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民居地域性研究
2014-10-21李文
李文
摘 要: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艺术意志的体现。在任何社会结构类型中及任何时代背景下,民居建筑都是营造活动中数量最多和分布最广的栖居样式。但无论其在聚落选址、功能空间、结构材料还是建筑装饰等众多方面都受地域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影响。文章以通渭县民居建筑为例,考察其如何顺应和利用环境条件,以及在文化习性方面的表达。
关键词:通渭;民居建筑;地域性
1 概述
1.1 通渭县的地理位置
如图1所示,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东侧,介于东经104°57′~105°38′、北纬34°55′~35°29′之间,平均海拔1970.5米,境内主峰华家岭,最高海拔2521米。通渭县南接武山、陇西两县,北邻安定区、会宁和静宁县,是连接兰州、白银、平凉、天水等地的枢纽位置,曾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
1.2 文化简介
通渭县地处中原边陲,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境内古遗址和彩陶研究,属“仰韶”、“齐家”文化系列,在古代曾扮演者重要的历史角色。但随着中原作为全国政治和经济中心时代的过去,海上运输的兴起,通渭这个中原边陲之地和丝绸一路一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逐渐沦为贫困之地。但通渭人世代崇尚耕读,人才辈出,酷爱书画,1993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1.3 研究意义
民居建筑是一种实在的设计传统,它一方面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另一方面,这种设计习惯能够下意识地把文化需求与价值,以及愿望、梦想和人的情感转化为物质形式。因而,它将地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内涵微缩成一种可以传承的先行结构和原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新时代的“圈地”运动的兴起,以及地方政府为了炫耀政绩,大片的不切实际“新农村”和“现代房”充斥着整个社会,但新引进的建筑垃圾摧毁了原有的空间形态和自身功能,建筑这个我们曾近的奴仆变成了主宰和支配我们生活的主人,历史竟是如此的会开玩笑。而我们的迷失就是因为我们不了解传统,难以汲取其中的精华,文章通过对民居选址、院落布局、建构材料等方面阐述来分析建筑的地域性,以达到介绍和传递文化的作用,进而对新农村建设和风貌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2 地域性
2.1 地域性的缘起
建筑作为人类在自然界中的栖居所在,在为人类提供精神和物质庇护所的同时,必然也反映出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的特征和限制,人们利用当地有限资源、建筑技术、结合当地地形、气候特点创造出了适于生存的建筑形式,成为当地地域文化的载体和象征。民居建筑由于其最容易受地形特征、气候条件,当地建筑材料和技术以及地域文化的影响,故而能够最直接,最真实地体现当地环境资源和经济技术水平。
2.2 地域性
地域就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也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体系。所谓的地域性建筑就是能反映特定文化地区的建筑,是特定地区在建筑形式、空间组织美学、地域材料与当地建筑技术的有机结合。通渭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壑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年平均气温7.7℃,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这种特殊的生存环境和文化地理地位,通常表现在农村聚落的用地选址、空间布局、建构技术、材料更新、生态节能、文化更替等诸多方面。
2.3 地域性的表现1——民居选址
通渭民居建筑不仅数量多,分布广泛,而且与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由于人们对自然的驾驭能力较弱,被迫顺应自然环境的限定,这种隐含的影响因素进而成为建筑选址和营造的出发点。从建筑最初形成之时来看,建筑形式的生成不仅有赖于当地建筑原型的内在动力作用,还无法脱离地域的自然与社会因素的外在限定作用,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都直接与自然相关联。而反映在民居建筑上则体现在选址上的趋利避害,如多靠近农田与山林,以方便生产并能留有发展的余地,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整体相融合。(如图2所示)。
2.4 地域性的表现2——院落关系
一种固有的模式与原则储藏于人们的意识结构中,融入固有的历史文化沉淀之中,维持了一定地域内地区建筑建筑发展演变的方向与秩序,并做为一种模式传承至今。通渭民居的院落布置属于合院式住宅,对外封闭,对内与自然亲和的水平延展的院落形态(如图3所示),它原型框架是封闭的墙,这种封闭对称的框架是人类文化精神和心理(趋利避害,遮风避雨等)的体现,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最终形成了这种对称均衡,轴线明确的合院式住宅。由于受风水体系的影响,种植树木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阻挡厄运,配合聚落和房屋的朝向,还可以使财运畅通无阻,当然这些凶吉都必须在风水师的操办下才能进行。
2.5 地域性的表现3——整体布局
院落整体布局为三面房屋,一面围墙,北面正中为堂屋,大多数背山面川,左右分别为厨房和粮仓,东厢房作餐厅和卧室,西厢房为卧室,故而也可以理解为四合院式建筑格局(如图4所示)。为避免北方寒冷的气候,在建筑北面通常任何不开通风口,而将其转至西侧,同时屋后檐面对部分土坯墙具有保护作用。由于受经济水平的影响,建筑多以土坯、砖石、木料为基本材料,形成土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墙体以晒干后基子和泥作为沏墙和装饰墙壁的材料,屋顶大多数为一坡水的,即单坡屋顶(如图5所示),不像北京民居的人字梁,好像少了一边屋顶一样(有时候两户人家共用一堵墙),房屋进深短,屋内空间相对狭小。这种模式不是人为规定的,而是人类世世代代心理经验长期积淀形成的,它聚了人类最根本的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模式。在营建活动中被人们自觉地运用,并从中获取了自我调节的方法,以生成适应环境条件的形式。
2.6 地域性的表现4——院墙模式
民居建筑中的院墙多为夯土筑成,其筑成方法为:在做好的椽模(前后左右用椽竖向排列形成空间)内置黏土、灰土或者黄土与细沙、石灰掺拌,用石杵夯实,再卸除最下层的木头,移动到上面来重新固定,如此往复,直至夯筑到所需高度。夯筑墙外观上小下大,底部宽1米,收顶宽0.75米,一般只做简单装饰(考虑其防水的要求,顶部收成锥形)或者不做装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民普遍追求城市生活,砖墙逐渐代替了夯土墙,砖砌墙装饰则比较讲究,通常在其上面加盖“屋顶”(如图6所示),这种在尺度上简化的“屋顶”模式形成的院墙,也成为象征财富的一种手段。endprint
3 建构技术
3.1制土坯
土坯又称基子,是通渭传统民居最基本的建筑材料,其做法是:先于地上平放一块磨盘,将基子的模具置于其上,模具框内撒少许草木灰(主要防止泥土粘到木模上),铲入湿润的土,用脚踩实,再用石杵夯实,卸下模子,将那土坯小心端起,放于一旁晒干即可。晒干后的基子较为坚硬,常作为砌墙之用(如图7所示)。
3.2 土坯墙
土坯墙一般先做地基,在夯实过的地基槽内用石块或砖砌筑至地面一定高度(通常在45厘米以上),以达到防雨水侵蚀的效果。在地基砌筑完后,先在上面铺好泥浆(在黄土里撒入麦草或麦衣,加水搅和而成泥,用麦草和的是粗泥,为加固墙体之用,用麦衣和的泥称为细泥,做装饰墙壁之用),然后乘湿快速摆放土坯,摆完之后再在刚铺好的土坯上铺一层泥浆,继续摆放土坯,如此往复,直至达到一定高度结束,最后在墙壁先上粗泥达到墙面平整,然后上细泥起到保护和美观的作用(如图8所示)。
4 结束语
在自然生态条件的制约下,人类被动地选择顺应自然,利用环境中的各种有利因素与资源,采用当地材料与相应的技术建造住所以应对恶劣的气候时形成的。而存在于民居建筑中的这种典型样式,最能直观反映各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与精神面貌,一方面它将劳动人民的智慧、技巧和艺术才能与当地的气候与自然条件完美结合;另一方面通过简洁的手法突出艺术的效果,形成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地域建筑。这种传统民居和优秀的现代民居是人们在应对自然和社会制约因素的长期建筑实践中形成的劳动产物,其中蕴涵了大量生态营建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不仅表现为具体的设计措施,还包括抽象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思维,为此,我们应该将地区中具有现实价值的经验与现代科技的相互结合,寻找一条既能够延续历史记忆,又能满足现代化要求的地区营建策略。
参考文献
[1]汪之力,张祖刚.中国传统民居建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单德启.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王军.西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贺建红.地域性建筑研究[M].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endprint
3 建构技术
3.1制土坯
土坯又称基子,是通渭传统民居最基本的建筑材料,其做法是:先于地上平放一块磨盘,将基子的模具置于其上,模具框内撒少许草木灰(主要防止泥土粘到木模上),铲入湿润的土,用脚踩实,再用石杵夯实,卸下模子,将那土坯小心端起,放于一旁晒干即可。晒干后的基子较为坚硬,常作为砌墙之用(如图7所示)。
3.2 土坯墙
土坯墙一般先做地基,在夯实过的地基槽内用石块或砖砌筑至地面一定高度(通常在45厘米以上),以达到防雨水侵蚀的效果。在地基砌筑完后,先在上面铺好泥浆(在黄土里撒入麦草或麦衣,加水搅和而成泥,用麦草和的是粗泥,为加固墙体之用,用麦衣和的泥称为细泥,做装饰墙壁之用),然后乘湿快速摆放土坯,摆完之后再在刚铺好的土坯上铺一层泥浆,继续摆放土坯,如此往复,直至达到一定高度结束,最后在墙壁先上粗泥达到墙面平整,然后上细泥起到保护和美观的作用(如图8所示)。
4 结束语
在自然生态条件的制约下,人类被动地选择顺应自然,利用环境中的各种有利因素与资源,采用当地材料与相应的技术建造住所以应对恶劣的气候时形成的。而存在于民居建筑中的这种典型样式,最能直观反映各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与精神面貌,一方面它将劳动人民的智慧、技巧和艺术才能与当地的气候与自然条件完美结合;另一方面通过简洁的手法突出艺术的效果,形成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地域建筑。这种传统民居和优秀的现代民居是人们在应对自然和社会制约因素的长期建筑实践中形成的劳动产物,其中蕴涵了大量生态营建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不仅表现为具体的设计措施,还包括抽象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思维,为此,我们应该将地区中具有现实价值的经验与现代科技的相互结合,寻找一条既能够延续历史记忆,又能满足现代化要求的地区营建策略。
参考文献
[1]汪之力,张祖刚.中国传统民居建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单德启.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王军.西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贺建红.地域性建筑研究[M].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endprint
3 建构技术
3.1制土坯
土坯又称基子,是通渭传统民居最基本的建筑材料,其做法是:先于地上平放一块磨盘,将基子的模具置于其上,模具框内撒少许草木灰(主要防止泥土粘到木模上),铲入湿润的土,用脚踩实,再用石杵夯实,卸下模子,将那土坯小心端起,放于一旁晒干即可。晒干后的基子较为坚硬,常作为砌墙之用(如图7所示)。
3.2 土坯墙
土坯墙一般先做地基,在夯实过的地基槽内用石块或砖砌筑至地面一定高度(通常在45厘米以上),以达到防雨水侵蚀的效果。在地基砌筑完后,先在上面铺好泥浆(在黄土里撒入麦草或麦衣,加水搅和而成泥,用麦草和的是粗泥,为加固墙体之用,用麦衣和的泥称为细泥,做装饰墙壁之用),然后乘湿快速摆放土坯,摆完之后再在刚铺好的土坯上铺一层泥浆,继续摆放土坯,如此往复,直至达到一定高度结束,最后在墙壁先上粗泥达到墙面平整,然后上细泥起到保护和美观的作用(如图8所示)。
4 结束语
在自然生态条件的制约下,人类被动地选择顺应自然,利用环境中的各种有利因素与资源,采用当地材料与相应的技术建造住所以应对恶劣的气候时形成的。而存在于民居建筑中的这种典型样式,最能直观反映各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与精神面貌,一方面它将劳动人民的智慧、技巧和艺术才能与当地的气候与自然条件完美结合;另一方面通过简洁的手法突出艺术的效果,形成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地域建筑。这种传统民居和优秀的现代民居是人们在应对自然和社会制约因素的长期建筑实践中形成的劳动产物,其中蕴涵了大量生态营建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不仅表现为具体的设计措施,还包括抽象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思维,为此,我们应该将地区中具有现实价值的经验与现代科技的相互结合,寻找一条既能够延续历史记忆,又能满足现代化要求的地区营建策略。
参考文献
[1]汪之力,张祖刚.中国传统民居建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单德启.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王军.西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贺建红.地域性建筑研究[M].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