)文化资本的核心概念
在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中,就重新解析了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实践理论。并且提出了在社會实践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场域、惯习、资本。在文化资本理论中社会科学的对象既不是单独的个体,也不是理想中抽象的社会,而是有无数个“场域”组成的,而“场域”又不同于我们一般意义上面理解的空间。“场域”的基本特征就阐明了它与空间的不同,它的不确定性取决于它的斗争性、历史性。布尔迪厄认为,场域是松散的,正规化程度比较低,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范围。
文化资本有着它特有的特性,继承式的传递性,这种传递性最明显地表现就是在家庭历史中。从最基本的个体来讲,当拥有强大的文化资本的家族,他的后代也同样在这个方面有这不俗的实力或者对这个方面较强的学习能力,更加容易获得新的文化资本,这点也说明了文化资本同样具有马太效应。在文化资本的客观性是通过它的物质性来发现的,文化资本在一定的条件下同样成为一般意义的经济资本。如:名人字画、古董雕塑、历史文物、天然矿物等,它可以像经济资本一样被一代一代的传递继承下去。
(三)城市文化资本理论的提出
城市文化资本理论在国内是由南京大学的张鸿雁教授最先提出的,他受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启迪和影响,并且把理论中微观的个体文化资本,延伸到了宏观的城市文化资本。城市文化资本是从文化资本的角度去理解一个城市包括它的历史、人文文化、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具备现代文化属性的经济模式等。
二、西安城市文化资本
(一)西安城市资本简述
城市作为人类及自然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聚集地,城市也是人类文明的价值体现。
西安,世界闻名古都,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曾有十三个王朝先后在此建都,是中国古代城市文明的杰出代表。以秦、汉、唐为代表的历史王朝,给予西安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西安,在它3000多年的城市发展中,它所代表的就是中国古代城市文化的发展史。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浪潮袭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西安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使之成为了较为尴尬的二线城市。
布尔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中各个不同场域都有这各自特有的惯习,惯习概念偏重于对主观性的描述。文化资本宏观化后不难可以分析出西安这座城市它每个场域文化资本的强弱、关系等,从而可以准确的定位西安城市发展中文化资本的定位和优势。西安城市文化资本场域分类几乎涵盖了所有城市应该有的和其他城市不具备的各种因素。自然环境、历史文物、公共交通、社会素质、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地域方言等。而这些我们可以看成构成西安城市文化资本的重要场域,通过对以上重要场域的分析,可以较为全面的得出西安城市发展中文化资本。
(二)西安城市文化资本系统分析
在布尔迪厄看来,场域是松散的,正规化程度较低,某种场域并非是依照单一规章制度机械性运转的机器。所以在构成西安城市文化资本的众多场域内,经过很多年的发展与时间的磨砺,使相互之间的摩擦变少,遵循着自我的心理暗示。形成了排斥和敌视的自我城市文化场域内的保护性磁场,从而抑制了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文化发展。
西安人民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及中国新时代西安人民创新精神不断的影响这这座城市,给予西安极具凝聚力传承传统文化的城市精神。
西安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都,被誉为“天然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古代先贤的真知灼见、优良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经过千年的沉淀与酝酿,已经渗透到整个城市里,使得西安拥有了不同于上海、广州等地人文积淀。西安又不同于其他城市,自古西安的开放性也是它的一个显著特点。不管是周、秦、汉、唐各个朝代都具备这开拓创新的城市精神的,中国的丝绸之路、唐玄藏西行、鉴真东渡日本等,这无不说明西安从城市开始之处就定下了城市精神的主基调。
三、西安文化资本运作
(一)西安文化资本优劣分析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过去了十二年了,在这十二年当中,西部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有了空前的提高。
在国家机器政策的强制介入下,西安逐渐走出了单纯的自我体验的磁场。在场域中实践理念也被外界灌输的教条中,走向了一种为了发展而发展的发展怪圈中,从而从前一种社会化主观性向社会秩序主观化的惯习转变中。
我们在分析西部主要城市资本里发展水平得分及其排名中,不难看出十二年的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西安并不是我们预先所设想的会成为西部城市中的领头羊。从地理位置上看,西安是西部城市的门户,对于各种优惠政策和外来资金,都必然会经过西安而流入西部,但这些资金并没有全部留下。城市发展落后不能仅仅归结于“门户效应”,更重要的是寻找自身在落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城市发展已经不能只是单纯的对经济资本进行重视,一味的发展城市硬实力。这样的做法首先违背了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没有迎合市场的需求,收益较低,发展代价过大。这样忽略城市软实力而谋求城市发展的城市很多,西安也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个,忽视了文化资本在整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二)西安城市文化资本的未来走向
城市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单单是看其资本的流动来带动利益的增长,这种认识受整个社会文化价值控制。文化资本的产生到传承不是每次都是从零到一然后再回到原点,而是在不断传递叠加的过程不断传承的。教育就是一种文化资本的生产与传播方式,也是目前人类较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特别是通过学校教育,使用一套预先设计和准备的内容集中教育,把一些基础性的知识统一传授,再与家庭教育和个人兴趣相结合,使孩子掌握必要的文化资本获取技能。
城市的文化資本想要切实的为城市发展发挥作用,就必须由较为完善的人力资源作为后备力量。西安想要通过文化资本带动城市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文化因素中最为核心的人力资本。西安拥有大约81所中学,870余所大学,充沛的学校教育场所为西安及其周边地区提供稳定的基础性文化资本传递。特别是西安拥有三所“985工程”学校和五所“211工程”院校,而在这些院校中大多学生不是西安本土居民。这正是西安在利用文化资本发展城市的核心力量,学生在学校大多需要独立生活4年以上,也可以说西安成为了大多人的第二故乡。中国传统思想特别是地域留恋感会使这些数量庞大的人力资本会把西安作为第一选择,那么西安在发展过程中就会拥有数以万计的人力资本,而这些人力资本在不断的为西安城市发展做贡献。
对于西安而言,人力资本的聚集和使用需要城市为这些人提供较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而西安城市空间的构建也文化资本的基本土壤,城市空间不光是为人力资本提供制造文化资本的场所,还是消费文化资本的主要贡献者。一些有形或者无形的文化资本财富,会具体化在整个城市之中。比如:西安城市地铁、文化遗址、建筑物、字画、影视、文学作品等,这些都会被私人或者公共消费。
四、结语
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转型已经是城市发展的主色调,从经济层面、文化层面、思想层面都收到来自西方各个方面的冲击。在城市经营过程中,不能依靠硬实力来发展硬实力,单纯的经营城市已经不能适应国际大环境,特别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速度。城市的文化资本用作,可以为城市创造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资源。当城市面临来着各方的挑战的时候,就会因为想雄厚的文化资本的积累从容的应对。同时,会遇到更多的机遇快速的发展城市。
西安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门户城市,在城市发展方面不能只是起着简单的接待作用。每时每刻都会有大量的资本流入西安,如果西安没有通过对文化资本的自身发展和重视,那么这些有限的资本将会再次的流出西安。
参考文献:
[1]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从经营城市、行销城市到“城市文化资本”运作.南京社会科学.2002(12).
[2]沈道义.陈仲伯.城市资本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经济地理.2003.(9).
[3]杨永春.伍俊辉.杨晓娟.候利.李志勇.向发敏.1949年以来兰州城市资本密度空间变化及其机制.地理学报.2009(2).
[4]段钢.冯佑明.文化资本与当代城市发展.学海.2009.(3)
[5]陈宇光.论布尔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三个核心.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