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2014-10-21张艳香
张艳香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一直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试题基本是从函数、数列、不等式等内容的交汇处入手,全面考查对概念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然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在高考中的主要题型有:证明某个不等式恒成立;已知不等式恒成立,求其中的参数的取值范围;存在性问题,即是否存在一个参数的值使已知不等式成立。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不等式恒成立与有解的基本区别
1.不等式f(x)<k在x∈I时恒成立?圳f(x)max<k,x∈I,或f(x)的上界小于等于k
2.不等式f(x)<k在x∈I时有解?圳f(x)min<k,x∈I,或f(x)的下界小于k
3.不等式f(x)>k在x∈I时恒成立?圳f(x)min>k,x∈I,或f(x)的下界大于等于k
4.不等式f(x)>k在x∈I时有解?圳f(x)max>k,x∈I,或f(x)的上界大于k
不等式恒成立与有解是有明显区别的,以上充要条件应细心甄别差异,恰当使用等价转化,切不可混淆。
二、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基本策略
1.判别式法
对于定义在R上的二次函数的恒成立问题仅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即可解决。
2.分离参数法
若能将恒成立不等式中所涉及的两个变量分离,使它们分别在不等式的一边,则可由一个变量的范围推出另一个变量所适合的不等式,进而求得其范围。
3.单调性法
对于在所研究的区间上具有单调性的函数,通过用区间端点处的函数值列不等式求解。
4.最值法
很多不等式恒成立可转化为构造函数,研究新函数的最大(小)值所适合条件的问题。
5.图象特征法
结合函数的图象,利用函数图象的上下位置关系来确定参数的范围.如:不等式x2-logax<0,在x∈(0,0.5)时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设f(x)=x2,g(x)=logax,然后在同一坐标系中准确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借助图象观察便可求解。
6.分类讨论法
例如:已知函數f(x)=x2+ax+2a2-7,且f(x)>0在区间[-1,+∞)上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此题不能用分离参数法来解,只能通过讨论对称轴的位置求解。
7.变换主元法
例如:对一切0≤a≤1,不等式3x2-ax+3a-3<0恒成立,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若用变量x作为主元,无论是分离变量还是研究二次不等式的公共解都很繁琐,但用参数a作为变量,构造关于a的一次函数h(a)=(3-x)a+3x2-3,只要满足h(0)<0且h(1)<0即可。
总体说来,将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利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求解,由于此类问题一般综合性较强,大多情况要用多种方法综合使用。
三、典型例题
例1.已知函数f(x)=x2-4ax+a2(a∈R),若关于x的不等式f(x)≥x在R上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析:由题设(x)≥x,可得x2-(4a+1)x+a2≥0在R上恒成立,所以Δ=(4a+1)2-4a2≤0,求得a的范围为[-■,-■]。
例2.已知函数f(x)=x-ln(x+a)的最小值为0,其中a>0,若对任意的x∈[0,+∞),有f(x)≤kx2恒成立,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解析:f(x)的定义域为(-a,+∞),由f(x)=x-ln(x+a)得f′(x)=1-■=■,所以当x>1-a时,f′(x)>0;当-a<x<1-a时,f′(x)<0,故f(x)min=f(1-a)=1-a=0,所以a=1.
设g(x)=kx2-f(x)=kx2-x+ln(x+1)(x≥0),则g(x)≥0在x∈[0,+∞)上恒成立?圳g(x)min≥0=g(0)■
因为g(1)=k-1+ln2≥0,所以k>0.
又因为g'(x)=2kx-1+■=■,当2k-1<0,即k<■与■式矛盾;当2k-1≥0即k≥■时符合■式,所以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
例3.是否存在实数m,使得不等式m2+mx+1≥■对任意a∈[-1,1]及x∈[-1,1]恒成立?若存在,求出m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假设存在实数m符合题意,则有(■)max≤m2+mx+1,又当a∈[-1,1]时,■≤3,故(■)max=3,于是3≤m2+mx+1即mx+m2-2≥0对任意的x∈[-1,1]恒成立。令f(x)=mx+m2-2,则f(1)=m2+m-2≥0f(-1)=m2-m-2≥0,解得m≤2或m≥2,所以存在实数m∈(-∞,-2]∪[2,+∞)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形式千变万化,考题也不断出现新的背景,因此在学习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转化与变形,归结为恒成立问题,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领悟和总结,提高此类问题的解决能力。
(作者单位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第一中学)
?誗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