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案例教学的实践感悟
2014-10-21魏蕾李海军
魏蕾 李海军
【摘要】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课程设计要以能力与素质培养为主线,实现知识掌握与能力提高有机结合.针对当前数学教学的现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对数学课中采用情景案例式教学进行了尝试,本文阐述了这种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对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情景案例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学课程;情景案例教学
一、高等职业数学教育的现状和目标
传统的数学教育,注重的是理论教学,强调从数学本身的规律性出发,注重整个数学公式的推导、定义的叙述和定理的证明,而忽略了数学的专业性和实用性.这种数学课程与现实生活脱节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从而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逆反抗拒心理,最终也只能导致以考试为目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高职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景案例教学的合理性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情景案例教学正是数学学习方式变革的切入口.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案例情景之中,利用其中的生动场景与教育因素综合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教育与发展的一种教育方法.
(一)创设真实的案例场景,激发了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重要数学概念和方法理论通过真实的情景案例引入,改变了数学概念表述抽象和方法不会运用的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工作生活密切相关,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充分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剖析案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语言,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描述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的一种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通向实际问题的桥梁,是使学生的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结合方式.同时,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也为学生提供一个学数学、用数学的环境,让他们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实际体验,加强对数学的理解,把数学嵌入活动的认知过程中去,从而获得单纯教学中无法获得的宝贵经验和亲身感受.
(三)小组合作完成项目,增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案例的分析和解决过程均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目的是通过轻松、和谐、互助的学习氛围促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彰显自己的个人魅力.与此同时,通过合作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在队伍中发挥所长,相互学习,有助于自身水平的提高.
三、如何保障情景案例教学有效实施
(一)情景案例遵守的原则
对同一个问题,如果教师所提供、创造的问题情景不同,学生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情景,从而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一个优秀的情景案例应当遵循:
(1)科学性原则
案例的背景信息还应符合现实生活场景和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结构要科學.此外,教学中情景案例活动的开展必须是科学合理的,符合教授对象的科学思维发展实际,具有较强的参与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数学性原则
在创设情景中,必须紧抓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要对数学教学有价值性.若情景不围绕所学创设,非但无法从中生成数学问题,就连是不是数学课也成了问题.没有数学性原则的情景案例,也就偏离了数学课的本质.
(3)趣味性原则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只有情绪高涨时的一半.然而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有效的情景,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促使学生产生弄清楚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良好状态,思维就得到了大大激活.所以,情景案例的选择在保证以上几点原则的基础上,还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以“三段式”教学模式保障教学质量
情景案例教学法如果仅拘泥于课堂环节是远不能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的,应当从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连续的实施过程入手,建构主体探究“三段式”教学模式.
(1)课前准备 —— 分工合作完成初步解决方案
(2)课上研讨 ——以“说题”方式呈现分析过程
(3)课后延伸 —— 多元化客观评价学习过程
四、总 结
实践证明,以情景方式所展开的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对学生认知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生思维活动的激发与导引.所以,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数学课堂中,根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合理恰当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对新知识的探究中去,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课改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