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吨”,这么近却又那么远

2014-10-21曹俊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5期
关键词:体重经验苹果

曹俊

【案例背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验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体会数学的魅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经历数学“对接”生活的过程,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并使之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这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然而,在学生学习“认识吨”之后,往往会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一桶水大约重10吨”“一只羊大约重45吨”“一头大象重5千克”……难道就让“吨”离学生越来越远吗?

【片段一】

课始,填写单位:一个苹果重200()

一箱苹果重10()

一车苹果重2()

指名回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为什么第三题不填克或千克呢?

生:因为克和千克都太小了,不合适。

因为一个苹果重200克,一箱苹果重10千克,一车苹果肯定比一个苹果和一箱苹果都要重得多,所以填克和千克肯定不对。

……

师:那你觉得第三题填什么单位合适呢?

生:吨。

师:老师没有教过“吨”这个单位啊?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爸爸告诉过我的。

我在平时的生活中见过这个单位。

我课前预习了。

……

【案例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可能性就越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这一环节的教学,我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通过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唤起学生对已学质量单位的记忆,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诱发认知冲突。当学生发现第三题填“克”和“千克”这两个单位都不合适时,联系生活经验,想到“吨”这个比“克”和“千克”都要大的质量单位,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源于学生生活的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获得对数学活动经验的体验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体验数学的价值及无限的魅力。

【片段二】

师: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生:27千克。(你的体重真标准!)

36千克。(这个体重与你的身高不成正比哦,看来你今后要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哦!)

45千克。(个子高,体重自然比其他同学重一点!)

……

师:请出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四位同学,让他们走上来站在一起。

谁愿意上来尝试着背一背或抱一抱这些25千克的同学,看看谁能背得动,谁能抱得动,谁能背两个或抱两个。

生:我来!

太重了,肯定抱不动!

我估计我只能抱动一位同学!

……

师:大家一起来算一算:这四位同学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

生:大约是100千克。

师:再推算一下40位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

生:大约重1000千克。

(学生七嘴八舌的发出感叹)

哇!那么重啊!难怪我抱不动!

我们全班共38人,加在一起的体重肯定比1000千克重啊!

1000千克究竟有多重啊?

……

师:1000千克就是1吨。吨也可以用英文字母“t”表示。

40位这样的同学大约重1000千克,还可以怎么说?

【分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与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吨”这个概念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吨”可能并不陌生,但真正意义上的吨,学生头脑中还是没有概念的。这一环节的教学,让学生计算出4位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00千克,再通过抱一抱、背一背进行感受,推算出40位同学的体重大约是1000千克,最后指出:1000千克就是1吨。

这一学习过程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让学生经历从“千克”到“吨”的感知过程,在视觉上惊讶的同时,也是他们对“吨”的质量观的构建。

【片段三】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桶水大约重10千克,10桶水大约重()千克,()桶水大约重1吨。

2块砖重5千克,200块砖重()千克,()块砖重1噸。

学生独立填写,指名汇报。

师:你能仿照这样的两句话,自己再说一句话吗?

生:1个苹果约重200克,10个苹果约重2千克,5000个苹果约重1吨。

1袋大米重20千克,50袋大米重1吨。

1桶油重5千克,200桶油重1吨。

……

【分析】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个体数学认知结构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组织学生学习数学,必须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认知发展水平、数学思维的发展水平与特点,以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能达到的水平。

在这一环节的练习活动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始终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学生独立填、共交流等形式,使学生充分认识“吨”这个质量单位,较好地体现自主学习的理念。同时,让学生在联系生活中进一步丰富有关“吨”的表象,建立“吨”的实际观念,较好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案例反思】

“认识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和掌握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吨”,帮助学生感知1吨,并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对于学生来说,“吨”是一个抽象的质量单位,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如何让学生经历从“克”和“千克”到“吨”的感知过程;如何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活动经验“对接”,充分感知1吨;如何让学生与“吨”近距离接触呢?上完这节课后,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创设生活情境,思考“吨”

因为“吨”是一个远比“千克”大得多的单位,实在没办法让孩子们直接体验1吨到底有多重,所以,只能选择间接地在孩子们的脑袋里植入“吨”这一概念。

上课伊始,我让学生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从1只苹果重200(克)→1箱苹果重10(千克)→1车苹果重2(),让学生猜一猜:“你认为1车苹果重2()?”孩子们都能准确地填上“吨”,说明他们已经初步感受到吨与千克的差距。那么差距到底有多大,这就是这节课我和孩子们主要探讨的话题了。

从学生熟悉的质量单位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诱发认知冲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课没上几分钟,孩子们都能熟练地道出1吨等于1000千克,这不奇怪,但我觉得更正确地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显然更为重要。于是,我从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启程,逐步走进“吨”。

二、基于生活经验,感受“吨”

课本上呈现的大米、小朋友的体重确实离孩子们的生活很贴近,只要给予他们一定的想象空间,相信他们就能触摸到“吨”的本质。让学生充分体验1吨到底有多重,正确建立“吨”的质量观念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采用了有效的突破方法。

按照教材的安排设计,课前我特意在班里找了几个约25千克重的孩子作模特。课中我让班上一些学生尝试着背一背或抱一抱这些25千克的同学,看看谁能背得动,谁能抱得动,谁能背两个或抱两个。孩子们可谓兴致高昂,有的孩子能轻而易举地背起或抱起对方,有的小个子就难为他们了,憋足了气抱,对方还是纹丝不动。大家在笑声和叫声中乐成一团,感受着体验的快乐。

经过这一番体验,孩子们再来看待10个这样的孩子,40个这样的孩子的重量,会具体、直观许多,至少他们会觉得凭自己的力量是远远无法抱起1吨的,1吨接近于一个班孩子的重量,视觉上惊讶的同时,更是孩子们对“吨”的质量观的构建。

三、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吨”

学了吨,就要应用吨。沟通孩子们的生活世界,让抽象的知识生活化,在生活化问题的解决中内化新知尤为重要。

课本上的“想想做做”为我们呈现了多样的1吨,通过2头奶牛、5桶油、10头猪、20袋水泥等都是1吨的具体了解,以及吊车起吊物体、比较重的一些动物等等生活现象,让学生在联系生活中进一步丰富有关“吨”的表象,建立“吨”的实际观念。孩子们会感叹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有“吨”的影子,只是我们疏于了观察。

吨,看似简单却又不简单的一个质量单位,看似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却又很远的一个质量单位,想让它在孩子们的心里驻足,看来还需不断充实它、丰富它,进一步拉近孩子们与“吨”的距离,别让“吨”走远了。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体重经验苹果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称体重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你的体重超标吗
收获苹果
我为体重烦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