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对外开放政策提出的动因探析

2014-10-21叶俊

法制与社会 2014年36期
关键词:动因邓小平

摘 要 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是在总结中华民族的历史经验,吸取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借鉴国际环境中多国开放的优秀经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交往理论”和“世界历史”理论、列宁的对外发展思路、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的开放思想等基础上提出来的。深入探究邓小平同志提出开放政策的动因,对于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現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邓小平 对外开放政策 动因

作者简介:叶俊,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2-145-02

开辟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新纪元的对外开放政策,其提出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历史、现实、理论等多方面的客观动因,还包括“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个人主观因素。纵观历史发展全局,中国提出对外开放政策,不但纵向总结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程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年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而且横向借鉴了当时国际环境中许多其他国家开放的优秀经验。理论上是在贯彻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开放思想的基础上,继承、发展和深化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世界历史理论”。全面深入探究开放政策提出的动因,有利于我国积极主动地加入世界的发展行列中,并在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相互交流中扬长避短、去粗取精,更加精准地找准自身的位置,在全球化趋势中增强综合国力。

一、历史动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历史动因是相对于现实动因而言的,它是指将对外开放政策放入中华民族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曾经历了极度辉煌、令人骄傲的历史阶段,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我国不论农业、手工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都曾处于世界发展的前列: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唐朝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日本派来遣唐使和留学生学习我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访问数十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典型的历史事实,都是我国积极与周边各国的开展政治交往、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最好例证,使我国最终呈现出科学技术发达、社会安定团结、经济贸易繁荣以及人民安居乐业的历史景象。甚至到15世纪中叶,未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中国仍与世界保持着同等的发展水平。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中国商品经济初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刚刚出现之时,明、清王朝的禁海政策,把我国与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联系割断了。到清朝乾隆时期,更是自恃地大物博、“无所不有”,深陷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忽视了国际社会地覆天翻的变幻,将世界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和发达的生产力通通拒之门外。而资本主义国家抓住了历史的发展机遇,积极展开对外贸易,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我国由于缺席了这段世界整体生产力提升的历史,至鸦片战争时期,长期封闭腐朽的国门已难敌资本主义强国的坚船利炮,最终沦落到被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蹂躏的悲惨境地。

邓小平同志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表示:“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的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历史经验教训说明,不开放不行。”鲜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中国要摆脱贫困与落后的境况,并尽快缩小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必须以史为镜,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二、现实动因:国际国内发展现状的客观要求

(一)国际动因:多国开放政策浪潮的经验启示

在近现代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中,全球国家形态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早期代表,英国率先实现了现代化,成为世界强国。这主要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主导建立开放、统一的国际市场;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美国,仅用一个世纪就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世界霸主”,这与美国的开放传统密不可分。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吸收了来自欧洲各国的先进技术和雄厚资本,更重要的是它对人的开放态度——最初“五月花号”上新教徒的“美国梦”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难民的“平安梦”,都能在美国变为现实。

社会主义国家也有类似历史,南斯拉夫在铁托的领导下摆脱了苏联限制,首先实行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开放政策,使南斯拉夫的经济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繁荣;随后,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等各国也纷纷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即使因遭到苏联的干涉而被迫终止,但仍使本国经济得到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

以上各国的开放实践证明,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积极引进他国技术、资本和人才,能够促进经济繁荣,正是这些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国内动因:国内经济状况亟需改善的必然选择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在政治上实行的分裂和颠覆政策,在经济上实行遏制、封锁和孤立政策,从外部隔断了我国同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贸易。我国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时期还“一边倒”地向社会主义阵营保持开放,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帮助下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出上升态势。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和变化,1960年7月,苏联单方面撕毁与我国的技术合作与支持合同,大规模撤回在华技术骨干和专家学者,撤销两国的科学技术合作项目,同时威逼归还贷款。这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极大影响,客观上迫使我国只能在相对孤立的环境中关起门来进行小规模的经济建设。

而从主观方面来看,从1958年起,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成了 “左”的指导思想,犯了冒进的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原理,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全国范围内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困难。经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三年调整之后,我国的经济状况得到明显恢复和改善。但“文化大革命”期间坚持的“阶级斗争为纲”策略将人们的思想严重扰乱,把我国闭关自守的状态引向极端,社会整体生产力又一次遭到震荡性破坏,全体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急剧恶化。我国当时的经济现实状况,也是提出对外开放战略构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动因。

三、理论动因:经典作家顺应规律的理论奠基

针对我国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现状,在变化了的国际环境中,邓小平同志果断地提出并实施了对外开放政策,其开放政策是以前人优秀的理论成果为基础的。

首先,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交往理论”和“世界历史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多部著作中曾阐明了这样的观点,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前资本主义时期,各国或地区之间的相互交往因自然形成的地域差异而受到限制,但到大工业时期,每个国家以及每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世界上所有民族和国家——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会成为真正意义上“世界性的存在”。当时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也与世界性的普遍交往存在较大距离。因此,我国只有逐步地向整个世界开放并且使整个世界逐步地向自己开放,才能真正存在和发展。

其次,它吸收和借鉴了列宁提出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思路。列宁认为人类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三个方面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已越来越国际化,社会主义将使这三个方面“完全国际化”。这需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同时,积极、加紧和迅速利用资本主义的东西,社会主义发展的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机构同资本主义最新进步的东西结合的好坏”。邓小平同志对此是认同的,他曾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

再次,它沿袭和发扬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贯主张的对外开放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对外开放、积极追随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产物。其领袖之一毛泽东同志早在1918年就对留学生提出:“我们要有人到国外去,看些新的东西,学些新的道理,研究些有用的学问,拿回来,改造我们的国家”。他的主张不仅体现在知识方面,在《论十大关系》中还指出“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周恩来也提出我们不仅要向苏联和兄弟国家学习,而且要向包括日本、英国和美国等在内的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尤其是在技术、管理等方面,这将在经济建设方面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更强的推动力。

正是综合前人丰富的对外关系理论和现实的考察,邓小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对外开放理论,主张不但要站在中国的角度看世界,而且要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国,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对理论进行不断地充实和完善。

四、个人主观动因:“总设计师”开放思维的及时创新

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总设计师”,提出对外开放政策,除了历史和时代的动因外,还有必不可少的个人主观动因。而这通常与他接触的人、经历的事、面临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所处的社会地位等因素密切相关。

邓小平同志年仅十六岁便到法国勤工俭学,在异国他乡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十八岁时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二十岁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此后在法国参与并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旅法华人集会、游行、示威活动,以声援当时国内的五卅反帝国主义运动。年轻时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让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定型阶段的他充实了见闻、开阔了视野,促使他形成了开放的思维方式。而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进行短暂的学习归国后,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党内工作的的领域涵盖党务、政务、军务、经济工作及基层群众工作等多方面,展现出他极强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建国初期,他曾成为毛泽东的得力助手之一或周恩来的主要助手和接班人,对国家内政和外交事务熟稔于心,反映了他杰出的政治才能;然而由于政治原因,他“三起三落”于权力的顶层与被贬的权力底层,却从未屈服于这些坎坷与磨砺,体现出他坚持真理、刚正不阿的崇高品质和人格魅力,投射出在这个过程中他所赢得的广泛信任,而这种信任又成为激发他热情和毅力的动力,促使他在领导工作中孕育出极具价值的思维成果。邓小平所面临的社会文化环境、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他经历的一切促使他形成了独特的人格,他才能在领导中国发展的过程中适时地、有针对性地推动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施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总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所形成的历史动因、多国开放政策浪潮的经验启示所反映的国际现实动因、经济状况亟需改善的必然选择所折射的国内现实动因、经典作家顺应历史规律的理论奠基所体现的理论动因、“总设计师”开放思维的及时创新所展现的个人主观动因共同构建了邓小平对外开放政策提出动因。纵观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都积极参与了国际的交流与融合,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我国社会生产力整体水平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和总量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实践证明,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实行并长期坚持对外开放政策是完全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鄧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3]列宁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4]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5]黎青平.毛泽东、邓小平与对外开放.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猜你喜欢

动因邓小平
清、民国木薯在广东的引种推广及其动因初探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很X单很Y双”的构式义及认知动因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疑问词“怎么”句法功能的演变及其动因
邓小平承认:林彪比他更能理解毛泽东的意图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怕”回老家
舟山六横话中“官”语法化的修辞动因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