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CTP市场 走向繁荣
2014-10-21张桂兰
张桂兰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的高速发展,传统印刷业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传统印刷向数字印刷过渡的进程中,数字印刷、CTP系统成了印刷业的新宠,并且掀起了使用热潮。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CTP制版占到全部胶印制版量的70%以上,甚至更高。虽然CTP技术在我国只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但已从初始阶段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有效推动了我国印刷业的发展。
国内CTP的发展历程
1.国内CTP的崛起
CTP技术虽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但是直到drupa1995上才首次得到大规模全面展示。虽然我国应用CTP技术起步较晚,但是印刷专业人士对CTP给予了高度重视,早在1997年就组织了国内第一次CTP技术研讨会。1998年4月,国内羊城晚报使用爱克发的平版CTP制版机及方氏Optronics外鼓式CTP制版机在《新快报》部分版面进行试用。1998年5月羊城晚报引进了CTP系统,成为国内第一家采用CTP技术的报社。1998年10月,在第一届中国国际电子出版暨多媒体展览会(EPmedia)上,CTP设备的主要情况第一次被介绍给国内普通用户,这使更多印刷企业对CTP技术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我国引进了数台脱机制版机、10余台在机直接制版机和20余台数字印刷机。
在EPmedia 2000展览会上,有许多国外知名CTP生产厂商展出了CTP设备。如爱克发公司的Galileo Talant系统,采用了热烧蚀技术及无需化学处理的Mistral版材;克里奥赛天使公司推出了外鼓式全自动操作的直接制版系统Lotem;网屏公司推出外鼓式的Plate Rite 4000和 Plate Rite 8000热敏式直接制版机;爱克发展出了采用内鼓式、光源为紫激光二极管的GalileoVS/ VXT系统等,引起了国内印刷企业的极大关注。通过在EPmedia 2000展览会上的初步调查,预计一年内CTP设备的订购量达20~25套。EPmedia 2000展览会有力地推动了我国CTP技术的发展进程。
在CTP设备的自主研发方面,2001年我国第一台CTP设备在沈阳市博集科技研究所研制成功,这是我国印刷制版行业的新突破,掀起了国内企业研制CTP设备的热潮,先后有多家厂商如上海豹驰长城数码印刷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豹驰”)、广州市保利特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利特”)、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正电子”)、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科雷机电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雷”)、北京中印周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印周晋”)、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等开始研制CTP设备。如科雷2004年分别与日本东丽公司、英国High Water公司合作,专心致力于CTP技术的研发,经过不断地探索,在China Print 2005上展出了火凤热敏CTP、巨蟒紫激光CTP及银龙聚酯版CTP 。又如保利特于2002年底就开始了CTP产品的研发,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阿尔法900热敏CTP,并于2006年6月首次在中国国际全印展上展出。
2006年以前,我国CTP发展处在初始阶段,CTP市场基本上被国外厂商所垄断,CTP设备安装量不多,应用范围很窄,主要用于商业和报业。表1显示了2001年9月~2006年9月国内CTP的保有量数据。总的来看,这一时期,无论是CTP设备生产厂商数量还是CTP机型都还不够多,更多的国内厂商都将重点放在CTP版材的研究与生产上。但不论如何,国产CTP设备的推出,打破了国外CTP在中国市场一统天下的局面。
2.国内CTP的成长
2007年以后,我国的CTP进入快速增长期,如2007年9月,CTP保有量达到988台(见表1),较2006年同期增长36%;2008年9月达到1417台,较2007年同期增长43.4%。特别是国产CTP经过多家企业的潜心研究、开发与生产,到2007年,市场已初具规模。如在2007年4月举办的Print China 2007上,科雷展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雷霸热敏CTP设备;2007年6月,在PrintExpo 2007展会上,龙马集团推出了第一台CTdP;2007年8月,中印周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畅享800M/A型热敏CTP通过新产品鉴定;2007年10月,方正电子推出了方正雕龙紫激光CTP;2007年11月,豹驰推出了Leopard 800热敏CTP。截止到2008年9月15日,方正雕龙紫激光CTP已经在全国销售超过80多套,应用于商业精品印刷企业、包装印刷企业以及书刊印刷企业;科雷的热敏CTP国内装机量超过30台。这一连串的数据表明,国产CTP的推出,打破了市场上国外CTP一统天下的局面。同时,国产CTP已开始走向世界,如方正雕龙紫激光CTP和科雷雷霸CTP系统亮相drupa2008,受到世界的瞩目。
根据科印传媒《印刷经理人》的调查,到2009年9月,内地CTP保有量达到2019台,CTP保有量突破百台的品牌有网屏(293台)、爱克发(243台)、方正雕龙(234台)、海德堡(208台)、富士(144台)、贝斯印(131台),国外品牌仍占主导地位。CTP主要应用于报业、商业印刷和包装印刷等领域,其中报业226台,占11.19%;商业印刷1241台,占61.47%;包装印刷251台,占12.43%;商业/包装混用248台,占12.28%;其他用途53台,占2.63%。总的来看,此时我国的CTP设备正处在发展阶段,无论是厂商数量,还是机型仍不够多,更多的厂商仍将重点放在CTP版材的研究与生产上,但这无疑可以减少或免除CTP版材进口量,降低企业的CTP使用成本,有力地推动国内CTP的发展。
3.国内CTP的成熟endprint
随着CTP设备的不断成熟和CTP版材价格的大幅度下降,我国CTP应用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这一点可以通过CTP版材的使用情况明显看出来。据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印刷器材分会对全国版材生产企业的统计,2010年我国本土生产的CTP版已经突破1亿平方米大关,实际达到12148.8万平方米,比2009年增长50.3%;销售量达11760.1万平方米,比2009年增长57.0%。2011年,我国本土CTP版生产量为1.78亿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46.50%;CTP版销售量达1.7亿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44.56%。 2012年,我国本土CTP版生产量为2.20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6%;CTP版总销售量达2.11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4.1%。2013年,我国本土CTP版生产量为2.45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36%;CTP版销售量为2.39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27%。
在传统印刷向印刷数字化转变的过程中,我国CTP的应用普及率逐年升高。如2005年以后,CTP的应用开始向着普通印刷企业渗透,2008年以后,中端企业开始普遍采用了CTP,到2010年有很多输出中心大量采购CTP设备,并从此逐渐覆盖到中小型印刷企业。报业是其中应用比较好的领域,根据中国报业协会印刷工作委员会的统计,在2013年调查的147家报业印刷企业中,共有141家企业拥有CTP设备,占比95.9%。据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印刷器材分会的统计,从国内CTP版消费量占胶印版材消费量的比重来年,2010年约占30%,2011年约占46%,2012年占到56%以上,而2013年比2012年又有了百分之十几的增长。 2013年CTP版销售额也占到了胶印版材销售额的75%左右。
最近几年,我国CTP技术已进入全新发展时期,对我国印刷业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CTP设备方面,目前市场上主要有热敏CTP、紫激光CTP及CTcP传统版设备,其中热敏CTP占主导地位,特别是绿色环保型免处理CTP技术更受到用户的青睐。虽然国外品牌居多,但是国产品牌正在不断地涌现,如方正雕龙系列CTP自2007年12月问世以来,发展非常迅速,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30%,尤其在2011年,增幅更是达到70%,远远高于同行业发展水平。2010年1~11月,科雷CTP的销售量约为350台,在全国50%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科雷CTP占新增总量的份额为40%以上,除西藏与青海外,科雷CTP均已落户。
国产CTP设备不仅在国内销量大增,同时其也已走出国门,远销国外。如科雷B2幅面CTP系统销售给英国的Practical Printer公司,同时科雷CTP设备还销售到美国、巴西、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南非等国家和地区,产品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六大洲。爱司凯在drupa2012上,展出了带自动对焦功能的UV CTP设备致胜Ausetter 800U、致胜Ausetter 400U和AURORA全自动制版系统,使得国产CTP再次亮相世界顶级印刷展会。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我国CTP技术已经成熟,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与国外CTP相抗衡的水平,完全有能力参与国际CTP市场的竞争,并取得可喜的成绩。
CTP系统的核心是数字化工作流程,目前市场上的产品主要有柯达的印能捷、爱克发的爱普极、网屏的汇智、海德堡的印通、方正电子的畅流等。方正电子自主研发的畅流(ElecRoc)数字化工作流程是专门针对制版中心、书刊印刷及特种印刷等实际生产环境需求而开发的,自2001年推出以来,经过不断地完善与升级,可满足多种多样的业务类型生产需要,受到了国内用户的欢迎。
CTP发展前景广阔
从全球印刷业的发展来看,传统印刷正朝着数字化印刷方向发展,以CTP、数字化工作流程为代表的数字印刷以及印刷数字化技术成为印刷业发展的方向。当前,CTP已成为提高制版及印刷质量和效率的众望所归的解决方案,其中欧美发达国家CTP普及率已经达到70%~80%,印前、印刷、印后流程一体化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发展迅速。相比之下,我国CTP发展起步较晚,但已处在蓬勃发展阶段。随着CTP技术的提高、数字化工作流程等新技术的应用,国内印刷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国印刷业正逐步从“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转变。
但是,目前国内CTP的使用率还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如美国2006年CTP的普及率就达到了75%以上;目前,英国98%的印刷活件均采用CTP技术。相比之下,我国CTP技术的普及率尚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说明发展空间广阔。随着CTP技术的成熟,版材价格的下降,以及制版质量与生产速度等性能的大幅提升,相信国内采用CTP系统的印刷企业会越来越多,CTP的发展前景向好。
与发达国家的CTP相比,今后我国CTP的发展方向应朝着从单一的CTP设备向全数字化流程解决方案发展;其制版幅面应朝着超大型和小型两个方向发展;应采用免冲洗和免化学处理等绿色版材;采用先进的开放式数据接口,向着实现各印前设备资源共享的方向发展。
在传统印刷向数字印刷发展的时代,数字印刷的发展让CTP技术面临严重挑战。在drupa2012上,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数字印刷,特别是喷墨印刷成为展会的热门看点,并成为印刷业的新宠,国际上许多企业展出了数字印刷机,而CTP已明显遇冷,无论是舆论导向、展出数量,还是参观重点,均逊色于数字印刷,失去了以往的光环。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广告、电子书、数字报纸等的发展将会制约CTP的发展。也曾有预言:CTP只是过渡性的,最终直接成像(DI)将取代CTP。其实大可不必担心,现实是欧美等发达国家CTP的普及率已相当高,CTP遇冷属于正常现象,而我国CTP的应用正处于上升阶段,整个印刷业CTP的应用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回顾历史,当数字印刷出现后,曾有人预言数字印刷将取代胶印。实践证明,尽管数字印刷备受关注与青睐,但是胶印也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在CTP技术的助力下,其正向着高效且更适合短版印刷的方向发展,与数字印刷形成互补关系,共同推动印刷业的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