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古代“文辞观”对高中生写作的规范作用

2014-10-21王永晓

中小学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文采

王永晓

摘 要: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指出:“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并指出:“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可见做文章要用心,内容则需精心雕琢方有文采。那么,现代的高中生如何借鉴古人的优秀为文之道,从而写出富有文采的文章,进而“因文明道”呢?本文在古人“文辞观”的基础上,浅析了古代“文辞观”对高中生写作的引导和规约作用。

关键词:文辞观 辞达 文采 高中生写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写作学理论的发展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指出:“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并指出:“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可见做文章要用心,质和文、情和采的统一则可成为“道之文”。那么,现代的高中生如何借鉴古人的优秀为文之道,从而“因文明道”呢?

一、辞达

孔圣人提出“辞达而已矣”,千百年来被尊为“千古文章之大法”。尽管人们对孔子的观点持有不同见解,但我们说,一篇文章应“明其足以通意”,即表意清楚,然后,“才有庸儁,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才性异区,文辞繁诡”。不同才能、气质、习性的人,会创作出文辞风格变化多端的文章。苏轼进而强调文章要在达意的基础上,“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物了然于心者”。

高中生知识储备单薄,且涉世尚浅,缺乏系统的文辞理论,大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尚低,故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强调为文之“辞达”是非常必要的。目前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要求学生“多读多写”,但过于笼统和空泛,缺少极具操作性且微观具体的“实用技巧”。事实上,作文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写作主体——学生智能的构成,让学生在坚实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再掌握具有操作性和程式性的“技术理论”。久而久之,优秀的文章将现于世。

二、尚简

古代文论特别强调文章语言的精练简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信息。犹如经典电影中的每一个道具、每一句台词都具有特定的指示含义一样,文章写作中应剔除表情达意外多余的任何一个文字。

纵观学术界,举凡微言大义、美文名篇少有长篇大论的,无一不“尚简”,这不是简单的咬文嚼字所能达到的。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切实引导学生按照各种文体的基本要求进行作文的“入格”训练,甚至让他们“带着镣铐跳舞”,强调惜字如金的重要性。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国文的受重视程度被放大化。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有责任引领国文化的发扬与传承,积极提倡学生在写作文时借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力求言简意赅。深受新文学影响和熏染的高中生,在写作中引入了网络语言、电视语言(淘宝体、凡客体、咆哮体)等,只要语言精简犹是可取的。比如,影响颇大的高考满分作文《给四郎的一封信》用电视剧《甄嬛传》中流行的“甄嬛体”,以甄嬛给雍正写信的形式,立“人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天地便一片祥和”之意,构思行文可谓精巧至极。

三、质文结合

“质”与“文”是古代文论中一对非常重要的范畴。“质”与“文”可指内容与形式,也可专指形式。古代文论家历来重视文章写作中“质”(形式)与“文”(内容)的关系。诸如“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雍也》)、“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等,都说明了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那么,高中生该如何做到质文的结合呢?

首先,尚质。文章语言不仅要像白居易的诗作一样质朴自然、易读易记,还要力求自然,切忌雕饰,追求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淡,提倡元好问“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本真。

其次,尚文。孔子早就提出了“辞欲巧”、“言之无文,行而不遠”之说。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说:“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可见语言须有文采,才算是天地的心灵。别林斯基认为,文章内容再好,如果没有文采,“有如一个面貌丑陋而心灵伟大的女人,可以对她敬仰,但要喜欢她是不可能的。”现代有学者指出,文采就等于句式,文采就等于引用,文采就等于修辞,文采有时还体现在标点符号上。这些说法是有一定的正确性的。

不同的句式,尽管表达的意思一样,却有着别样的表达效果。另外,写文章时,可有意引用现成语 (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 。这样做不仅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练、含蓄典雅。

“文章随时运,无日不趋新。”社会主义高度发展的今天,先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任重而道远,高中生作为写作的初级群体,更应该积极地从古人的优秀思想文化中吸收其精华,弃其糟粕,总结写作规律,勇于探究和创新,从而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创作出有助于中国文化发展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贾树新 略论《文心雕龙》理论体系[J].东北师大学报,1989年,01期。

[3]牟世金《文心雕龙》创作论新探(上)[J].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01期。

[4]傅合远 牟世金教授与古代文论研究[J].文史哲,1988年,01期。

猜你喜欢

文采
成都市“三网融合”绿色交通体系研究
翻译家的文采观
翻译家的文采观
有一种文采叫“抠字眼”
你问我答
古人的幽默你不懂
烟云飞动,妙笔生花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文采培养模式
浅谈如何使作文语言有文采
浅谈如何写作文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