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学前心理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10-21何腾腾唐文秀
何腾腾 唐文秀
【摘 要】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完善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每位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高校作为幼儿教师培养的主战场,其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学前教育师资质量,尤其是心理学课程体系的设置。目前高校心理学课程体系设置存在课程设置与就业脱节、课程内容与实践脱节以及课程结构与社会需要不适应等问题,基于工作过程所提出的教师素质需要,对学前心理学课程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促进学生专业成长的同时符合就业的需要。
【关键词】心理学;课程设置;学前教育;存在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均指出教育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尤其强调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改变了以往学前教育仅关注幼儿身体健康的弊端,将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提到了一个与身体发展同样重要的地位。相比于中小学教育,幼儿园教育的最大不同在于不以传授系统的知识和能力为主要目的,而把培养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各方面和谐发展的“完整的儿童”作为根本任务[1]。幼儿教师,作为主要的教育主体,应担负起培养全面发展的儿童的任务,这就需要幼儿教师不仅具备基本素养,还要充分理解和掌握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遵循其心理发展规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
高校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主要阵地,其课程设置将直接影响学前教育师资的质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幼儿教师队伍的后备力量,需要在学校学习中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提升心理专业素养。本文试图对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学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依据目前的社会需要和工作过程对幼儿教师提出的心理专业素质描绘心理课程培养目标,优化心理学课程体系设置,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
1 学前心理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中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儿童心理学相关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导致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无法满足幼儿园实际教学的需要。由于高校学习过程与实际教学需要之间的差距,毕业生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锻炼和实践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1.1 课程设置与就业脱节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普遍存在“重专业技能,轻育儿知识”的问题,导致毕业生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设计较相对完善的教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知如何遵循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开展教学,以及幼儿能接受的方式和途径进行引导以实现教育目标。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以传授为主,教师作为知识的传达者,不仅需要具备完备的理论知识,为了教学的顺利进行,还应具备扎实的教学技能,如标准的普通话,流畅的钢琴演奏、优美的舞蹈动作、绘声绘色的故事讲述等等。随着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幼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作为观察者、支持者和引导者参与幼儿的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除具备基本知识技能外,更需要仔细观察并准确把握幼儿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过程,给与适时的支持和反馈,科学的引导儿童健康成长[2]。如果幼儿教师培养课程中仍沿用已有的体系,重点培养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忽视对幼儿心理发展知识的传授,在不了解如何保护并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如何与幼儿进行交流等前提下进入幼儿园进行教学活动,势必无法适应当前的幼儿园教学。
1.2 课程内容与实践脱节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提到,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3]。实践、实习是将课堂中学习的理论性知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桥梁。理论与实践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理论知识不断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并得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和升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幼儿心理学或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大部分高校的必修课,但该课程的教学大多以课堂知识传授为主,以考试成绩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缺少配套的实践练习。理论知识依托实践的平台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如对于学生是否能在幼儿园教学实际应用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开展教学互动,是否能准确识别幼儿的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是否能够对出现行为问题的儿童进行科学的咨询和干预这些与实践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观摩、反思和练习。
1.3 专业课程结构与社会需要脱节
高校的课程结构基本分为三个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虽承担不同功能,三个模块的内容相互补充,构成完整的课程结构。在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中,专业课模块多开设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史、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幼儿歌曲、舞蹈创编、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其中关于幼儿心理的课程多关注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年龄特点,只是对心理发展的整体框架进行的概括性的介绍,而对于如何创设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问题情境、如何通过课堂设置和教学组织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如何有效甄别、疏导幼儿的情绪和心理问题、如何促进特殊儿童的发展这类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并未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中。近年来,多起虐童案呼吁人们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以及教师对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对3000名4-5岁的幼儿心理健康调查显示,18%的幼儿有不良习惯,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5.8%的幼儿焦虑、紧张,20%的幼儿表现多动、坐立不安[4]。由此可见社会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是教育者更应该是一名儿童心理咨询师,不仅了解心理发展的知识,更要全面了解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和诊断以及特殊儿童的心理等知识,能够结合心理规律进行教育,促进幼儿认知、情绪、社会性等各方各面的发展和完善。
2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前心理学课程改革措施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同时也为幼儿教师的素质和教师培养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和课程改革是影响学前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学前教育心理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为准绳,以培养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为核心,实现课程教学与实际应用接轨,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心理学专业课程。
2.1 专业课程目标职业化
随着学前教育的和发展,当前高校学前教育的毕业学生主要从事的职业是一线幼儿园教师,而优秀的一线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当前的幼儿园教学为教师提出了何种素质要求,都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需要考虑的问题。“知识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幼儿园课程改革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5]。传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是必须的,但仅具备这些还远不够,分析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过程,幼儿园教师更应具备以下能力。首先,幼儿教师应学会如何尊重儿童,以幼儿为主体,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其次也应该学会如何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掌握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有助于教师依据其接受水平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让幼儿发现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如果问题情境设置过难,幼儿较难从中吸取知识,更有可能会损害幼儿的自尊心;如果问题情境较易,幼儿无法从中获取新知识,容易打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再次,准确识别幼儿的行为问题和适应性障碍。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园中对儿童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应具备相关幼儿心理咨询技能,观察并识别幼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干预或向家长进行反馈。结合幼儿教师实际工作过程所需具备的能力,制定合理心理学课程培养目标,促进毕业生有效就业,及时补充幼儿教师队伍。
2.2 专业课程内容多元化
基于工作过程的心理学课程体系应围绕教学实践对幼儿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添加新的相关课程。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开设《学前心理学》、《幼儿心理学》等,在学生未具备相关心理学基础的前提下开设,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所开课程中的专业术语,从而影响课程的学习质量[6]。因此在专业课开设之前,开设《普通心理学》或《基础心理学》等基础性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性的知识铺垫,提升学习效果。开设《教育心理学》、《幼儿心理咨询与治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促进学生完整的心理知识体系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使幼儿心理教育渗透于幼儿园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整合已有的课程体系。对已开设的课程进行梳理,基础性学科开设时间要早于专业性学科,其中交叉内容避免重复,关联性内容可结合讲解,促进学生知识网络的形成,如幼儿心理咨询案例中,遵循幼儿发心理展中何种理论依据等。
2.3 专业课程形式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形式中,传统的讲授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对幼儿教师提出的多种能力素质要求,因此在高校教学中,应增加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变传统的课堂内讲授式教学为课内外结合,集案例教学、情景扮演、学习小组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教学方式。
2.3.1 采取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吸收
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心理学课程目前大多采用传统的“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对于幼儿的心理发展的过程、阶段,对于幼儿问题行为的表现和诊断标准也仅停留在文字层面,只是单纯的对知识点进行识记,而学生运用心理知识促进幼儿发展的能力的提升有限。在课堂内教学中,教师应变单一的知识讲授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幼儿心理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课题研究、情景扮演等。学生有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吸收者,学生可以对知识点或某个心理行为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促进学生思考、提升而非知识的简单记忆。此外,知识的组织方式也可采用专题形式,对每个专题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如幼儿入园焦虑,提升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2.3.2 采用分散实习,提高实习成效
实践、实习时学生将学校教育与幼儿园工作有效连接的途径,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得到提升。为提升实习的效果,教育实习、见习可采用分散实习的方式,将教育实践实习的时间分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每个学期。如学习学前心理学知识的学期中,将理论的学习与幼儿园观察結合,实地观察幼儿语言、情绪、社会性等的发展特点;观察幼儿的一日生活,思考其中渗透的心理学知识及教育意义。除此之外,实地实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流程、工作职责以及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有助于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提高职业认同感,促进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编.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孙琴干.从幼儿园课程变革的视角审视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J].考试周刊,2011(52).
[3]李季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12(8).
[4]俞国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4-70.
[5]史丽君.就业导向下的本科学前教育课程体系改革[J].中州大学学报,2008,25(4):68-69.
[6]黄烈.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08(10):40-41.
[责任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