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的旁听生
2014-10-21宋向娟
宋向娟
谁的青春没有过叛逆?谁的人生不会犯错误?——这是我班转来的一名问题学生的感悟。她在一次与我的谈话中说出了这句话,真实、痛苦而又无奈。
问题学生是老师口中永不退色的话题,其能长久“保鲜”之处不光在于对学生自身成长的危害,还在于其对周边同学产生的负面影响,如SRS病毒般快速、广域地传染。既然传染,那我们就需要把他们隔离起来,观察一段时间,诊疗一段时间,以观后效。能救治的还是要治的,实在治不了的就得换个更高明的医生了,或者宣判“死亡”。按照这个思路下去,结合偶尔看的一段关于清华大学旁听生的视频,让我恍然大悟:既然要隔离、治疗,旁听生这个角色或许是个有效的疗病“方子”。
心中如此想,在实际工作中也开了这么一剂“方子”。
××是我从教以来遇到的最有个性的问题学生。与她初次相识是因为她的家长找到学校想让她重新上学。我对她的印象并不好,退学在家大半年的她,回校时穿着时尚的衣服,让我根本无法将她与一名中学生联系起来。同时,“赋闲”在家大半年没上学,让她来上学,还能跟得上吗?
紧接着,向曾经教过她的老师了解了一下她的过去,才发现情况远远比我想象的还要复杂。面对这样的女孩,抱着对全班同学负责的态度,我只能无力地选择拒绝。可是曾经教过她的王召双老师的一句话又打乱了我的决定。她说,该名女生的家长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经常吵架,甚至快到离婚的地步了!救救这个孩子,可能也会救了这个家庭。此时我在网上正好看到一段关于北大旁听生郑××的视频,他18岁入北大中文系旁听11年后“转正”。他的事迹让我很受启发,我便开始考虑在保证班中其他学生不受其影响的前提下,人为设置一个相对隔离的空间,从而让她逐步走上正轨。
首先,我与她及她的家长进行了深入沟通,为了让她亲身体验到这个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我给她及她的家长出了很多难题,借齐课本、借齐校服、到学校附近的小区居住等等,她和她的家长都一一做到了。其实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些“障碍”,让她明白这次机会的来之不易,建立起重新来过的信心。
在她的家长做好充分准备送她来学校时,我还是没让她立即进入教室,而是和她的父母一起给她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和她一起预想了将来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一起提出了相应的最优解决方案。经过我们的努力,她终于确定了自己的生活和學习目标。
看到××真得做好思想准备了,我与她进行了约定:(1)旁听生也是学生,服装、发型等都必须符合中学生着装规范。(2)不能影响班中学生的正常上课。遵守校规班纪。如有违犯立刻取消其旁听生身份。(3)当其生活和学习都走上正规后方可转正。
利用班会时间我带着××第一次进入教室,并召开了一个名为“身边的旁听生”的班会,先是让同学们观看了某某做自己:北大旁听生郑球洋的视频,在激励学生的同时为梦梦的出场做了下铺垫。接着我才介绍了我班的旁听生。我还结合视频说了两点要求,希望是旁听生的同学向郑球洋学习,争取早日让自己转正,同时期待班中的其他同学也要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不要让旁听生比下去。为了让××认识到这件事的严肃性,我专门到政教处为其开了一个旁听生的证明,并许诺什么时候她转正了,我就亲自为她办理正式胸卡。
开始的一段时间,她非常珍惜这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即使她在回校的第一次月考考了班中倒数第二,也没见她气馁,依然用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学生很认真,很努力。但是问题生的坏毛病就如同庄稼地里的杂草,只能是及时、反复地割除,却很难根除。在她回校后的大约一个多月以后,我发现她在课上玩手机,我在翻看她的聊天内容后发现她只是在向朋友哭诉学习太苦太累。为了不打消她现有的积极性,也为了再给她一次机会,我把这个错误转嫁到她父母身上,找了一个父母管教不当的借口,批评家长一顿了事。当然,这件事的主角是不能放过的,我又与其家长做了她的思想工作,让她能够正确面对学习的苦与乐。这次之后,她的表现变得更好了。
与××的持续战现在仍然在进行中,时不时地提醒是一直不间断的。现在想来,虽然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但也收获了很多快乐和一份真挚的爱。在这个学期的开学初××已经转正,进步很大,在前几天报考高中报名时,她很有信心地报考了一中,我相信她一定能考上,并且会越来越好。
谢谢××,是她让我享受到了教育的幸福!也是她让我明白了给自己学生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也是给自己一个自我提升的平台!
感谢××,她让我的学生知道了生活应该是选择遗忘昨天,努力拼搏今天,定能收获幸福的明天。
祝福她!祝福她们!
(作者单位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胜坨中学)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