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兵预备役信息化升级

2014-10-21黎云杨雷

瞭望东方周刊 2014年39期
关键词:考核组指挥所高炮

黎云+杨雷

一场由民兵预备役高炮队伍担纲的全军竞赛性考核,在全国七个不同地域轮番展开后,于9月下旬结束。

和此前持续两月的年度最大军演“跨越-2014”类似,这又是一次七大军区“代表队”的大比拼,不同的是,这次参演的对象,是被称为后备力量的民兵预备役部队。它的主要成分,是服预备役的共和国公民,而不是现役军人。

2014年,中国军队再次迎来“考试季”,而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兵预备役队伍也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大考。

这一次由总部牵头组织、涉及七大军区的大规模考核,探索意味浓厚:民兵预备役部队如何实现基于信息系统的统编联训及优化力量结构;探索民兵预备役部队指挥信息系统和现有武器装备铰链及融入联合作战体系的路径措施;探索民兵预备役部队开展实战化训练的方法与路子。

一次考核,或将助推中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走上新的发展道路。

只要身在阵地,每个人都是战士

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指挥所演练,三个题目看似简单、明确,但对于经历了这次考核的7位预备役高炮师师长来说,每一个人心里都是五味杂陈。

这次考核以信息化条件下城市联合防空作战为背景,每一支部队都以一个特定的大城市为战场,保卫火车站、铁路大桥、能源基地等重要目标。

在联合防空作战力量编成内,以群为单位进行的考核,所有情况由总部考核组导调,师长并不参与直接指挥。但手下的表现,让这些师长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敌小型无人机一架,于30秒前投掷一枚炸弹,在你部指挥所上风向30米处爆炸,有刺激性气味在指挥所弥漫!”

考核总导演、防空兵学院指挥系战役战术教研室教授赵志成,突然给出的一组临机情况,打断了陕西某预备役高炮师参考部队的作战会议。

在场的指挥员们立刻手忙脚乱,因为他们并没有携带防毒面具。

“民兵预备役部队实战化训练,肯定要经历这样一个知耻后勇的过程。”总参军训部军务装备局局长乔军说。

每一支参考部队都曾遭遇过这样的尴尬。

天津某预备役高炮师在机动途中遭遇生化武器的袭击,四川某预备役高炮师的作战决心上报后被要求重新调整兵力部署;福建某预备役高炮师指挥所则被“敌”军小股空降兵袭击……

“就是要按照实战需要摔打部队,真正的打仗不可能让你四平八稳地坐在那里打飞机。”赵志成说。

面对考核组给出的每一种情况,虽然参考部队的指挥员都立刻提出应对方案,但问题颇多。

在考核组撰写的考核报告中,罗列了近200个问题。有的对“敌”首轮空袭判断不准确;有的在野外设大屏幕暴露目标;有的指挥员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置“敌”侦察卫星过顶;甚至党委会议召开时间过长,也被列为问题。

考核组设置的情况,都来自于战争中血的教训。由10名防空兵学院专家、教授组成的考核组,几乎想出了所有防空作战中可能遇到的敌情和问题。

“有的情况处置起来,这些民兵预备役部队丝毫不逊于现役部队,有的情况就是现役部队也不一定能够做到完美。”赵志成说。

真实的战场不会区分现役军人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只要身在阵地,每个人都是战士。

信息化与现役部队同步接轨

多年来,民众对于民兵预备役队伍的直观印象,依然停留在解放前“大刀红缨枪、侦察敌社情”上。

在现役部队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进行军事创新并适应信息化战争的同时,民兵预备役部队也正在悄然转型。

“目前,预备役部队已形成了诸军兵种齐全、遍布全国各省的力量结构和建设布局。”总参动员部训练局局长史华明说,“选择防空兵进行考核,是因为空袭和反空袭作战充分体现了信息化战争的本质特征。”

21世纪以来的几场局部战争表明,信息化条件下的空袭与反空袭已经成为交战双方的开局乃至结局之战。国家无防则危,无空防则亡。

在此背景下,考核要求必须依托民兵预备役部队防空作战指挥系统,进行作战指挥。

一纸电文,将民兵预备役部队曾为弱项的信息化,推上了“必须建”和“强制用”的层面。

指挥所内,考核组通报的空情直接流转至指挥席,指挥员经过分析判断形成决策,转瞬之间,已抵达营连指挥所。

这样的指挥模式,已经完全和现役部队同步、接轨。

参考部队的主要指挥员,以及所在预备役高炮师的主官,都曾有过在现役部队工作的经历,对于防空作战指挥系统带来的便利,他们再熟悉不过了。

“以前民兵预备役队伍都是人工报读、标图识别空情,现在通过防空作战指挥系统,从情报处理到目标分发,更加快捷、高效、准确。”广东某预备役高射炮兵师长黄朴说。

对于民兵预备役部队来说,打通现有武器装备与指挥信息系统的信息链路,尤为重要。

长久以来,民兵预备役高炮队伍使用的武器装备,多为现役部队退下来的老旧装备,维修难,保障难。以这次考核为牵引,民兵预备役高炮队伍的武器装备也发生了质变——对火控系统进行了信息化升级改造。

在考核现场,白色的航模靶机发射后不久,警戒雷达迅即捕获目标,空情通过防空作战指挥系统迅速流动至营连指挥所。高炮根据炮瞄雷达计算出的射击诸元随动跟踪。指挥员按下按钮,一个高炮群顿时开火齐射。

史华明告诉本刊记者:“考核的目的不是打分,只要民兵和预备役高炮队伍所有的作战单元和武器平台都融入了作战体系,这次考核就成功了。”

为了准备这次考核,所有的参考部队精心准备,有的甚至派人到生产厂家接受培训指导。

对于这些民兵预备役高炮队伍来说,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参加这次考核的机会,更不会有在未来战争中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和资格。

纳入全军联合作战体系

巡回考核结束,而针对考核中存在问题的检讨式复盘评估,正在进行中。

“我们会深刻总结考核中出现的问题。”四川某预备役高炮师师长李勇说,“年底之前,我们将按照这次考核的模式,把其他没有参考的团轮番拉一遍。”

不仅仅是高炮部队,在总参动员部副部长王文清看来,这次考核是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转型的一次实践。“仅仅从作风上讲,这次考核就定下了真、难、严、实的基调。”

插红旗、唱赞歌,重形式、走过场,这些今年以来在现役部队训练中明令禁止的现象,在民兵和预备役部队训练中也将被杜绝。

与作风相比,考核对于民兵预备役部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还是信息化建设对于实战化训练的强力推动。

这次考核,让参考人员见识了信息化所带来的作战理念和方式的巨大变化。据王文清介绍,考核中使用的指挥信息系统,将被逐渐推广至全军民兵预备役高炮队伍,总部适时组织抽查,“不用都不行”。

大力推进民兵预备役队伍信息化建设,根本目的是大力提升国防后备力量实战化训练水平和遂行任务的能力。

“只有实现信息链路上的互联互通,才能把国防后备力量纳入全军联合作战体系之中。”王文清说。

与现役部队相比,民兵预备役队伍的人员构成有其特殊性:从地方企事业单位编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临时性。

这就要求后备力量的编组更具科学性和时代性,民兵预备役人员必须不经长期训练便具备遂行任务的能力。而依托地方丰富的人力、物力、组织力、科技力等资源,就可充分满足编组需要。

“这将成为一种趋势。”王文清说,寓军于民、军民融合,随着民兵预备役队伍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将有越来越多的从信息产业、高校、科研院所走出的人员,助力民兵预备役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考核组指挥所高炮
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所用37mm高炮秋冬季保养技术
空中指挥所——预警机
德国猎豹35毫米双管自行高炮
战时指挥所
国务院消防工作考核组来我省检查消防工作
瞻仰“牛田东路军指挥所”旧址
SA2型76毫米车载高炮多视图
国家林业局等六部委考核组考核我省“十二五”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落实情况
国务院消防工作考核组高度评价开磷
浙江省水利厅河道管理总站考核组赴三门考核河道保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