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维族舞蹈的表演特征
2014-10-21于丹
于丹
【摘 要】文章介绍了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特征,让人们从风格上直观的了解维族舞蹈。介绍了维族舞蹈的表演特征,这也是全文最重要的部分,维族舞蹈的种类繁多,舞蹈形式也有一定的区别,本文通过列举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维族舞蹈形式让人们更加了解维族舞。
【关键词】风格特征;表演特征;呼吸节奏
一、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盛大的节日以及在结婚的时候总要用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来表情达意,平日亲友聚会也要以唱歌跳舞来抒发情怀,由此,舞蹈就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和交流友谊的主要形式。它的舞蹈形式丰富,全身动作配和协调,舞姿丰富多彩。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昂首、挺胸、立腰,配以头、手、肩、臂、肘、腕、膝等动作。手腕手指动作主要是绕腕、翻腕等等。头部动作以移颈、挑头为主要表现形式。膝部规律性的连续颤动和变换动作时的一瞬间的微颤也可以让动作的连接自然潇洒,再加上巧妙的眼神变化,就能充分表现出维族舞蹈自由、轻快、活泼、灵巧的特点。维吾尔族舞蹈以种类繁多而被人们所熟知。其在民间较常见的歌舞形式有:赛乃姆、纳孜尔库姆、多郎舞、萨玛舞、夏地亚纳舞、萨帕依舞、木勺舞、油灯舞、盘子舞、萨玛瓦尔舞等。在这些舞蹈中,我们很容易发现那富于变化而又热情奔放的舞蹈动作,细腻深情的舞蹈风格,以及通过舞蹈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人物的内心情感和性格。如今,维吾尔族舞蹈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在新疆流传,更是被其他民族的人民所接受和喜爱。维吾尔族舞蹈对学生具有较强的训练价值,现如今全国大多数专业院校都将其列入了教学体系之中,通过更加系统的整合与科学的训练,维吾尔族舞蹈逐渐成为艺术花丛中的一株奇葩。
二、維吾尔族舞蹈的表演特征及常见的舞蹈形式
维族舞蹈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当中,已经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和表演特征。维族舞蹈强调通过昂首挺胸、立腰、拔背而产生的立感,给人一种高傲挺拔、外向的感觉。这一体态的形成是经由维吾尔族的第一舞人、杰出的舞蹈家、教育家康巴尔汗的规范而形成的。康巴尔汗把在苏联学习的芭蕾舞科学的训练方法及开、蹦、直的形态特点,用来整理自己民族的舞蹈,与维吾尔族的舞蹈相结合,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现在,在我们的课堂训练中这种体态训练已经趋于完善和成熟。使得维吾尔族舞蹈不仅具有东方沉稳的含蓄之美,而且也具备了西方直立向上的美感。常见的舞蹈形式有:(1)赛乃姆:在“赛乃姆”舞蹈中被人们熟知的要算由阿依吐拉表演的《摘葡萄》了。《摘葡萄》主要描述了维族姑娘在采摘葡萄和品尝葡萄时的情景。舞蹈由慢板开始,表现了维族少女在收获的季节来到葡萄园里,看见葡萄挂满枝头,心中充满了的喜悦。表演者平稳的动作、从容的舞步和维族舞蹈中特有的膝部微颤,使整个舞姿显得柔媚。切分节奏中略带闪烁的舞动和紧打鼓慢跳舞时的移颈、翻腕、弹指,都显示出了浓烈的维吾尔族舞蹈风格。《摘葡萄》以其生动鲜活的表现手法,情趣盎然的舞蹈动作吸引了许多专业院校的学生纷纷效仿,也在众多舞蹈剧目中成为较为经典的一个。(2)多郎舞:“多郎舞”是至今为止,维族舞蹈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一种舞蹈形式。可以说维吾尔族舞蹈中的一个“活化石”。“多郎舞”动作粗犷矫健,深受维族人民的喜爱,一般是两人一组的对舞形式,并且有固定的动作,以旋转动作收尾。这种旋转带有竞技性,最后还在转的人留在人群中为大家表演。“滑冲”和“微颤”是多朗舞最突出的动律特点。“滑冲”是在快速的迈步或撤步时形成的冲劲效果,“微颤”是由于膝部的小屈伸形成的,它贯穿于动作的始终,配以热烈奔放的鼓点,把表演场面推到了最高潮。(3)盘子舞:“盘子舞”也是古老的维族舞蹈种类之一。舞蹈的特点是,每个舞蹈表演者都要在头上顶一个碗,手中拿一个筷子和一个小盘子,随着音乐用筷子敲击盘子起舞。这种舞蹈具有很高的难度,因为在表现舞蹈动作时既要表现出快乐活泼的一面,也要保持头上的碗不能掉下来,所以这需要很高的平衡能力。盘子舞的特点是稳健、柔软、细腻,其姿态性较强。盘子舞采用的多是赛乃姆的基本步伐,如“三步一抬”“前后点步”、“垫步”、“开关步” 等。手的姿态有两臂平伸,一手在头上,一手在胸前,或一手在体旁一手在胸前等。在其他民族表演盘子舞时已经很少在头上顶碗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动作、步伐、姿态上的加强和变化。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种常见的维族舞蹈形式以外,像纳孜尔库姆、萨玛舞、夏地亚纳舞、萨帕依舞、木勺舞、油灯舞、萨玛瓦尔舞等,这些舞蹈也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了维族舞蹈的热情奔放又不乏细腻的表演风格特征。
三、维吾尔族舞蹈的节奏和呼吸特点
(1)维族舞蹈的节奏:维吾尔族舞蹈节奏,多用切分音、附点节奏和在弱拍处起句。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赛乃姆的节奏特点,赛乃姆多为2/4或4/4节拍,附点和切分节奏的运用十分普遍。基木鼓点是:4/4拍(咚嗒依咚嗒咚咚哒)。该节奏与之相适应的典型动作是滑冲步,节奏的弱起拍(准备拍)“嗒”起脚、颤膝、双手一前一后、节奏的重拍 “咚”也是滑冲步的重拍,“咚”时,左脚向斜前方迈出,双手随之摊开,而“赛乃姆”节奏的弱拍“达”既是滑冲步的移动过程和脚的轻点,即右脚跟上向旁边轻点转身。在整个动作过程之中,节奏的重拍与弱拍都要与动作完美结合,节奏要与呼吸起伏相吻合。动作的变化还要与节奏的变化相适应。这样才能自然的表现出动作所要表达的情绪、感情。(2)维族舞蹈中的呼吸:在维族舞蹈中呼吸往往得不到我们的重视,其实,维族舞蹈的呼吸在其的表现特征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作用。维族舞蹈的呼吸是与维族舞节奏那独有的“切分”特点分不开的。维族舞蹈的呼吸讲究的是短而粗,也就是说呼气突然爆发出来,呼吸要短粗而有力,宏大而坚强。拿我们课堂中的单一动作举例:在做跺移步扶肩上托式时,左膝微颤,右脚略抬,左右脚跺地正步位的同时,屏住呼吸,然后左脚旁移,马上做快速的呼气,紧接着,右脚向前上步做快吐气。
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使我对维族舞蹈有了更深层面的理解。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讲,它的体态要求是腰以下使劲向下踩,腰以上向上挺拔,做到两头抻的感觉,绕腕有三个过程:舔、扣、折。踢步要绷脚快踢,脚尖踢屁股等等。这些为我将来走向社会,迈向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维族舞蹈是以欢快、激情的表演来表现的,面部的激情表达主要以眼神为主,眼睛像说话一样来传递愉快的心情。以前在上课时每当我们跳到最高潮的场面时候,老师会要求我们发自内心的喊出声音来。以前上课我总不好意思喊,但经过那一学期的学习之后,让我明白了那声音不是刻意喊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愉快的表达。
四、结语
维吾尔民族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而维族舞蹈更是我国艺术百花园中开得最为灿烂、生动的鲜花之一。在经过长期的发展,展示出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情感。通过学习,我们能清楚的发现维吾尔民族是一个热爱生活、追求自由、富有智慧的民族。作为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一个典范,现在已经被很多其他地区和民族学习并吸收。此外,维族舞蹈能够表现出的善良、勇敢、勤劳、朴实艺术性格是我们值得学习与尊重的,这也与我国其他艺术所要表现的情感相吻合。作为一名新时代毕业的大学生,有义务挖掘舞蹈艺术更加深层次的文化;有义务将各民族舞蹈文化发扬光大,通过学习维族舞蹈使我们更加了解维族人民的生活,更加了解维族人民的感情,也更加提高了我们的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①王欣欣.维吾尔族民间歌舞之概述[J].广西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6月第20卷第5期
②古扎丽·肉孜.谈维吾尔族舞蹈教学中的风格与节奏[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9月第1卷第2期
③李娟著.浅谈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技巧及其教学[J].科学教育论坛.2007(20)
④庞娜丽著.浅谈维吾尔族舞蹈教育教学的三部曲[J].唐山师范学院.2007(16)