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工程中基坑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4-10-21洪国维

基层建设 2014年12期
关键词:应对策略质量控制建筑工程

洪国维

广东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广东广州 510100

摘要:基坑施工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基坑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及整体效益,严重时还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本文结合案例通过对建筑工程中基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可行的应对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坑施工;质量控制;应对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行业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及整体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对新时期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要求也逐渐提高。基坑施工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部分,应该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得到足够的重视。近年来,因为建筑工程基坑问题而造成的质量隐患和经济损失屡见不鲜,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提高建筑工程的基坑施工质量已成为当下建筑行业发展的一大重要问题,只有基础扎实了建筑工程质量才有更好的保障。本文结合盛世百合花园基坑塌陷事故的处理案例,以及笔者多年的建筑施工经验,对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的基坑质量控制问题及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及可靠性展开了探讨,希望在实践工作中可为相关问题提供参考及交流。

一、案例分析

1.1、基本情况

2014年7月11日上午基坑北侧(E区)临海韵兰庭小区停车场出口处开始出现8cm左右的裂缝,而且随后裂缝突然变大、地面开始逐渐下沉,造成小区路段交通障碍及路人群众的人身安全威胁。发现情况后我方项目部及时采取了应急措施,中断E区处的供电并撤離基坑内所有的作业人员,派人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对基坑以及周边建筑物进行监测,禁止载重车辆通行,由于基坑沉降人流较多且面积较大,急需采取适当措施进行补救。

1.2、原因分析

通过召开项目技术人员会议、专家组经勘察现场、查阅地质报告、基坑支护设计文件和相关审查意见,以及了解相关单位对基坑设计、施工情况等,对此次基坑沉降事故原因进行详细分析。首先,本基坑地处南沙,场区淤泥层较厚且各处淤泥的工程特性相差较大,是本次事故的主体因素;其次,事故发生前连续两天暴雨,北侧道路排水不畅,部分雨水渗入基坑侧边土体是事故的主要诱发因素;再次,北侧沉陷区域范围,上部主要约为4.2米的欠固结填土层,下部为18-25米的深厚淤泥,连续暴雨导致上部欠固结填土层泡水加重,而下方淤泥承载力低,孔隙率大,压缩性高;饱水后土体自重加大,而淤泥强度降低且承载力不足,产生坑内隆起失稳,坑外地面下陷沉降,导致道路开裂下沉、花槽破坏。

1.3、处理措施

通过对此次事故的详细分析,我司项目部广泛收取资料和听取专家意见,最终较好的处理了本次事故,处理措施总结如下:

1)险情发生后基坑内采取沙包回填反压的方式进行抢险,反压体高2.5m,上宽10m,下宽12m,且反压坡度不小于1:1.5;反压体表面进行封闭处理。

2)为了修复小区道路路面,在满足临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采用轻质混凝土进行浇筑。永久路面恢复等地下室完工后再进行处理;

3)路面修复的施工是在基坑内反压彻底完成后再进行,采用此种施工顺序是为了防止进行路面修复的施工时发生新的险情;

4)路面修复工程完工后对基坑周边进行排查,凡是有裂缝的地方及时用水泥砂浆封堵,以达到止水的目的。基坑底的雨水或积水及时抽排掉,增设了6台大功率的潜水泵,同时为避免下大雨(时值雨季)坑顶的水流入坑底,在坑顶适当位置处,开挖排水沟,将雨水引走;

5)事故发生后项目部以及第三方监测单位加强了对周边环境的监测以及巡查,以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6)基坑支护设计单位对塌陷处重新设计支护方案,基坑支护单位根据设计方案重新编制施工方案。支护方案和施工方案均要进行专家论证后方可采纳,进行施工,待基坑支护完成并经第三方监测数据稳定后再进行塌陷处的结构施工;

7)加快其他不受影响区域的地下室结构施工。基坑边坡长期搁置暴露,遇大雨冲刷,会出现新的安全隐患。因边坡与周边建筑物距离较小,不能再继续开挖,所以只能结合建筑结构本身,周边采用地下室侧壁和顶板作为基坑永久支护方案。

二、目前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2.1、前期勘察工作不到位

在建筑施工的前期,相关人员必须对项目区域进行详细勘察,合理科学的勘察对后期施工方案的设定及工程定位有着直接影响。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单位并没有对项目勘察工作有足够重视,勘察工作不到位,造成基坑施工方案不合理。勘察人员没有对现场细节进行合理描述,没有对勘察资料进行完善,没有对施工中的各项安全隐患进行全方位分析,不认真履行自身的勘察操作,导致建筑施工风险大幅上升。

2.2、项目设计方案不合理

由于设计人员自身水平问题及外界因素导致设计方案与设计主体跟具体施工操作不匹配,造成基坑的安全质量降低。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时,设计人员没有对标准参照物进行合理选取,导致支护结构出现差异,很容易导致底部出现支护结构偏移现象;没有对基坑支护中的方案进行合理选取,导致基坑深度、宽度与地质状况不匹配,造成设计安全性降低;对周围环境因素没有足够熟悉,导致设计方案缺乏有效性,造成基坑施工质量隐患。

2.3、现场施工不规范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质量、施工技术选择及应用情况是常见的两大施工问题。施工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基坑的建设效果。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直接导致建筑工程基坑的施工质量。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没有严格依照规范、规程标准严格落实各项操作,没有对生产工艺进行提升和优化。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足、作业管理力度较为薄弱,基坑施工支护没有严格依照各项操作要求,这些都导致基坑的建设效果降低,为建筑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

2.4、监督效果不明显

一方面,监管人员欠缺监督意识,许多监管人员对建筑工程基坑施工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意识到基坑操作的规范性对建筑质量的影响,这直接导致人员在监督的过程中监督效果受到制约,造成人员的主体监督效果降低;另外,第三方监管操作不合理,在当前的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第三方监管只是对各种内容进行简单监督,没有严格的工程顺序,缺乏系统管理知识及管理操作,直接造成基坑质量安全大打折扣。

三、进一步提高基坑施工质量的应对策略

基坑施工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对各个阶段进行严格控制,要对施工技术、施工细节、施工管理流程进行完善,对施工预案进行审核等,确保基坑指标符合相关建筑施工标准。

3.1、采用合理科学的基坑施工方案

施工人员要遵循先撑后挖、自上而下、分层开挖的原则,结合基坑的周围环境和基坑的地质特点,对基坑进行分层取土,减少基坑的土体滑脱,增强基坑的稳定性。在进行基坑支护的过程中,施工企业要依照地质勘测报告对施工基坑性质进行确定,对现场中的基坑进行支护,常规中主要选取放坡开挖辅助土钉挂网喷浆及喷锚支护的形式。防水施工中对水源进行调查,依照地质水文分布状况及雨水状况对各种防水装置进行合理设置。另外,企业要对基坑的开挖技术、支护技术、防水技术进行提升,对各种技术工艺方案控制效果进行增强,确保从根本上改善主体建设质量。

3.2、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

企业要对基坑支护施工人员进行基坑支护施工规范、安全教育,结合施工项目案例的合理分析,依照施工案例中的各种问题对施工项目进行完善,确保施工人员能够了解全部的施工技术和安全控制要点、施工流程。施工设计人员要不断对自身的业务素质进行学习提升,确保地质勘察及基坑设计水平符合施工要求。施工人员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中基坑支护时还要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观察机械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从本质上提高安全防护的效果。

3.3、提高基坑施工中监督作用

在进行基坑施工过程中,相关监理工作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要有足够的了解,随时把握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变化,明确自身的监理工作内容,给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指导,对地下水位、支护结构进行全方位控制及监督,对基坑进行检测,当基坑超出标准值后要及时进行补修,确保施工操作规范性和高效性。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基坑施工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得到相关部分及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基坑施工、支护、管理等相关工作中注意操作、密切配合,采取科学有效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做好安全管理及质量监督工作,杜绝基坑质量隐患,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參考文献:

[1]孙文进,马海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常见技术问题级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2011(30)

[2]齐术京,王长龙.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施工与管理[J].科技信息.2011(08)

[3]陆佰鑫.浅析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1(15)

[4]关海峰,马明军.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常见问题及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8)

猜你喜欢

应对策略质量控制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