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及教育
2014-10-21戴勇毅
戴勇毅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
那么作为班主任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呢?
一、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并探究其特点与形成原因
作为教育者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追求上进,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扬,他们不想犯错更不想故意与老师作对,他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们已有这样或那样的坏习惯。那么,我们要善于发现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探究其特点,分析其成因。
(一)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特点分析
第一,控制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相比初中时期有了发展,但仍比较差,特别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与暗示,进而产生不自觉的模仿行为。缺乏耐心和毅力,缺乏一贯性。如感兴趣的活动,能坚持四十分钟以上;不感兴趣的活动,在成人的要求和督促下,才能坚持十五分钟以上。
第二,自我评价能力差。自我评价几乎完全依赖老师,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较多地评价他人,不善于客观地评价自己。
第三,辩别是否能力弱。如喜欢交朋友,邻里的伙伴,同座的同学,给他东西吃的高年级学生,均可能成为朋友,朋友关系很不稳定。
第四,对家长、老师比较信任,特别是对老师说的话。依赖性较强,尤为依赖老师,有独立的愿望与要求,在家中表现明显。
第五,由于年龄小,可塑性强。自已的行为容易受到外介的诱导,跟着好学好,看到不好的行为习惯也会不自觉的模仿。
第六,民族特点习惯突出。少数民族特有的纯朴、讲义气也在小学生身上得到耳目渲染,给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二)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原因
学生不良日常行为习惯的产生和反复,不单纯地源于学生思想问题,更多地还是复杂多变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浸染造成。
第一,主观因素是指来自于学生自身的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自尊心的增强和成人感的出现,形成了不正确的价值观,导致他們常抱怨、甚至批评父母、教师和社会。当父母严禁孩子单独外出自由活动时,当家长批评他们,并把他们与优秀的亲戚子女作比较,逼他们用功读书时,他们对家长不满。当他们受到老师的当众批评时,他们会因自尊心受到伤害而感到没面子,继而产生逆反情绪,与父母或是教师发生冲突,有的学生竟对父母的责骂训斥进行反抗。二是自我意识的出现,形成了他们偏激、扭曲的个性。他们因知识、思考能力的局限,对人对事的评价常常是偏激的,不成熟的,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比如,看到好朋友被人欺侮,他们会挺身而出打抱不平,却没想过谁对谁错,也没思考过用其它好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三是性意识的觉醒,导致了他们的恐慌和盲目表现,常引发一些超常行为的发生。随着生理发生的变化,青春期性心理开始萌动,他们内心不安、恐慌,同时他们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吸引异性的举止上。有时,他们为了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常常做些超常行为。
第二,客观因素,学生处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里,必然要受到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家庭是影响初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外因是家庭的气氛和教育环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人口素质较低,家庭教育滞后软弱。可以说,不少人家的家庭教育不当和不利的家庭环境是具有不良日常行为的学生的发源地。二是学校教育条件落后。少数民族地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给学生学习造成很大的困难,一些家长和学生认为在农村读书根本就没有出路,造成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流失大,甚至根本就不读书。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举步维艰。三是急剧变化的社会带来的冲击。社会在骤然变化的进程中,带来了发展也带来了许多阴暗面,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和不平衡,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种种负面效应。
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外刺激夹击着学生自我,再加上一些成人文化对青少年文化的不理解和伤害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罗织着这些学生的内心丰富而又复杂不良的心理状态,形成了一张张害人的无形之网,最终导致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
“学校无小事,件件需认真。” 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更是没有小事可言。习惯的养成正是一件件小事中情绪体验的积累。正因为如此,我十分注重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学校的规定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促进的作用,我们要坚持不懈去做。 譬如,关电灯可以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就餐排队,可以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如组织班干部每天早上对学生进行零用钱登记,原则上不准学生带钱到学校来,即使带来了也要向老师说明用处,这样就杜绝了学生买零食现象的发生,使学生养成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等好习惯。
学生知道了要做什么,也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做起来时往往会因为主观的或者客观的原因而不能顺利地进行,这时就很有必要对“知”与“行”进行协调,注意调查、了解情况,及时给予指导,或与学生一道寻求方法解决问题。如有些学生总是上课睡觉,了解情况后得知,学生多数是因为作息时间不好,导致第二天上课睡觉,针对情况,一些同学建议放学午餐后就就睡觉半小时,晚上自习后就休息,这样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的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石穿一样,一点一滴,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