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探究能力修炼
2014-10-21曹丹
曹丹
【摘 要】提高教师探究能力是探究式教学顺利开展的必要保障。本文阐明了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的探究能力,并分析如何提高教师探究能力,从而提高探究式教学质量。
【关键词】探究式;能力;问题;创新;反思
0 引言
探究式教學是指“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研究、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方法、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1]”探究式教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自实施以来,掀起了下至幼儿园上至各高校的研究热潮。近年来,我国对探究式教学的理论研究已经日趋成熟,但是教学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问题叩待解决,其中教师探究能力的提高是探究式教学实践顺利开展的必要保障。
1 探究式教学中教师需具备的能力
接受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的教学模式,学习者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以定论的形式讲授教材以接受文化科学知识。因此传统教学中更强调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及良好的表达能力。然而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大致包括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探究主题、引导探究活动、评价探究结果和设计课外作业等几个方面,因此教师除了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及表达能力外,更要在教学中重视以下能力的培养。
1.1 问题设计能力
问题设计是探究式教学的起始环节,也是重要环节,教师的问题设计意识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在对很多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观摩中,发现很多教师将“问题设计”等同于“随机提出问题”,教师往往在讲到某一例题或某个知识点时,随意提问来讲解知识点,形式上看课堂的气氛活跃了,事实上问题的提出并未起到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思考并深入探究的效果。
1.2 教学创新能力
教学创新是教师不拘泥于现有的教学安排,创造更适于自己特点并便于学生将新旧知识相联系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中,课堂教学创新能力是指教师改变脑海中根深蒂固的观念和长期的教学习惯,使教学行为围绕提高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展开。
1.3 教育反思能力
教育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并根据其结果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教师在实施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及完成探究式教学之后,要不断对其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比如在课后问自己并和同事讨论:这次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我们设计的问题是否能够帮助学生进入探究状态?现在我们想要知道什么?……通过交流与反思,及时掌握学生探究效果并完善自身的探究方法。
1.4 组织能力
教师的组织能力不仅指对教材的组织能力,更包括课堂组织能力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是需在课前组织教学素材,课堂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课后组织同事交流讨论等。良好的组织能力,能把教学的各种因素、环节有机的连接起来,激活学生求知欲,并最终灵活而生动地学会知识,形成能力。
2 教师如何提高探究能力
2.1 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恰当的探究内容
教材中并非所有知识点都适应于探究式教学,教师在开展探究式教学前必须深入研究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分别安排教学方法。比如对于课本中概念、公式等的学习,我们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自学为辅。如《VB程序设计》课程中,“选择结构程序设计”中各种条件语句的结构,如单行If语句、多行If语句、Select Case语句的格式,建议学生课后自学为主;各种结构条件语句的用法,课堂上由教师做简单讲解;而对于不同结构条件语句的灵活使用,则可采用探究式教学。当然,由于授课时间限制,探究可以是一个问题的某个层面或者是某一点,比如可以选择“嵌套选择结构的使用”作为某堂课的探究重点。
2.2 扩充知识面
传统教学几乎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所“灌”知识均为教师早已熟知并在课前准备充分的内容。然而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由学生根据问题情境来提出问题,并通过搜集资料、实验等方法来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在这种模式下,探究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未必完全来自于本教材甚至是本专业,这使得教师必须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以致能适时点拨学生,诱导探究方向。
2.3 充分了解学生,选择恰当探究层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特点,恰当地对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进行探究层次上的调整, 或者就某个内容设计适合中等偏下学生能力层次的探究活动。这样,课堂上每个学生都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互动,基础稍弱点的学生不至于因为听不懂或者看不懂而放弃探究学习。
2.4 成立合作探究小组并保障探究时间
合作探究就是教师们组成小组,长期探究小组成员认为重要的教学问题。通过合作探究,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借助同事的视角来促进自己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同时,探究活动并不是在短时间内便能成型并成熟的,它往往需要经历很多年才能发展起来,因此足够的时间是提高教师探究能力的重要保证。然而我国各高校对于持续的合作探究并不是强制规定的,而是额外的工作,大部分任课教师不必坐班,上完课便可离校,这也成为教师长期合作探究顺利开展的障碍。为此,学院也可给与政策上的支持,如规定每个星期两次有偿的探究时间等。
《非常教师》一书中对教师有这样一个简单的评价标准:平庸的教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教师解释知识;好的教师演示知识;伟大的教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探究式教学中增强教师的探究力,不仅能使课堂充满活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动机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参考文献】
[1]陈建华.新教材疑难问题研究与解决[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美]温鲍姆.探究式教学实践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3]刘儒德.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靳玉乐.理解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5]杜嘉茵.浅谈探究式教学法在《程序设计》课程的应用[J].现代计算机,2011,7.
[责任编辑:杨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